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74篇
  免费   103篇
  国内免费   87篇
系统科学   17篇
丛书文集   144篇
教育与普及   287篇
理论与方法论   70篇
现状及发展   25篇
综合类   3121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83篇
  2022年   87篇
  2021年   80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89篇
  2014年   209篇
  2013年   185篇
  2012年   172篇
  2011年   219篇
  2010年   184篇
  2009年   245篇
  2008年   241篇
  2007年   206篇
  2006年   165篇
  2005年   156篇
  2004年   116篇
  2003年   150篇
  2002年   119篇
  2001年   105篇
  2000年   103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971.
中国“大洋一号”深海考察船的科学家首次成功实现保真采样与深海微生物高压培养。“大洋一号”在西南印度洋中脊成功发现了新的海底热液活动区.抓取到了珍贵的烟囱体样品、生物样品以及大量的块状硫化物,并在取得的样品上发现了附着的生物个体。目前,已在“大洋一号”上建立了深海环境模拟系统,  相似文献   
972.
稠油降解菌的筛选及其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添加稠油对土壤中土著微生物进行驯化, 分离出33株能以稠油为惟一碳源生长的细菌, 从中筛选出2株高效表面活性剂产生菌XJ1和SJ4, 9株高效稠油降解菌. XJ1和SJ4可将发酵液的表面张力由72.4 mN/m分别降到36.1 mN/m和36.2 mN/m;14 d摇瓶油降解率分别为35.89%和31.59%, 降解效率在各单菌中最高. 同时研究了发酵液中XJ1和SJ4的生长量与其生物表面活性剂产生情况之间的关系, 经红外光谱分析初步确定两种生物表面活性剂均为糖脂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973.
共固定化微生物对养殖水体脱氮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光合细菌、枯草芽胞杆菌、放线菌、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共同固定在同一个载体内,构建成简单的人工微生态系统研究其对养殖水体的脱氮作用.结果表明,微生物共固定化对养殖水体脱氮效果优良,对氨氮、硝基氮、亚硝基氮的降解率可达85.0%、79.3%、87.3%.  相似文献   
974.
秸杆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它的利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传统的利用方法已经不适合社会的发展,新的技术和方法日益受到关注.本文阐述了秸杆资源的种类,论述了降解秸杆微生物的种类、一般原理、方法以及利用现状和前景.  相似文献   
975.
微生物在污水中能繁殖生长,并通过氧化还原发酵等途径分解氧化有机物,把有害有毒物质转化为无害无毒有机物,从而在污水治理中发挥作用.本文综述了目前污水处理中的常用微生物处理法,对应用于污水处理的部分现代生物工程处理方法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976.
用生物促生剂修复受污染底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生物促生剂修复底泥技术的可行性,定期向受污染底泥中注入生物促生剂,监测上覆水体的水质指标,并观察表层底泥微生物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将生物促生剂直接注射到底泥中能很好地刺激底泥中原有异养菌的生长,并对反硫化细菌的生长起抑制作用.在为期60d的试验中,异氧菌数量提高了一个数量级,由105个/g(以干泥计)提高到106个/g(以干泥计);反硫化细菌数量则大大减少,由试验初始阶段的1.2×105个/g(以干泥计)到试验结束后的小于2.0×103个/g(以干泥计).但上覆水中的氮、磷、CODcr等指标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977.
单室直接微生物燃料电池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构建的单室微生物燃料电池,进行了阴极板中铁离子浓度、阳极底物、底物浓度及阳极板面积对单室直接微生物燃料电池性能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随着阴极电极板中Fe3 含量的增加,电池负载输出电压随之提高;不同底物的阳极反应,随着产生的电子和质子数的提高,电量随之增大;输出电压亦随底物浓度的增加而提高,但底物葡萄糖的浓度饱和值为0.72g/L;增加阳极板数量加大阳极比表面积,更多的微生物吸附在阳极电极上传递电子,电池输出电压与阳极板数量不成倍数关系.此研究为单室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78.
《当代地方科技》2007,(3):44-51
Oligo项目的启动,标志着中国对微生态平衡的要求迈进了一大步,在日益重视健康的今天,每一项普及健康的活动都会得到极大的关注,更何况这是像普及碘盐一样与大众健康息息相关的项目。日本人是全球平均寿命最高的国家,而在微生态领域日本的研究也处于世界最前列,在全球超过400亿美元的市场中,日本也占据了领先地位。在此之前,益生元这样的微生态研究,更像是发达国家的盛宴,如今,中国也加入到这一行列中来。在第一批被公众营养与发展中心批准的试点企业中,完美公司、健力宝、伊利实业及飞鹤乳业都是各自行业里的翘楚,令人欣慰的是,这些企业都在迅速推进益生元产品的研发与普及,而完美的“活力多健肠口服液”已经在市场试销。那么,什么是Oligo益生元,它又能给人体的健康带来什么样的革命呢?  相似文献   
979.
有效微生物复壮过程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有效微生物(EM)菌剂原液进行复壮,可提高菌群降解活性和生物量.研究了以糖蜜为营养液时不同EM投配率下的EM菌剂复壮情况,而后分别采用自配高浓度污水,中药废水,自配啤酒废水和生活污水进行复壮,考察不同营养液对复壮过程的影响,最后研究了EM菌剂在复壮过程中的增殖及降解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进行复壮最为经济有效的投配率是3%EM+3%糖蜜;高浓度污水可代替糖蜜进行EM菌剂复壮;菌悬液浓度(OD)值同pH值一样可以作为EM菌剂复壮成功与否的指标,OD值增至接近最大值时,EM菌剂复壮成功;复壮4天的EM菌剂采用0.1%以下的投配率,好氧条件下处理含氨氮30 mg/L原水时,氨氮去除率可达55%.  相似文献   
980.
《中国西部科技》2007,(5):122-122
近日,中科院成都生物所、微生物所、清华大学等单位共同完成的“环境微生物菌剂研制及其在炼油与印染废水生物处理中的应用”项目成果通过了鉴定。该成果是在“863”计划及四川省重点攻关项目支持下完成的。课题组根据国家水污染防治重大战略需求并瞄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