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45篇
  免费   321篇
  国内免费   403篇
系统科学   193篇
丛书文集   634篇
教育与普及   399篇
理论与方法论   62篇
现状及发展   90篇
研究方法   4篇
综合类   12587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205篇
  2022年   186篇
  2021年   200篇
  2020年   209篇
  2019年   207篇
  2018年   115篇
  2017年   199篇
  2016年   211篇
  2015年   363篇
  2014年   612篇
  2013年   578篇
  2012年   689篇
  2011年   871篇
  2010年   779篇
  2009年   885篇
  2008年   1015篇
  2007年   1033篇
  2006年   615篇
  2005年   613篇
  2004年   469篇
  2003年   500篇
  2002年   478篇
  2001年   494篇
  2000年   338篇
  1999年   257篇
  1998年   206篇
  1997年   223篇
  1996年   232篇
  1995年   197篇
  1994年   148篇
  1993年   138篇
  1992年   149篇
  1991年   125篇
  1990年   109篇
  1989年   102篇
  1988年   70篇
  1987年   42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65年   2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91.
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与Co2+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发散法合成了G3.5和G4.0的聚酰胺胺(PAMAM)树状大分子,研究了树状大分子的代数、树状大分子与Co2 的摩尔比、溶液pH值、反应时间和温度对树状大分子与Co2 相互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存在G4.0的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时,配合物水溶液的最大吸收波长出现在356nm处;当存在G3.5的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时,混合物水溶液在可见光区域几乎没有吸收;当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和Co2 的摩尔比由1:10变为1:30时,配合物水溶液在356nm处的吸光度增加;随反应时间延长,配合物水溶液的吸光度增加;溶液pH值和反应温度对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与Co2 的相互作用也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992.
隧道内易燃物质火灾事故分析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以易燃物质运输中的火灾事故为研究对象,建立相间耦合的Eulerian-Lagrangian模型和颗粒随机轨道模型.利用组分混合分数模型,对隧道内装载液化丙烷的车辆发生泄漏引起的火灾事故进行数值研究.计算结果给出了隧道内发生非预混燃烧时流场的温度分布及其变化情况.结合安全系统工程理论对隧道内火灾事故进行分析,利用"人-机-环"理论提出相应的预防策略,为科学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以及指导紧急救灾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3.
用热浸煮法制备了铵型斜发沸石,用水热离子静态交换反应考察了铵型沸石上2NH 4(→←)Cu2 离子交换平衡时的平衡交换容量、交换效率.结果表明,铵型沸石对Cu2 的交换效率随Cu2 初始浓度增加而降低,随温度升高而增加.20 ℃时交换效率高达62%以上.同时该离子交换过程满足Langmuir单分子层交换行为.40 ℃时仅有35.8%的NH 4被Cu2 交换,这与NH 4在沸石骨架上的配位方式和位置有关.  相似文献   
994.
温度、pH对羊肚菌菌丝体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苏州羊肚菌菌丝体在PDA培养基上的生长速度、粗壮程度、基内菌丝的分枝角,菌核的产生同温度与pH之间的关系。指出其最低生长温度为2.9℃,致死温度为34.5℃,最适生长温度为24—26℃;生长所需的pH为3.5至10以上,适宜范围为6.4-8.7,其中生长速度有两个峰值,分别出现在7.7与8.7处,最适pH为7.7,温度在26℃以下,pH在5.4-8.7之间能形成菌核。  相似文献   
995.
为解决卤水输送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结盐现象,减少结盐层厚度的增加给相关工业生产带来不良后果,采用卤水中常见的硫酸钠作为溶质,主要针对管路结盐的诱导期进行研究,观察传热试验段硫酸钠结盐初期的生长特性,即结盐诱导期变化趋势.研究结果显示,过饱和度是结盐诱导期的主要影响因素.由于溶液过饱和度提高,管壁上结盐成核速率增大,诱导期持续时间随溶液质量浓度升高而减短.同等工况下随着溶液质量浓度的增加、初始温度降低,溶液结盐诱导期缩短,环境温度高,延长诱导期.流速小于1 m/s时诱导期随速度增加而增加,流速大于1 m/s时,诱导期不再变化.  相似文献   
996.
王广州  叶柏龙 《科技咨询导报》2007,(22):193-193,195
从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和温度应力的分析,总结出对混凝土施工温度的控制措施,以避免结构裂缝的产生;总结了安全可靠的技术措施,通过工程实例验证,为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997.
多描述编码是抗误码的一种技术,分层编码和速率控制结合起来可以根据信道情况来调节发送端的编码和发送速率,从而达到网络最优化,在一定带宽情况下得到具有最大清晰度的视频图像。  相似文献   
998.
给出了混凝土水化过程中的瞬态温度场及考虑混凝土材料性能随龄期变化的同步应力分析方法,有效地模拟了温变过程中应力的增长过程,研究结果表明,温变过程中考虑材料性质的变化对温度应力分析是有很大影响的.  相似文献   
999.
刘雪刚 《科技资讯》2011,(24):40-40
温度的变化在燃油加油机检定中发挥着极其关键的作用,根据JJG 443—2006《燃油加油机》计量检定规程的规定,就温度修正及检定误差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000.
张利云 《科技资讯》2013,(23):94-94
金属热处理工艺是改善各种金属材料性能的重要手段,能使材料在性能改善后符合不同使用范围的需求标准,但在金属热处理的环节中却存在着许多影响其发生形变的因素,对于工件的精度、强度及使用寿命等方面都造成直接性影响。所以,在金属热处理工艺中应尽量将其变形量减小,以便使工件在使用过程中发挥出最佳性能。本文就温度是控制金属发生变形的关键性因素进行较为详细的分析,同时对其它影响金属发生变形的因素也进行了列举,并提出了控制金属产生变形的有效措施,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