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9篇
教育与普及   7篇
理论与方法论   14篇
综合类   21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1.
近期有一场关于孔子学院引起的风波十分抢眼,其起因是美国国务院不顾美国人民学习汉语的热情,突然单方面喊停孔子学院,要求全美81所学院必须认证,部分教师限期离境。此举在遭到我国有关部门和美国相关办学单位的反对后,美国国务院又立即"改弦易辙",重新发布公告,表示孔子学院合法,无需认证。  相似文献   
212.
民国初年,伴随着社会转型,作家的主体意识发生变化,无论是自觉承担启蒙济世的的重任,还是对小说使命的认知,均与传统迥异。这种变化影响到小说创作,既产生了新的形象,也促使内蕴更新,凸显出人本意识;同时导致小说叙事特征的变革,限知叙事视角的引入、“革命+恋爱”叙事模式的产生以及心理描写等叙事特征的嬗变,凸现出中国小说现代化的特质。  相似文献   
213.
民初无线电报技术经由期刊在中国的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分析民初无线电报技术经由期刊在中国传播的线索,并清理相关文献,为勾勒整体传播轨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原始期刊文献分析和考证。结果民初无线电报技术的传播涉及27种期刊共83篇文章。其中,无线电报发明家介绍4篇,国内外无线电报新闻16篇,无线电报新发明与应用介绍32篇,无线电报在军事中的应用9篇,无线电报技术原理介绍14篇,无线电报政策法规与会议纪要6篇,无线电报发展历史介绍2篇。上海是传播无线电报技术期刊的主要创刊地。其中,《东方杂志》和《科学》为民初传播无线电报技术的主要期刊。结论晚清无线电报技术主要侧重于初步知识和军事用途知识的介绍,民国初年至五四运动前夕的传播开始深入到学理和更广范围的民用,并出现了怀中携带无线电机、飞机无线电、无线电疗病等新技术,以及国人独立设计、改进无线电报技术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214.
清末考据学派与中国数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奠宙 《科学》2002,54(2):43-46
看到最近几期<科学>上关于"自然国学"的讨论,觉得其中有不少问题有深入讨论的必要.一般来说,一个学科的建立,总要有一些研究加以支撑.因而不揣冒昧,想在这里谈谈清末考据学派对近代中国科学的影响,特别是对数学和数学教育的影响.事实上,"人文国学"和"自然国学"是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215.
在清末创办近代高等教育的过程中,高等教育法应运而生。它们分布在三个领域:学制法、行政制度法和留学管理法,以学制法为主。清末的高等教育法形式单一、不成体系;其强制性特征较弱而引导性较强;体现出强烈的皇权至上、中体西用、实用的精神。  相似文献   
216.
清末民初实业救国思潮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末民初,以发展国计民生、谋求国家富强为宗旨,以工商立国、振办实业为主要内容的实业救国思潮迅速兴起,成为近代中国进步的社会思潮之一。清末民初的实业救国思潮是在清末民族危机的刺激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影响下兴起的。它丰富了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思想和经济学说,推动了清末民初中国的实业建设和早期现代化进程,对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模式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形成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17.
以大量文献和调查材料 ,对清末民团首领徐学功的籍贯、出身、晚年和去世 ,石河袭击年月以及是否是地主武装和投降变节等几个问题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218.
白话文逐渐盛行于中国,虽然早在清末即以萌发,但真正盛行在五四前后期中.黄遵宪、胡适与陈独秀均为提倡者,而梁启超的文学风格自成一格,新民体与翻译兼汲取欧美、日本观点,也融入自由民主开放思潮,给后世白话文开启新局成为典范.而梁氏诗界、文学、小说三界革命的理论,更充实后代白话文学的内涵,提升为大众接收的文学表达形式,如今白话文已成为我国文学的主流,梁氏贡献实居功厥伟.  相似文献   
219.
用西医手术刀式的管理思维,复兴讲求温补调养的中医,这未免有些黑色幽默。 数据显示,清末民初我国有中医80万人,1949年有中医50万人,现在仅有27万人。目前,各中医院仅有约10%的中医开汤药方,即按中医思路看病的不到3万人。前些年甚至有学者在网上发起"取消中医"签名活动,引发轩然大波。中医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瑰宝,的确需要振兴。甘肃省近年来在推广中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中医复兴是一项"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战略性工程,要着眼于大众和长远效果,不能急功近利。  相似文献   
220.
清末女子教育的兴盛是中西方文化撞击的产物,也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清末女子教育对中国近代化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成为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