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3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4篇
系统科学   5篇
丛书文集   21篇
教育与普及   27篇
理论与方法论   20篇
现状及发展   5篇
综合类   62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56 毫秒
611.
根据岩心、地震、测/录井资料,在济阳坳陷车镇凹陷车15井区的沙三下砂砾体中识别出滑塌浊积扇和深水浊积扇.其中,车57井以粒度偏细且有根的深水浊积扇与深湖相互层为特色,车古25井以具水道补给的(有根的)滑塌浊积扇为特色.平面上,自北而南顺水道方向由陆向湖盆中心,依次分布着近岸水下扇、深水浊积扇或滑塌浊积扇、深湖亚相,两类扇体沿主构造线串珠状排列,包裹于大片的深湖相中,呈现"深湖包扇"的沉积格局.不同时期两类扇的演化不同:无根的滑塌浊积扇在第1期最为发育;第5期发生了湖平面上升,扇体范围明显缩小;第7期仅见有根的深水浊积扇与滑塌浊积扇,分布面积不大,但无根的滑塌浊积扇消失.  相似文献   
612.
以南海八腿深水导管架为例,建立ANSYS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导管架拆除方案中关于切割顺序、切割点选择的问题,并由此提出拆除方案,进行校核计算,为大型深水导管架详细拆除方案的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13.
山区通航桥梁船撞概率合理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山区河流航道弯曲复杂并且多雾、滩多流急、船舶驾驶难度较大,加之理想桥位较为稀缺,往往在短距离内修建多座桥梁或将桥位布置在分汊河道上,极大增加了船舶碰撞桥梁的风险概率。目前业内广泛采用的美国AASHTO概率模型在计算偏航概率时,并未充分考虑山区河流建桥影响及航道特征等重要影响因素。通过分析桥梁间距、分汊等河道条件以及能见度对船撞桥风险的影响,提出了一个对偏航概率经验公式的修正计算方法。经选择山区航道上较为典型的石板坡长江大桥复线桥为代表,对修正前后的风险概率计算成果分析表明,考虑航道特征和建桥等影响后得到的风险概率评价结果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614.
随着中国进入深水勘探阶段,机械式割刀越来越难以快速、高效地进行深水套管切割。针对此问题,在课题组前期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用于深水套管切割的水力式内切割装置,并针对其结构特点,对其工作原理进行了介绍。结合水力式内切割装置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建立了活塞与割刀的几何模型,分析了割刀刀尖切割半径与活塞位移间的关系,并得到了工具切割套管所需最大扭矩和井口转盘所需提供的最小扭矩的关系式;最后通过建立的相关数学模型,借助MATLAB软件对影响其切割效率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随着割刀端面角的增大,活塞所需移动位移也增大但工具切割扭矩却降低;(2)工具切削扭矩随钻井液驱动力的增加而增加;(3)井口扭矩随切削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在切削深度不变时,井口扭矩随着转速的增大而增大,并给出了最好切削效果下的割刀端面角和切割转速的建议。研究结果对用于深水套管切割的水力式内切割装置设计和优化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15.
吕四10万吨级进港航道为江苏辐射沙洲首条人工开挖深水航道,关于其建设环境、冲淤特点的研究分析对整个辐射沙洲建港都有重要意义。根据对吕四进港航道实测水文、泥沙及地形资料的分析表明:正常天气下航道竣工后月平均淤强约为0.05 m,淤积原因主要为航道疏浚后过水断面增加造成航槽内流速有所减小,使进入水体的浅滩细颗粒泥沙在航道内落淤。但由于深槽区域航道段潮流动力条件较强,泥沙难以大量落淤,从而使得航道整体淤强不大。  相似文献   
616.
程伟 《工程与建设》2010,24(4):470-472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普及,卫星定位系统GPS现已成为全球最普及的定位手段。它以全球性、全天候、准确、可靠和高效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各行业的测量领域。该文结合航道工程的勘测和施工放样,探讨怎样简单、方便地利用GPS给水上作业船舶进行施工定位。  相似文献   
617.
邓进 《科技资讯》2010,(5):44-44
内河航道整治常规均采用水下施工方法,本工程利用上下游为电站的优势,在经济技术可行的情况下,通过其上下游电站的水位控制,将水下施工改为水上施工,创造了比较好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可供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618.
619.
河口推移质水道冲淤计算公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珠江三角洲横门出海水道的整治工程研究中,引进了一种计算以推移质造床为主的水道冲刷深度的方法,针对推移质造床的水流、泥沙特点,将推移质看作接近床面运动的浓度较高的悬移质来处理,并引进一综合参数来校正将推移质作为悬移质近似处理时造成的与实际情况的差异,通过物理模型实验的实测值得率定该参数。研究结果表明,该计算方法较好地反映了推移质引起的冲淤情况,较为准确地计算和模拟了推移质河床的冲淤数量与冲淤过程。  相似文献   
620.
通过分析水文、地质特征和弯道形态,探讨了黄浦江吴淞口至张华泊河段的河势演变规律及深槽形成机理。应用黄浦江三维水流数学模型,计算和评价了不同水文组合条件下,该河段航道改善方案实施后对周围水域的流态、船舶航行及码头运营的影响,分析了航道改善方案的技术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