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0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60篇
系统科学   7篇
丛书文集   108篇
教育与普及   4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6篇
现状及发展   6篇
研究方法   1篇
综合类   186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106篇
  2008年   107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118篇
  2001年   104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63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91.
以入侵植物土荆芥为研究材料,同属植物藜作为对照,研究在不同pH值的模拟酸雨处理下,土荆芥生长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土荆芥根受到的影响最为严重,根质量比和根冠比随模拟酸雨pH值的减小显著下降,而叶和茎受到的影响不大.随着模拟酸雨胁迫程度的加深,SOD活性呈上升趋势,CAT活性呈下降趋势,POD活性则表现为先升后降,呈单峰曲线型变化.藜的生长变化与土荆芥相似;而酶活性中,SOD活性变化与土荆芥一致,CAT和POD活性均具有不同的变化趋势.藜对当地的酸雨已具有一定的适应性,但强酸雨条件下土荆芥比藜具有更高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92.
采用IC(厌氧内循环)法,通过自行研制的IC反应器,研究了马铃薯淀粉废水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初次启动历时25 d,二次启动仅仅历时6d,COD去除率均可保持在80%以上;反应器所能耐受的最大有积负荷为40.57 kg COD/(m3·d);最经济有效的停留时间为5h,最佳负荷为28.75 kg COD/(m3·d).  相似文献   
93.
马铃薯交联-羧甲基淀粉的结构与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马铃薯淀粉为原料,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制备交联-羧甲基淀粉(CCMS).对比了CCMS与马铃薯原淀粉、交联淀粉(CS)、羧甲基淀粉(CMS)和羧甲基纤维素(CMC)的性质,结果表明CCMS糊液具有良好的抗老化能力、热稳定性、酸碱稳定性及抗剪切稳定性.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环境扫描电镜(ESEM)和X射...  相似文献   
94.
辣根过氧化物酶经不同强度工频电场处理,用圆二色光谱研究不同强度工频电场对辣根过氧化物酶二级结构的影响,并分析酶的二级结构与酶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在0.5~5.5 kV/cm范围内,不同强度的工频电场对辣根过氧化物酶的α-螺旋、β-折叠、β-转角及无规卷曲的质量分数的影响程度不同.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的α-螺旋的质量分数在场强为1.0,2.0,3.0,4.0,4.5 kV/cm时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降低幅度为3.3%~9.4%,其余场强时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增幅范围为0.9~10.0%;β-折叠的质量分数在场强为0.5,1.5,3.5,5.0,5.5 kV/cm时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降幅为0.8%~20.0%,其余场强时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增幅为0.8%~32.8%;β-转角的质量分数在场强为1.0和3.5kV/cm时,分别增加2.4%和0.5%,其余场强时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降低幅度为0.5%~2.9%;无规卷曲的质量分数在电场强度为1.5,3.0,4.0,5.0kV/cm时增加,增幅分别为2.1%,0.5%,0.8%,1.1%,其他处理组的无规卷曲的质量分数均有降低,降幅为0.5%~4.0%.工频电场具有使辣根过氧化物酶的二级结构各单元之间转化的作用.辣根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变化与蛋白酶二级结构单元中的α-螺旋变化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5.
海藻酸/淀粉/羧甲基纤维素共混膜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溶液共混法制备了新型共混膜:海藻酸/淀粉/羧甲基纤维素共混膜,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原子吸收光谱、扫描电镜、热重分析和差示量热扫描等对共混膜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测定了不同配比共混膜的透光率、抗张强度、断裂伸长率、水蒸汽透过率和吸水率.结果表明:共混膜中海藻酸、淀粉和羧甲基纤维素之间具有较强的相互作用和良好的相容性.共混膜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在生物材料领域有潜在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96.
以丙烯酸(AA)及丙烯酸甲酯(MA)为接枝模型单体,以接枝率、接枝效率、单体转化率、黏度、黏度热稳定性和黏附性能为评价指标,研究了Ce(NH4)2(NO3)6,FeSO4/H2O2,KMnO4/C6H8O7,K2S2O8/Na2S2O3,(NH4)2S2O8/NaHSO35种引发体系对淀粉的接枝引发作用,评价了它们作为接枝淀粉浆料引发剂的优劣,为进一步改善接枝淀粉浆料的使用性能奠定基础,为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和依据.研究结果表明,(NH4)2S2O8/NaHSO3和FeSO4/H2O2是性价比较高的引发剂,可以作为接枝淀粉浆料的引发剂.  相似文献   
97.
建立一种测定蔬菜水果中过氧化氢酶活性的新方法.在过氧化氢中加入过氧化氢酶分解部分过氧化氢,剩余的过氧化氢在酸性条件下与二价铁离子反应,产生的羟自由基与水杨酸反应生成紫色物质,该紫色物质最大吸收波长为510 nm,通过测定该物质含量来计算过氧化氢酶活性.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条件为1m L p H=1的硫酸、4 m L硫酸亚铁溶液(1×10-3mol/L)、1m L过氧化氢溶液(0.003%)、2 m L水杨酸溶液(1×10-2mol/L),在40℃下反应10 min为最佳反应条件.测定的五种蔬菜水果中过氧化氢酶活性:土豆的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为4.96(μg/min);黄瓜的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为1.05(μg/min).  相似文献   
98.
《安庆科技》2010,(2):46-47
中国淀粉工业协会变性淀粉专业委员会第十次学术报告会上,由江南大学、吉林省轻工业设计研究院等6家联合承担的“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玉米淀粉糖、系列变性淀粉与多元醇开发与产业化示范”项目,经过3年的协作攻关,现已完成全部课题任务,  相似文献   
99.
《定西科技》2009,(3):51-51
9月14日下午,西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刘基、校长王利民一行16人来我市考察调研。当天,在市上领导杨子兴、许尔锋、张文学、牛芳琴等陪同下,考察团深入甘肃圣大方舟马铃薯变性淀粉工程技术中心、定西市旱农中心脱毒马铃薯繁育基地调研。随后,双方还召开座谈会,共商校地合作事宜。  相似文献   
100.
微孔交联淀粉的制备及其对Zn(Ⅱ)的吸附FIRT和XRD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可溶性淀粉做原料,用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交联,过硫酸铵引发聚合得到微孔交联淀粉(MCS),并研究了其对Zn~(2+)的静态吸附行为;用红外光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对MCS及其吸附产物进行了对照分析。结果表明:MCS对Zn~(2+)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等温方程,吸附量达到2.36 mmol/g;MCS在1536 cm~(-1)处出现酰胺Ⅱ带N-H弯曲振动吸收峰,表明了淀粉与MBAA成功交联;MCS在3445cm~(-1)附近的N—H、O—H伸缩振动偶合而增宽的多重峰在吸附产物中变宽,且向低波数位移,而1536cm~(-1)处的酰胺Ⅱ带N—H弯曲振动吸收峰则移至1543cm~(-1)处,说明在吸附过程中,MCS的酰胺基团上的N、O原子可能与Zn~(2+)发生了配位反应;XRD显示,可溶性淀粉经交联后结晶度降低至6.4%左右,MCS上的酰胺基和—OH与Zn~(2+)形成配位键使MCS的晶形结构被进一步破坏,结晶度约为0.5%左右,已基本处于无序的非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