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50篇
  免费   239篇
  国内免费   360篇
系统科学   112篇
丛书文集   383篇
教育与普及   333篇
理论与方法论   40篇
现状及发展   78篇
综合类   8903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60篇
  2022年   128篇
  2021年   145篇
  2020年   121篇
  2019年   156篇
  2018年   102篇
  2017年   155篇
  2016年   157篇
  2015年   222篇
  2014年   413篇
  2013年   333篇
  2012年   386篇
  2011年   421篇
  2010年   391篇
  2009年   445篇
  2008年   559篇
  2007年   492篇
  2006年   373篇
  2005年   432篇
  2004年   353篇
  2003年   375篇
  2002年   347篇
  2001年   394篇
  2000年   310篇
  1999年   279篇
  1998年   264篇
  1997年   254篇
  1996年   284篇
  1995年   216篇
  1994年   252篇
  1993年   134篇
  1992年   164篇
  1991年   165篇
  1990年   134篇
  1989年   115篇
  1988年   74篇
  1987年   44篇
  1986年   29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2年   3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19世纪,科学家更多地从原子层次上认识和研究化学。20世纪科学家则更多地从分子层次上认识和研究化学。进入21世纪,化学会在哪些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会遇到哪些挑战和难题?什么是未来化学的新生长点?化学在整个科学体系中占有什么地位?这些都是对化学有全局性、战略性指导意义的问题。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光宪先生曾说过这样一段耐人寻味的话,“我的专业是化学,我从学化学,教化学,到研究化学已有几十年了,可是现在我却有点搞不清楚化学的定义了。我深深感到科学的发展太快了,需要对本门科学重新认识,重新定位。这是我进入21世纪首先要关注的问题”。在新的世纪如何定位和审视化学,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世界科学前沿发展态势分析》课题组对此进行了探讨。课题组首先选定了化学领域具有代表性的20种期刊,对这些期刊1999—2003年出现的关键词进行了统计分析,确定出了化学领域这几年的热点词,并通过与有关专家进行讨论,进一步整合出了下面13个重要研究方向:催化不对称合成、单分子、多孔材料、分子器件、光子晶体、化学动力学、活性自由基聚合、密度泛函理论、烯烃复分解反应、组合化学、酶催化、超分子化学分子自组装、燃料电池。课题组针对这些研究方向,邀请国内专家学者就这些研究方向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同  相似文献   
62.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中六种酚类化合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高效液相色谱仪作.为分析手段,对水中六种酚类含量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实验结果显示,六种酚的相关系数均为99.99%,线性良好,固相萃取效果好,回收率在86%-111%之间,该方法的准确度和精确度也得到很好的控制。  相似文献   
63.
64.
设计了一种以挥发性产物和非挥发性底物为特征的四相反应器——分离器。在此反应器中,生物催化剂被固定在固体柱填充物上并与含有底物的液相接触,汽相流过柱子而将挥发性产物蒸发迸入汽相。反应器由同方向流的浓缩器和反方向流的分离器两个基本汽——液流部分组成。并建立了吸附的单层细胞稳态群体数学模型和反应器平衡状态模型。  相似文献   
65.
本文同时运用能耗率极值原理和重力理论研究了固液两相流在粗质颗粒时固相浓度的垂线分布,通过探讨能耗率极值原理对“非单向性”作用问题,进一步揭示了两相流运动的机理。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有较好的吻合。其研究方法、原理、步骤也极易推广到其它各种粒径的固相。  相似文献   
66.
钒是我国重要的战略金属资源,广泛应用于钢铁、化工、航空航天等领域。钒渣作为我国最重要的含钒原料,其钙化提钒及锰化提钒工艺在钒的高效分离、尾渣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优势显著,但焙烧过程中钒酸钙和钒酸锰始终共存。两种钒酸盐的生成机理及钒与钙、锰反应能力的差异是两种提钒工艺的基本问题和共性问题,这对充实提钒基础理论和促进提钒工艺优化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基于扩散偶研究方法,通过制备氧化钙–氧化钒和二氧化锰–氧化钒扩散偶,并在不同时间恒温焙烧,比较研究了钙、锰与钒组元固相反应的界面扩散行为差异;阐明了钒酸钙和钒酸锰的生成机理;进一步基于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分析研究并计算了扩散产物和扩散系数随焙烧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焙烧时间的延长,氧化钙–氧化钒、二氧化锰–氧化钒两组扩散反应逐渐进行。氧化钙–氧化钒扩散偶中钙和钒的分布区域边界始终清晰。而对于二氧化锰–氧化钒扩散偶而言,随着恒温焙烧时间的延长,二氧化锰逐渐分解生成三氧化二锰,钒组元能扩散到三氧化二锰内部,但仅有部分钒与锰反应形成扩散产物层。氧化钙–氧化钒、二氧化锰–氧化钒扩散偶的界面反应产物分别是偏钒酸钙和偏钒酸锰。恒温焙烧16 h后,产物厚度分别为39.85和32.13 μm,且由于组元扩散反应能力的限制,两个扩散偶均达到反应平衡。相同恒温焙烧时间内,氧化钙–氧化钒扩散偶的扩散系数略高于二氧化锰–氧化钒扩散偶,这说明钒与钙的扩散反应比钒与锰的扩散反应更易进行。  相似文献   
67.
一种新型的移相触发电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计了一种以NE555为核心的可控硅移相触发电路,与常规电路相比,它相移范围宽,线性好,利于闭环控制,抗干扰能力强,成本低,体积小。  相似文献   
68.
运用常微定性理论的相平面分析方法讨论了自催化反应中的Kaas-Petersen模型,得到了行波存在的各种可能结果。  相似文献   
69.
波形板汽水分离器汽水两相分离机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分离流动模型模拟了波形板汽车分离器内的汽水两相流动,对波形板内液滴的运动轨迹和分离效率进行了数值计算,讨论了波形汽水分离器内流动的压力损失随通道结构参数和流动参数的变化 情况。  相似文献   
70.
IF钢再结晶退火过程中析出相行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IF钢在退火过程中二相粒子的演变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退火以前形成的二相粒子,如TiC,在经过罩式退火和连续退火后,其尺寸,形状和分布有较大的区别;在连续退火中不形成新的析出相,而在卓式退火中形成两类新的析出相-FeTiP相和(Ti,Mn)S相,这是首次报道有关FeTiP相在含P,Mn较低(P≤0.01%,Mn〈0.2%)的IF钢中析出,以及Mn以(Ti,Mn)S相的形式在罩式退火中析出,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