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50篇
  免费   239篇
  国内免费   360篇
系统科学   112篇
丛书文集   383篇
教育与普及   333篇
理论与方法论   40篇
现状及发展   78篇
综合类   8903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60篇
  2022年   128篇
  2021年   145篇
  2020年   121篇
  2019年   156篇
  2018年   102篇
  2017年   155篇
  2016年   157篇
  2015年   222篇
  2014年   413篇
  2013年   333篇
  2012年   386篇
  2011年   421篇
  2010年   391篇
  2009年   445篇
  2008年   559篇
  2007年   492篇
  2006年   373篇
  2005年   432篇
  2004年   353篇
  2003年   375篇
  2002年   347篇
  2001年   394篇
  2000年   310篇
  1999年   279篇
  1998年   264篇
  1997年   254篇
  1996年   284篇
  1995年   216篇
  1994年   252篇
  1993年   134篇
  1992年   164篇
  1991年   165篇
  1990年   134篇
  1989年   115篇
  1988年   74篇
  1987年   44篇
  1986年   29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2年   3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对Cu-0.1Ag-0.18Zr合金时效后的电导率、显微硬度以及电滑动磨损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合金940℃固溶1h后,在560℃时效可获得较高的电导率,在480℃时效可获得较高的显微硬度。时效前冷变形能大大加快第二相的析出过程,使合金综合性能显著提高。该合金经940℃固溶再经60%变形后,在480℃时效1h,其电导率和显微硬度分别可达85.6%IACS和HV131.2,而固溶后直接时效为81.3%IACS和HV116.1。在载流条件下,合金的磨损量随加载电流的增加而增大;磨损机制是以电蚀为主的电蚀、犁削和磨粒磨损。  相似文献   
102.
在许多应用领域常出现带有小参数和不连续源项的反应一扩散问题.这类问题在边界层和内部层附近都出现剧烈振荡现象,解析解根本无法求出.因此人们常采用关于摄动参数为一致收敛的数值方法.本介绍了多过渡点方法,此方法根据边界层和内部层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过渡点.在内部层和边界层附近加细了网格点。它很好地拟合了边界层和内部层的性质.证明了新的格式关于小参数一阶一致收敛.提高了Shishkin网格法(单过渡点法)的收敛阶.  相似文献   
103.
系统研究了室温下Tb0.3Dy0.7(Fe1-xAlx)1.95(x=0,0.05,0.1,0.15,0.2,0.25,0.3,0.35)合金中金属Al替代Fe对晶体结构、磁致伸缩、内禀磁致伸缩、各向异性和自旋重取向的影响.结果发现,x<0.4时,Tb0 3Dy0 7(Fe1-xAlx)1.95完全保持MgCu2立方Laves相结构,晶格常数α随Al含量x的增加而增大.磁致伸缩测量发现,随着替代量x的增加磁致伸缩减小,x>0.15时超磁致伸缩效应消失;x<0.15时磁致伸缩在低场下(H≤40 kA/m)有小幅增加,高场下迅速减小,而且易趋于饱和,说明添加少量Al有助于减小磁晶各向异性.内禀磁致伸缩λ111随Al替代量x的增加大幅度降低.M(o)ssbauer效应表明,Tb0.3Dy0.7(Fe1-xAlx)1.95合金的易磁化方向随成分和温度在{110}面逐渐偏离了立方晶体的主对称轴,即自旋重取向.室温下,当x=0.15时,Tb0.3Dy0.7(Fe1-xAlx)1.95合金中出现了少量非磁性相;x>0.15时,合金完全呈顺磁性;而77K温度下x=0.2时合金仍然呈磁性相.在室温和77K温度时,超精细场Hhf均随Al元素的增加而减小,而同质异能移IS随Al元素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04.
含向列液晶交联剂的液晶弹性体液晶性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把向列液晶交联剂 4 (ω 烯丙酰氧基己氧基 )苯甲酸 2 叔丁基 1,4 二酚酯和胆甾液晶单体 4 烯丙氧基苯甲酸胆甾醇酯接枝到含氢硅氧烷链上 ,交联剂的质量分数由 0至 12 %,得到系列液晶弹性体P1~P7·通过热分析、偏光显微分析等手段研究了向列液晶交联剂对弹性体液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P1~P7都有液晶性能 ,均为胆甾液晶织构 ,系列液晶弹性体的tg 随交联剂在链中浓度增加而降低 ,ti 变化不大 ,具有较宽的液晶区间 ,在 182℃以上·交联剂质量分数为 2 %时 ,即从P4 开始弹性增加 ,当交联剂的质量分数大于 8%时 ,液晶相存在至热分解温度 ,所有液晶弹性体的热稳...  相似文献   
105.
采用Muskhelishivili复变函数的方法,将两相材料中倾斜裂纹应力场基本解,直接退化得到两相材料界面裂纹的应力场基本解,并尝试性地采用极限分析方法导出了两相材料界面裂纹的奇异积分方程。  相似文献   
106.
在线识别两相流流型的压差波动特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根据压力波动过程实现汽(气)液两相流流型在线识别的最新研究成果;重点介绍两相流压差波动的产生原理、压差波动过程的特征提取和特征分析,分析流型在线识别的特点及各种实现方法,指出了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7.
三维两相流数值试井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了基于混合PEBI网格的三维两相流数值试井模型,内容包括:物理模型的建立,网格剖分方法,控制方程的离散格式以及内、外边界的处理方法。用单相流双重介质和双渗介质解析解对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了验证。对3层油藏两相流试井曲线特征分析发现,多层两相流动试井曲线特征与单相流动双重介质的曲线特征相似。因此。有可能寻求一个参数关系将双重渗透介质试井问题与三维两相流试井问题联系起来,从而减小多相流试井分析的难度和多解性。径向PEBI混合网格与数值试井模型的结合应用,给出了三维两相流、有井筒存储和表皮效应的不稳定渗流产量隐式表达式。  相似文献   
108.
通过对不同类型的化合物在多种固相萃取柱上的回收率进行评价,对影响萃取效率的各参数进行了测定,确定了测定不同水样以及不同组分的最佳萃取条件,建立了系统的半挥发物富集方案,为松花江水中有机毒物的分析测定提供了有效的样品处理方法和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09.
研究了水溶性铑膦配合物RhCl(CO)(TPPTS)2在水/有机两相体系中对混合丁烯氢甲酰化反应的催化性能.主要考察了温度、压力、膦铑比、表面活性剂等因素的变化对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加入,能明显提高底物转化率;CO分压增大,对丁烯 1双键异构有抑制作用.在100℃,2.0MPa(CO/H2=1),TPPTS/Rh25,[Rh]1.024×10-3mol/L的条件下,反应4h底物转化率接近35%,产物醛的正异比5.4.  相似文献   
110.
将自制的聚合物NHS酯[1]涂于聚苯乙烯试管或小球表面获得能与蛋白共价结合的功能材料.研究了不同功能材料与蛋白结合的各种条件: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介质pH值以及蛋白的种类对结合的影响.实验证实,这种功能材料对蛋白的结合量大于1.5×10-6g/mm2,对蛋白的一次吸附率大于80%,能满足固相放免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