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9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5篇
丛书文集   18篇
教育与普及   20篇
理论与方法论   7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64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671.
多数人在研究碳酸盐沉积物(岩)的压实作用时往往注重重荷压实作用,对于侧向挤压的压实作用,则注意不够。本文通过对广西田林县浪平甘硐子中上泥盆统藻鲕颗粒灰岩中藻鲕变形及定向性的研究,确认藻鲕的变形及定向并非重荷压实作用的结果,而是三叠纪中期以前的印支—燕山运动的产物。控制藻鲕变形及定向的因素是构造压实作用、早期胶结作用、颗粒成分、重荷压实作用及溶蚀—充填作用等,其中构造压实作用、早期胶结作用及颗粒成分是主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672.
通过表征不同直接还原温度下碱性含锌尘泥球团外观形貌、物相组成、微观结构及抗压强度变化,并结合FactSage热力学计算,分析了碱性尘泥球团直接还原过程中渣相行为及其对球团固结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还原温度升高,碱性尘泥球团体积先膨胀后收缩,对应抗压强度也先减小后增加,碱性氧化物一直参与球团渣相的形成过程并最终形成复杂的含钙化合物渣相。固相反应是渣相形成的基础,其中间产物Ca2SiO4良好的固溶性促进了钙铁和钙镁低熔点物相的固相生成,铁氧化物的初步还原产物FeO有利于液相生成,促进球团中物相的迁移和重新排列,球团体积收缩,强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673.
泥页岩井壁稳定性及钻井液密度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泥页岩中的井壁不稳定性会导致许多问题及严重的后果,尤其是在使用水基泥浆时,主要包括水敏页岩和硬脆性页岩井壁失稳。页岩中的井壁稳定性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现象,它需要考虑到与之相关的每一个因素。本文集中论述水基泥浆同页岩之间的液力机械作用和化学机械作用并建立了考虑渗透压在内的计算所需最小泥浆比重的解析模型。通过实例计算阐述了井壁稳定性敏感性分析的方法及步骤。  相似文献   
674.
基于磷石膏完全替代石灰石的制备策略,以磷石膏、二氧化硅和氧化铝为水泥原料,烧制以硫铝酸钙和贝利特为主的硫铝酸盐水泥,考察了不同碳硫比(焦炭和硫酸钙的摩尔比)、煅烧温度和金属离子含量对水泥熟料矿物形成以及水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碳硫比为2、煅烧制度为800~900℃-1 h/1 300℃-0.5 h时,在空气气氛下成功烧制出硫铝酸盐水泥熟料的主要矿物成分;在不外掺石膏的情况下,制备出的水泥净浆试件3 d抗压强度可达35.2 MPa, 28 d抗压强度达到42.8 MPa。利用磷石膏低温部分分解烧制的硫铝酸盐水泥达到了GB 20472—2006的要求。  相似文献   
675.
三峡库区巴东组泥化夹层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三峡库区巴东组泥化夹层广泛发育,其分布特征及物理力学特性对库岸的稳定性具有重要的影响。以巴东县城库岸巴东组第二段、第三段泥化夹层为对象,采取了泥化夹层分别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颗粒级配分析和直接剪切,探讨泥化夹层的物理力学特征。结果表明:T2b2泥化夹层的颗粒大小分布较T2b3-1与T2b3-2泥化夹层均匀,且由大颗粒组成,而T2b3-2泥化夹层颗粒大小分布相对较集中;三种泥化夹层抗剪强度参数c分别为6.2 k Pa、9.5 k Pa、13.9 k Pa,分别为31.9°、29.3°、26.7°。泥化夹层剪切力学参数c、的变化趋势分别与夹层颗粒大小分布变化趋势有很强的相关性。该结果可为库岸斜坡的稳定性分析及预防提供可靠的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676.
基于平衡压实理论的等效深度法、Eaton法是砂泥岩地层孔隙压力预测最为常用的方法之一,基于声波、密度、电阻率等测井曲线合理构建正常压实趋势线则是该类方法可靠、准确的基础与关键。但对水敏性泥岩而言,由于与水基钻井液长时间接触产生强烈的水化作用,导致测井数据不能准确反映地层的真实压实状况,从而导致地层孔隙压力测井预测难度大、精度低。鉴于此,在泥页岩组分特征测试分析基础上,实验研究了钻井液作用下水化对泥岩声波时差、电阻率以及密度的影响,进而建立了泥岩去水化方法及考虑水敏性泥岩水化作用的正常压实趋势构建方法,形成了适用于水敏性泥岩地层孔隙压力的预测方法。应用该方法对北部湾某区块部分井进行预测,与实测值吻合程度较好,具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677.
分析了固井过程中理论计算方法计算环空摩阻值误差较大的原因;在理论计算的基础之上,采用现场环空摩阻拟合、计算反演及最小二乘法,建立了排量和环空附加摩阻值的对应关系,以此估算出注水泥过程中精度更高的环空摩阻值;并且进行了现场应用的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拟合出的环空摩阻比理论计算值精度更高,以此推算的泵压与实际的泵压值相比最大误差仅为4.86%。该方法计算简便、准确,对固井设计和固井安全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678.
为解决富水岩溶地区隧道下穿充填型溶腔时发生的突水涌泥灾害,以云南玉磨铁路巴罗二号隧道为背景。运用有限元软件MIDAS GTS NX建立充填型溶腔处治前后两种工况下的隧道模型,对两种工况进行力学分析,提出在充填溶腔位置采用超长管棚加固的方法对围岩变形进行控制,并通过现场试验段验证超长管棚加固效果。结果表明:在采用超长管棚加固后,溶腔与隧道间塑性贯通区消失,围岩竖向位移降低76.3%,左侧拱腰收敛降低63.85%,模拟值与现场实测值吻合度较高,证明采用超长管棚加固后隧道结构稳定性明显增强。超长管棚弯矩值和轴力值随开挖进度不断增大,但分布逐渐均匀,超长管棚应变解析解与软件模拟数值解分布规律基本一致,表明管棚在稳定围岩方面效果显著。现场试验段应用超长管棚加固措施后,围岩变形量值得到有效控制施工工期缩短,有效提高施工效率且效果良好,保证了后续施工的安全。  相似文献   
679.
针对绞吸疏浚船泥砂管道收砂过程中常规比例积分(PI)控制方法下管道流速存在较大波动的情况,该文采用最小二次型法和模糊法对PI控制器参数进行整定。采用仿真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设计并搭建疏浚泥泵自主调速实验平台,为研究提供实验环境。编写基于LabVIEW软件的监控程序,实现数据采集、存储和闭环控制功能。通过对砂水混合物进行阶跃响应实验和稳定流速实验验证了不同整定方式的PI控制器性能。最小二次型PI与模糊PI控制的抗干扰能力和自适应能力较强,模糊PI控制效果最佳,因此在实际管道输送过程中可以采用模糊PI控制器进行流速控制。  相似文献   
680.
为研究灌注桩施工过程中残留的泥皮厚度及不同钢管径厚比对钢管混凝土抗弯性能的影响,采用模拟水下浇筑混凝土的方法制备了6根钢管混凝土组合桩试件,对其进行了纯弯试验及截面测量,得到了各试件的弯矩-跨中挠度曲线、弯矩-曲率曲线、受弯承载力及抗弯刚度等.试验结果表明:泥皮的存在会削弱钢混组合桩的抗弯性能,使其抗弯刚度降低5%~25%,极限受弯承载力降低5%~10%,且径厚比越小受泥皮的影响越明显;当泥皮存在时,径厚比的减小使得钢混组合桩受弯承载力及抗弯刚度的提升幅度不如无泥皮状态;存有残留泥皮的钢混组合桩在受弯过程中截面不再符合平截面假定;采用统一理论所计算的抗弯承载力与试验值吻合较好,但随泥皮厚度增长,逐渐较试验值偏大,导致设计预留的安全储备降低;抗弯刚度的计算公式组合系数出现明显下降,组合系数在0.1~0.4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