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8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82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24篇
教育与普及   129篇
理论与方法论   16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107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主要研究一种对松花江表层沉积物、悬浮颗粒物与生物膜中各化学组分进行选择萃取分离的方法,从而深入了解各种重金属在各相以及各化学组分中的分配规律。结果表明:0.008mol.L-1NH2OH.HC l 0.01 mo.lL-1HNO3,30 m in可萃取锰氧化物;0.8 mo.lL-1Na2S2O4、pH=6.5时40 m in可萃取无定形铁氧化物和锰氧化物;0.1 mo.lL-1HNO3,30%H2O2,85℃水浴5 h萃取沉积物和悬浮颗粒物中有机质,0.02 mo.lL-1HNO3,30%H2O2振荡24 h萃取生物膜中有机质;0.1 mo.lL-1C6H806 0.2 mo.lL-1(NH4)2C2O4,pH=3.25萃取铁、锰氧化物条件对于各组分具有很好的分离效果。C6H806 (NH4)2C2O4与Tessier连续萃取法结果进行比较,认为所萃取的铁、锰几乎包含了沉积物、悬浮颗粒物与生物膜中全部起吸附作用的铁和锰。该方法可以应用于萃取松花江表层沉积物、悬浮颗粒物和生物膜中铁、锰氧化物和有机质,所萃取的组分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62.
在河流水环境中,沉积物在微量金属的传输和地球化学循环中起重要作用。黄河流域水土流失较为严重,水体中的沉积物通常吸附一些污染物质,尤其以重金属最为突出。由于沉积物中所含的腐殖质、土壤、泥沙、微生物具有微孔表面的作用,在其表面发生一系列的沉淀、吸附、释放等物理化学和生物转化作用,对水中污染物质的自净、降解、迁移、转化等过程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对水体沉积物中有效态金属的监测与研究是当前水质监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3.
陈晶  石学法  张海平  吕华华  付振东 《科学通报》2006,51(11):1305-1309
本文报道了在东太平洋表层沉积物中发现的天然GaN晶体, 这是天然GaN晶体在自然界中首次被发现. 天然GaN晶体的确定是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能量损失谱(EELS)和X射线能谱(EDS)等综合微束分析技术完成的. 该天然GaN晶体属于六方晶系, 晶胞参数为: a=b=0.3186 nm; c=0.5178 nm, P63mc, 其结构与高温高压实验合成的人造GaN晶体结构完全吻合. 在TEM下, 该GaN晶体呈现完好的晶体形态, 可以排除它们是异地搬运的人工合成的产物. 由于发现GaN的站位位于东太平洋CC区(克拉里昂断裂带—克利帕顿断裂带之间), 区内发育有断裂构造,受到火山作用和热液活动影响,推测其成因可能与热液活动或深部的高温、高压作用有关, 但其形成的确切温压条件和地质环境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4.
氟苯尼考对海洋沉积物中氮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评估抗生素对海洋沉积物氮素循环的影响,采用室内模拟实验研究了氟苯尼考存在下沉积物中氮素含量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氟苯尼考在低质量分数(1 mg/kg和10 mg/kg)下对沉积物间隙水中NH4—N含量的影响不显著,只有在较高质量分数(100 mg/kg和500 mg/kg)下才出现显著的NH4—N积累.培养前期,添加氟苯尼考可导致沉积物间隙水中NO2—N含量迅速降低,而培养后期氟苯尼考又表现为刺激NO2—N含量增加.培养的第2天,沉积物间隙水中NO3—N的含量有短时间的积累;培养4 d以后,高质量分数(500 mg/kg)的氟苯尼考又表现为对硝化作用的抑制.同时,实验表明:高质量分数(100 mg/kg和500 mg/kg)的氟苯尼考可抑制沉积物的氧化还原电位的变化.  相似文献   
65.
考洲洋表层沉积物的重金属含量及其污染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南海东北部考洲洋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含量,各测站镉和铅含量超标率分别达到91.7%和50%,铜、锌含量未见超标,镍含量较低,比较和回归分析表明,考洲洋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含量在广东沿海居中等水平,并表现出同源相关关系,元素相关图显示,考洲洋表层沉积物尚未受人为来源镉和铅的影响。  相似文献   
66.
长江、黄河沉积物中碳酸盐组成及差异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显微镜观察、X射线物相分析、容量法等方法分析了长江、黄河沉积物中碳酸盐组分,结果表明长江沉积物碳酸盐含量在4%~8%之间,碳酸盐含量随粒级呈衰变型分布,在<0.125mm的粒级中碳酸盐含量稳定于3%~5%左右;黄河沉积物中碳酸盐含量在8%~18%之间,碳酸盐含量随粒级呈不对称鞍型分布,在<0.045mm的粒级中碳酸盐含量明显增高,达12%以上.长江、黄河中的碳酸盐含生物碎屑和碎屑碳酸盐两种成因类型,生物碎屑多属文石质,主要分布于>0.125mm的粒级之中;碎屑碳酸盐以低镁方解石占优势,长江以单晶方解石为主,黄河以隐晶质方解石集合体为主.长江、黄河沉积物中碳酸盐组成及差别主要受流域的风化条件、物源及生态环境的制约.  相似文献   
67.
汾河下游三万年来沉积环境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汾河下游岩性特征、沉积物粒度、粘土矿物和孢粉分析,探讨了汾河下游3万年来环境演化规律。30-11Ka.B.P为晚更新世末次冰期盛冰期,气修干寒;11Ka以来,经历了3个气候旋回,变化周期为3.5Ka左右,黄河中游早期文明起源及人类生产活动,与本区气候关系有很好的耦合性。  相似文献   
68.
黄河水中甘氨酸对铅(Ⅱ)与表层沉积物相互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黄河水中甘氨酸对铅(Ⅱ)与表层沉积物相互作用的离子交换率E%—pH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①在2×7.73×10-3mmol·L-1甘氨酸存在下,离子交换率降低;②随着甘氨酸浓度的增加,S型曲线与未加甘氨酸相比,先左后右移动;③甘氨酸存在下,转型表层沉积物比自干表层沉积物离子交换率高.  相似文献   
69.
济阳坳陷永 92 1地区沙四段储层第Ⅳ油层组与第Ⅴ油层组具有相同的沉积微相 ,近似相同的埋深和构造位置 ,但其储层物性差异较大。第Ⅳ油层组储层物性差 ,非均质性强 ,含油性也差 ;第Ⅴ油层组储层连通性好 ,储层物性好 ,含油性也好。通过分析由构造因素所控制的可容空间的变化发现 ,第Ⅴ油层组沉积时期 ,可容空间的生长速率低 ,沉积物可以得到充分的分选 ,砂砾岩得以沉积 ,泥岩及杂基被进一步搬运到盆地中心沉积 ,因而其储层物性很好 ;第Ⅳ油层组沉积时期 ,可容空间的生长速率高 ,单位时间内有足够的空间接受几乎所有搬运来的沉积物的沉积 ,沉积物得不到充分的分选 ,砂砾岩、泥岩及杂基同时沉积 ,因而其储层物性很差。  相似文献   
70.
内源污染对湖泊富营养化的作用及对策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富营养化是中国湖泊的重大环境问题.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污染来源可分为外源和内源.当湖泊的外源受到控制以后,由于沉积物中营养盐内负荷的存在和释放,湖泊仍然可以发生富营养化.这时,沉积物中的营养盐就成为湖泊富营养化的主导因子.文章主要就内源污染对富营养化的作用进行分析,并提出初步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