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8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4篇
系统科学   9篇
丛书文集   19篇
教育与普及   8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70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41.
不锈钢材料具有优良的性能,应用广泛,但属于难磨材料.砂带磨削具有良好的磨削加工性能,笔者采用4种磨料砂带对不锈钢材料进行磨削试验.研究了磨粒与工件在磨削过程中的交互作用机理,讨论了影响材料去除率的因素,用SEM分析了加工表面显微形貌特征,揭示了材料的去除机理和砂带磨损形式.  相似文献   
742.
通过在磨削外圆中,使砂轮或工件的转速按一定规律变化的试验分析表明,砂轮或工件变速都有抑制颤振的作用,其原因是变速改变了砂轮和工件间的瞬时速比,使径向磨削力均值下降,减小了砂轮和工件间的接触刚度,增加了系统稳定性.  相似文献   
743.
将频率视为一种新的特征参数来分析振动特性.首先提出了振动特征频率提取原理,通过快速点磨削振动特征提取试验获得了特征频率函数,随后分析了加工/空载状态下不同水平的工艺参数对磨削振动的影响,并结合砂轮与工件间的接触和能量传递关系分析了特征频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加工特征频率始终小于空载特征频率,特征频率的相对偏差随砂轮线速度的增大而减小,随磨削深度、进给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同时比较了各工艺参数对特征频率的影响权重,提出了改善加工效率的思路.  相似文献   
744.
采用真空射频溅射的方法制备涂层微磨具,探讨了微磨具表面涂层制备机理,针对黄铜材料进行涂层微磨具的磨削表面质量实验研究,分析不同加工工艺参数和因素对涂层微磨具磨削表面性能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随着不同涂层微磨具磨削速度的增大,磨削深度和进给速度的减小,黄铜表面粗糙度呈现减小的趋势,表面形貌更加光滑,表面质量更好;在相同的磨削工艺参数下,与未涂层微磨具相比,涂层微磨具的磨削力值更低;相同粒度的涂层微磨具和未涂层微磨具比较,涂层微磨具表面粘结磨屑现象得到改善,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涂层微磨具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745.
为预估和延长双圆弧谐波减速器刚轮插齿刀有效长度,论文建立了双圆弧刚轮齿廓数学模型,根据运动学法,建立了插刀加工数学仿真模型;根据齿廓法线法,建立了砂轮磨削加工数学模型,推导了刃磨后插刀的等效齿形与加工误差,确定了插刀的有效长度。在此基础上,论文通过优化砂轮齿形与插刀齿数,延长了插刀有效长度。结果表明:优化前55齿插刀有效长度为2.1 mm, 0截面插刀加工出刚轮齿形误差为2μm;优化后0截面插刀加工出刚轮齿形误差的最大值为0.14μm。优化后插刀齿数越多,插刀有效长度越长;优化后42齿、55齿、68插刀有效长度分别增加了4.8%、52%、81%。  相似文献   
746.
蜗杆砂轮磨齿是重要的硬齿面精加工方法,但其在工件齿面上会留下不利于啮合噪声表现的平行纹理,在保持其工艺优点的同时,探究齿面纹理改变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空间曲面啮合原理,结合接触迹和相对速度矢量进行工件齿面磨削纹理仿真;根据齿面纹理与磨削方向的对应关系,定义磨削方向角度对工件齿面纹理进行定量分析;通过建立齿面磨削方向模型,研究轴向和切向速度变化对齿高和齿宽方向上纹理的影响;提出轴向和切向变速的蜗杆砂轮磨齿加工方法,对比分析不同的变速曲线,设计使得相邻接触迹间速度差值最大化的正弦变速函数,建立各加工方法下的齿面磨削方向模型并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文方法可以在齿高和齿宽方向上改变齿面的磨削速度方向,进而达到改变齿轮纹理的效果。  相似文献   
747.
本文探究了硅烷偶联剂KH560的浓度对陶瓷结合剂粉体分散性和放置稳定性的影响,并探究了改性机理.进而以不同分散性的结合剂粉体制备了cBN磨具,探究了结合剂粉体改性方式和放置时间对磨具微观机理、力学性能和磨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质量分数为3.0%的KH560作为添加量时,改性后的陶瓷结合剂微粉的分散性和放置稳定性最好.采用质量分数为3.0%KH560改性的陶瓷结合剂微粉放置360 h后,其所制备的cBN磨具样品微观结构均匀,抗弯强度与洛氏硬度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89.3 MPa和100.15 HRB,相较于未改性的cBN磨具其相应数值分别增加了14.54%和5.82 %;用该结合剂制备的cBN磨具珩磨轴承钢内孔时,被加工工件的表面粗糙度Ra为0.054 μm,相较于未改性的cBN磨具所加工的工件其数值下降了48.6%.  相似文献   
748.
文章建立了内齿珩轮强力珩齿珩削力的预测模型。首先推导珩齿加工啮合过程中接触线和切削厚度数学模型,并基于此模型将珩磨轮的磨削刃离散为微元磨削刃;然后由平面磨削模型构建珩磨轮的微元磨削刃模型,建立珩齿珩削力预测模型,并分析珩削力随工艺参数的变化规律;最后结合Fassler HMX-400数控内齿珩轮强力珩齿机及其内置的Kistler力传感器进行珩齿珩削力测量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预测的珩削力的数值和变化趋势与实验测量结果相符,该珩削力预测方法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