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3篇
系统科学   33篇
丛书文集   69篇
教育与普及   17篇
理论与方法论   27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257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100篇
  2014年   169篇
  2013年   134篇
  2012年   226篇
  2011年   195篇
  2010年   175篇
  2009年   164篇
  2008年   139篇
  2007年   106篇
  2006年   107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125篇
  2002年   94篇
  2001年   98篇
  2000年   82篇
  1999年   88篇
  1998年   75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4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51.
通过对直罗油田延长组长。油层组储层孔隙结构及油水分布的研究,分析了直罗油田低渗砂岩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对油水分布的控制作用,试图对长期困扰油田勘探与开发的油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问题作出初步探讨.结果表明,直罗油田延长组第二油层组孔隙类型以细小的次生孔隙为主,孔隙结构非均质性较为严重,孔隙、喉道半径较小,孔喉分选较差.较差的孔隙结构导致油水分异作用较差,油水同出带厚度为185.7m,油层全部为油水混出的油水混合带,从而形成了无边水、底水且油水同出的砂岩岩性油藏.孔隙结构相对较好的层段和区块是油气富集的主要场所.  相似文献   
52.
牛居油田是受岩性和构造双重因素所控制的多断块,多含油层系的油藏.从1983年底开始投产,初期和中期效果较好.1988年以后,部分油层水淹,从1990年起,油田进入低速开采阶段.近几年,运用了分层注水、间歇注水、油井堵水增排、衰竭采油井等技术,从而控制了含水上升率,减缓了油田产量递减速度.  相似文献   
53.
低伤害油基压井液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低伤害油基压井液的合成方法,及其在油田采油工艺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4.
抽油井分层测压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尕斯库勒油田位于青海省柴达木盆地西部南区的尕斯断陷亚区红柳泉跃进一号断鼻带上的一个三级构造,位于狮子沟——油砂山大逆断层下盘,石油地质储量7200多万吨,目前,尕斯库勒油田已步入中后期开发阶段,由于开采的各小层间和层内地质特征的差异(如各小层地层压力、渗透率、孔隙度等物性的不同),在油田注水开发后,地下水线推进速度相差很大,致使油井见水时间、含水率及各分层的出力状况相差悬殊,严重时甚至非主力层出力甚微或根本不出力,多层合采时的产量远远低于分层开采时的产量之和,从而制约了油井生产寿命,严重影响了油田的长期稳产。因此…  相似文献   
55.
胜利浅海埕岛油田沙河街组地层粘土含量高,粘土组成以伊/蒙混层和伊利石为主,地层水敏性较弱,微裂缝及层理较发育.钻井液及滤液沿层理和微裂缝渗入地层内部,引起硬脆性泥页岩剥落坍塌.针对沙河街组地层特点,研制出一种强抑制性多元醇海水钻井液体系,并对其进行了性能评价及防塌机理分析.室内试验结果表明,该钻井液体系具有较好的抑制性能和流变性,抗海水和劣质土污染的能力较强,环境可接受性好.现场实践证明,该钻井液性能稳定,维护处理简单,能有效解决沙河街组地层钻进中出现的技术难题,避免复杂情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56.
利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灰色统计方法,针对文南油田W33断块一些注水井的数据,确定了相应的灰类;通过对白化函数及灰数的计算,得到了该区块灰色决策矩阵,从而得到了该区块灰类的量化特征。所得结果可为油田决策者采取进一步的措施提供一定的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57.
日前,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战略规划与科技发展部组织专家在河北省三河市对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孙宝江教授主持完成的“海上边际油田开发方案可行性研究”项目进行了验收。经项目组汇报、专家提问及答辩后,评审专家认为,项目组在充分调研国内外边际油田开发技术资料的基础上,针对国内渤海油田的实际情况,进行了简易平台的结构设计和校核,提出了钻井、完井、采油和油气集输系统的概要方案设计,开发出了用于边际油田整体经济评价的软件系统,该系统功能全面,并结合实际油田进行了项目总体经济评价,建议该项目通过验收。  相似文献   
58.
基于利润最大化的油田开发非线性规划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根据油田开发的实际情况,将油田的产量和利润细分为9个部分,以获得最大利润为目标,同时综合考虑了成本、投资等约束,建立了油田开发非线性规划数学模型。为了能够获得全局最优解,给出了基于遗传算法的非线性规划求解算法。利用某油田的实际开发数据,对提出的优化方法进行了验证,并给出了一组最优解。验证结果证实了所建模型的合理性和优化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9.
在地层划分和对比的基础上,结合粒度分析、河流砂体形态、河流曲度等特征,对孤岛油田馆(1 2)砂层组沉积模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馆(1 2)砂层组属河流相沉积,对比Miall的16种河流分类方案,其属于细粒曲流河沉积。剩余油分布研究表明,馆(1 2)油藏主力油层仍是剩余油分布富集区,非主力油层则是剩余油分布高饱和度区;受注水波及程度和重力分异作用的影响,储层内部垂向上形成中上部剩余油富集,而平面上低渗结构单元和注采不完善地区剩余油富集。孤岛油田馆(1 2)砂层组曲流河相沉积模式控制了储层砂体的内部结构和宏观非均质性以及注入水的空间运动规律,从而控制了剩余油的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60.
两株芽孢杆菌对玉门油田原油的降解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石油为唯一碳源,从被石油污染的玉门油田土壤中,分离、筛选出2株高效降解石油的茵株A和B,研究了它们对原油的降解能力.结果表明,经12d后,A、B对原油的降解率分别可迭61.71%和53.12%.GC-MS分析表明,饱和烃中的正构烷烃、烷基环己烷、烷基苯和二环烷均能被明显降解,芳香烃中的萘和烷基萘经降解后几乎消失,菲和烷基菲经菌A作用后发生明显降解.茵株经鉴定,二者均为芽孢杆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