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37篇
  免费   330篇
  国内免费   592篇
系统科学   513篇
丛书文集   539篇
教育与普及   27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28篇
现状及发展   69篇
研究方法   2篇
综合类   13437篇
  2024年   76篇
  2023年   270篇
  2022年   229篇
  2021年   273篇
  2020年   272篇
  2019年   307篇
  2018年   150篇
  2017年   257篇
  2016年   284篇
  2015年   449篇
  2014年   813篇
  2013年   702篇
  2012年   806篇
  2011年   828篇
  2010年   726篇
  2009年   818篇
  2008年   946篇
  2007年   823篇
  2006年   637篇
  2005年   544篇
  2004年   537篇
  2003年   542篇
  2002年   523篇
  2001年   465篇
  2000年   376篇
  1999年   313篇
  1998年   292篇
  1997年   242篇
  1996年   217篇
  1995年   216篇
  1994年   179篇
  1993年   156篇
  1992年   134篇
  1991年   129篇
  1990年   118篇
  1989年   126篇
  1988年   82篇
  1987年   38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11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9篇
  1978年   2篇
  1962年   3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1948年   1篇
  193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由N235与路易斯碱三辛基氧膦(TOPO)组成协同萃取体系,对碱性氰化浸金贵液中金(Ⅰ)协同萃取和反萃进行了研究.研究了有机相中N235含量、水相平衡pH、相比等因素对金(Ⅰ)萃取率的影响,考察了反萃液中氢氧化钠液浓度对负载金有机相的反萃效果.结果表明,采用有机相为10% 10%协萃剂TOPO 80%煤油的协萃体系,对pH=9~10和初始金(Ⅰ)质量浓度ρo=10.87 mg/L碱性氰化浸金贵液进行萃取时,经一级萃取后,萃取率可高达98%左右;同时,采用0.05~0.1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可对负载有机相进行反萃,反萃率达到91%以上.  相似文献   
992.
聚天冬氨酸用于循环冷却水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聚天冬氨酸(PASP)是近年来开发的一种新型绿色阻垢剂.为了拓展其应用领域,该文研究了PASP用于某厂循环冷却水时的阻垢性能以及与其他药剂的配伍性.利用模拟配水对其配伍性进行了静态实验研究,然后利用现场实际用水对复合药剂的综合性能进行了动态模拟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聚天冬氨酸与杀菌剂ClO2、缓蚀剂HEDP具有良好的配伍性.当PASP、HEDP和ClO2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0、28和2 mg/L时,复合药剂的阻垢率与杀菌率均为100%,缓蚀率高于87%.  相似文献   
993.
孔喉尺度聚合物微球的合成及全程调剖驱油新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微材料合成方法,设计合成了孔喉尺度聚合物凝胶微球,并进行了微球在多孔介质中流动的室内实验和现场初步试验。显微图像表明,合成微球具有很高的圆球度和庞大的数量特征,可方便地在线注入油层。实验研究表明,微球具有良好的耐温性、耐矿化度特性和弹性变形能力,能在水中膨胀1~5倍;合成微球能在岩石孔隙中运移,使注入压力和阻力系数不断增加,后续注水后仍有很高的残余阻力系数;微球与聚合物溶液复合体系的阻力系数是纯聚合物驱时的8倍和水驱时的25倍左右,有加效效应和更高的提高波及体积能力。现场试验表明,孔喉尺度聚合物凝胶微球对油层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可显著降低高含水油井的含水率,增加原油产量。  相似文献   
994.
粘弹性聚合物溶液提高驱油效率机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了解聚合物溶液的粘弹性在多孔介质中对残余油的作用机理,描述油藏条件下以第一法向应力差为主要特征的聚合物溶液的流变性,采用上随体Maxwell本构方程,对粘弹性聚合物溶液在油藏孔隙模型——波纹管模型中的流动及其驱替残余油膜的机理进行了油藏工程方法分析,在理论上从力学的角度提出了聚合物驱提高驱油效率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粘弹性聚合物溶液产生的第一法向应力和剪切应力对油膜的携带作用大于相同粘度的牛顿流体,从而可携带部分残余油膜流动;聚合物溶液的粘弹性越强,作用于残余油膜的第一法向应力越大,对残余油膜的携带力越强,驱油效率越高;多孔介质越不规则,产生的第一法向应力越大,越有利于聚合物发挥粘弹性效应。  相似文献   
995.
应用地球化学研究手段,对东濮凹陷濮城地区沙一段盐湖相烃源岩岩样、原油样和油砂样进行了族组分、饱和烃色谱-质谱实验分析。结果表明,濮城地区沙一段原油与含油砂岩抽提物的饱和烃含量在47.39%~65.33%,族组分碳同位素分布在-28.06‰~-26.29‰,芳烃、非烃和沥青质组分之间的同位素分馏效应较小;w(Pr)/w(Ph)小于0.5,具有明显的植烷优势;甾烷w(C2920R)/w(20(R+S))为0.23~0.27,w(C29ββ)/w(αα+ββ)为0.19~0.40,甾烷系列中C27含量略占优势,重排甾烷含量极低;γ-蜡烷含量较高,w(γ-蜡烷)/w(C30藿烷)在0.60左右,w(γ-蜡烷)/w(HC3122S)大于2.0,三升藿烷-五升藿烷呈“翘尾”状升序分布,反映了高盐度水体沉积环境下形成的未熟-低熟油特征。油源对比分析认为其烃源灶为沙一段泥岩和部分沙三段泥岩。  相似文献   
996.
电潜泵的主要能量损失由水力损失引起。由于铸造工艺的限制,部分铸渣常会驻留叶轮流道造成局部阻塞,使附加水力损失加大,泵效严重降低。采用流体压力损失法研究了叶轮缺陷检测的可能性,在模拟叶轮的实际工况条件下,采用空气作为流动介质,依据附面层理论分析流道阻碍物产生的局部阻力和压力损失,通过流体压力损失法检测叶轮流道结构缺陷。理论分析和实验测量结果表明,该方法快速有效,对复杂小尺寸叶轮机械水力结构的缺陷检测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997.
在水温(28.5±0.5)℃,pH值7.8~8.65条件下,设置了0、10、20和30等4种盐度,测定了萨罗罗非鱼(Sarotherodon melanotheron)、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和以色列红罗非鱼(Israel red tilapia)的耗氧率、临界溶氧量、窒息点及抵达临界溶氧量和窒息点时间.实验结果表明:除了在盐度为20时,以色列红罗非鱼耗氧率最低,萨罗罗非鱼次之外,在其他盐度都是尼罗罗非鱼耗氧率最高,以色列红罗非鱼次之,萨罗罗非鱼最低.尼罗罗非鱼和以色列红罗非鱼临界溶氧量、窒息点都随盐度的增加而增加,盐度为30时最高,盐度为0时最低,而且以色列红罗非鱼始终都高于尼罗罗非鱼.萨罗罗非鱼是在盐度为20时最低,在盐度为10时最高.3种罗非鱼都是在盐度为20时,抵达临界溶氧量和窒息点的时间最慢,在盐度为30时抵达临界溶氧量和窒息点的时间最快.  相似文献   
998.
二苯基乙烷的合成及高性能电容器油的配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大孔全氟磺酸树脂作催化剂,苯与乙醛缩合生成1,1-二苯基乙烷,后者与单苄基甲苯掺配的油的理化电气性能与日本SAS-40油相同.通过回归正交优化实验,获得了缩合反应的最优工艺条件:催化剂用量10.05%,苯与乙醛的摩尔比8.00∶1,在回流温度下反应2.42 h.在最优工艺条件下,1,1-二苯基乙烷的收率达64.94%.  相似文献   
999.
多晶纯钛中应变率拉伸力学行为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MTS809和自行研制的中应变率材料试验机,在室温下对多晶纯钛进行了0.004~14 s-1的准静态至中应变率范围内的拉伸试验,得到了多晶纯钛的拉伸应力应变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多晶纯钛的拉伸力学行为在准静态至中应变率范围内具有明显的应变率强化效应和应变硬化效应,且有随应变率增大而逐渐明显的绝热温升软化效应.金相观察显示,拉伸变形过程中伴随孪生机制且孪晶密度随加载应变率的升高而增大.基于Johnson-Cook模型,提出了通过引入综合绝热温升软化系数Ψ来计及与应变率相关的绝热温升软化效应的修正的热粘塑性本构模型.结果表明,该模型能较好地表征多晶纯钛在本试验应变率范围内的拉伸力学行为.  相似文献   
1000.
为了研究微穿孔膜墙面吸声结构和空间吸声体的声学特性,在混响室中对8组墙面吸声体与7组空间吸声体的宽频带吸声系数进行了测量,以探讨吸声体的构造与其声学特性之间的关系.测量数据表明,微穿孔膜墙面吸声构造和空间吸声体具有良好的声学性能.该测量数据可以直接应用于实际声学工程,也可以用来与理论计算进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