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76篇
  免费   104篇
  国内免费   242篇
系统科学   117篇
丛书文集   171篇
教育与普及   192篇
理论与方法论   32篇
现状及发展   15篇
综合类   5395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28篇
  2022年   92篇
  2021年   128篇
  2020年   105篇
  2019年   141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120篇
  2016年   161篇
  2015年   194篇
  2014年   315篇
  2013年   264篇
  2012年   315篇
  2011年   364篇
  2010年   294篇
  2009年   333篇
  2008年   340篇
  2007年   342篇
  2006年   256篇
  2005年   221篇
  2004年   206篇
  2003年   230篇
  2002年   171篇
  2001年   157篇
  2000年   118篇
  1999年   101篇
  1998年   78篇
  1997年   68篇
  1996年   70篇
  1995年   77篇
  1994年   73篇
  1993年   67篇
  1992年   66篇
  1991年   61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50篇
  1988年   37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4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本文对T·P·Liu教授关于“变截面管中跨声速气流”一文的关键性引理给出一个清楚的证明,以使这篇有影响的开创性论文更加完美。  相似文献   
32.
河口地区沉积物的溯河搬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长江、南流江、钱塘江河口地区的现场观测表明,涨潮流是使沉积物溯河搬运的主要动力,而有孔虫和铁皂石则分别代表溯河搬运的“轻”、重矿物。这种海相微体化石和海相自生矿物不仅见于河口地区,而且出现在全新世沉积层中。沉积物溯河搬运的研究进一步说明了长江三角洲地区海进河床充填层序的形成和解释了全新世太湖地区的某些海侵沉积问题。  相似文献   
33.
草鱼和团头鲂的核型及其C带带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用血淋巴细胞培养制备染色体和BSG 显带枝术,研究了草鱼和团头鲂的核型和C 带带型,草鱼、团头鲂都是2n=48,均有8对中部着丝点染色体,10对亚中着丝点和6对亚端着丝点染色体,它们在核型中除第9对染色体短臂有显著差异外,其余染色体形态很为相似,在C 带带型中,大多数染色体都具着丝点C 带,但它们各有特殊的带型,差异较大,草鱼有两对不同圆颗粒状带型亚中着丝点C 带染色体,并有6对短臂全深染的端位型亚端着丝点C 带染色体,还有两对在短臂C带与随体相联的染色体.团头鲂有的在同源染色体长臂间显示对称和不对称的两种插入型C 带,次缢痕位于第9对染色体短臂上,亦为C 带染色阳性,位于缢痕的裂隙内,无端位带,并对草鱼和团头鲂不同亚科的核型特征以及它们染色体与其物种进化的关系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34.
本文研究了印度黄脊蝗(patangaSuccinctaJohansson)的染色体组型和C-带。结果表明:印度黄脊蝗的染色体数目:2n()=22+x0=23,全部为端着丝粒染色体,NF=23;核型公式:2n()=2x=23t;中期染色体绝对长度总和为71.47±0.63μm;所有染色体都具有着丝粒C-带,异染色质总量为18.76±0.11%;染色体组中最长与最短染色体之比为4.4:1,臂比大于2:1的染色体比例为零,印度黄脊蝗的核型属“IC”核型。  相似文献   
35.
比格犬柯萨奇病毒感染的报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柯萨奇B组病毒(CoxsackieBVirusesCBV)是一种人兽共患病毒。CBV引起神经系统病变时人与比格犬所表现的症状基本相似。CBV可引起全身性疾病,损伤多系统。应注意早期的诊断和治疗。CBV并非终生免疫,应注意再次感染  相似文献   
36.
本文讨论利用初等行变换求行向量组的极大线性无关组的方法,澄清一些线性代数教学用书中存在的一种模糊认识,并给出修正后的方法。  相似文献   
37.
雾豹蛛组GroupNebulosa是狼蛛科Lycosidae,豹蛛属Pardosa的分组.本文描述该组5种豹蛛,包括1新种记述,侧重在有鉴别价值的生殖器管,尤其是雄性生殖球的中突me-dianapophysis.1.大别豹蛛P.dabiensisChaietYangsp.nov.*2.查普林豹蛛P.chapini(Fox,1935),3.东方豹蛛P.oriens(Chanberlin,1924),4.苏门答腊豹蛛P.somatrana(Therel,1892),5.雾豹蛛P.nebulosa(Therel,1872).  相似文献   
38.
异精激发彭泽卿雌核发育后代染色体组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活体注射PHA法对彭泽鲫及彭泽鲫在不同外源精子刺激形成的子一代进行染色体组型分析,结果表明:彭泽鲫具166条染色体,核型组成是18对中部,17对亚中部、6对亚端部、42对端部着丝点染色体。  相似文献   
39.
长江河口海岸演变长周期波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长周期波动作为一种地貌演变现象在河口海岸地区广泛存在,在长江河口,表现为长江河口水下三角洲及长江河口拦门沙地形的波动变化。而在杭州湾北岸,它又以“侵蚀波”的形式来影响岸滩的冲淤演变,本文试图通过揭示人在的动力机制来综合分析春在典型河口海岸演变中的表现。.  相似文献   
40.
攀枝花地区水土流失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择攀枝花市部分地区的Landsat-5 TM(1988年)和Landsat-7 ETM (1999年)遥感数据,通过遥感图像信息挖掘,提取植被覆盖度、沟谷分布、土地利用现状及土壤成土母质等信息,结合地形数据等水土流失因子;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获取水土流失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对研究区水土流失的强度等级以及动态变化进行分析评价.研究表明,水土流失变化主要发生于植被覆盖不良的荒地和坡耕地上,其中坡耕地水土流失变得最严重,大部分为强度及强度以上级别水土流失区.从地貌上看,水土流失变化主要发生在低山、丘陵地区,这些地区人类活动频繁,植被破坏严重,大量开垦耕地,有利于水土流失发生.从岩类上看,半胶结砂岩、粘土岩岩组和紫红色泥岩、砂岩、页岩岩组分布区,由于多开垦为耕地,抗蚀能力弱,且多未实施保水保土措施,因此是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