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3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
根据实际施工经验和理论计算,对沟槽施工中常用的几种支护方案的优缺点、适用范围、工程造价等进行了比较,以便于今后施工中选择合适的支护方案。  相似文献   
82.
基于三重非线性理论,运用ANSYS Workbench软件,研究O形密封圈沟槽底角对密封性能的影响。在沟槽底角a分别取80°、90°和100°的条件下,仿真分析了介质压力和摩擦系数变化时O形圈的Von Mises应力和接触压力分布情况,以此为O形圈密封性能的判定依据。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初始压缩率(ε=15%)和摩擦系数(f=0.1)条件下,沟槽底角不同时O形密封圈的最大Von Mises应力和最大接触压力都随着介质压力的升高而增大,其中a=80°和a=100°时的Von Mises应力变化基本相同,且始终大于a=90°时的对应值;与其他两种沟槽底角相比,a=100°时O形圈主密封面上的最大接触压力较大,密封性能更好;在一定介质压力下,沟槽底角不同时O形密封圈在3个密封面上的最大接触压力都随着摩擦系数的增大而先降后升,但始终大于介质压力,从而可以确保其密封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83.
三元铜(Ⅱ)配合物Cu(IDA)(NBZIM)(H_2O)与DNA相互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紫外光谱法、荧光光谱法、粘度法及循环伏安法研究了三元铜(Ⅱ)配合物Cu(IDA)(NBZIM)(H_2O)(IDA=亚氨基二乙酸根,NBZIM=6-硝基苯并咪唑)与小牛胸腺DNA(CTDNA)的相互作用.紫外光谱研究表明,随着DNA的加入,配合物的紫外吸收呈现明显的减色效应,但未发生红移;荧光光谱研究发现,配合物对EB-DNA复合物的荧光有明显的淬灭作用;粘度试验中,配合物对DNA溶液的粘度未产生明显影响;电化学性质研究发现,随着DNA的加入,配合物循环伏安曲线中氧化峰和还原峰的峰电流都发生了明显的降低,但峰电势均未发生明显变化,这些试验结果表明该配合物与CT-DNA是以沟槽模式相结合的.  相似文献   
84.
张德远  李元月  韩鑫  李翔  陈华伟 《科学通报》2010,55(32):3122-3127
在对鲨鱼皮表面微米沟槽形貌进行高精度复制的同时, 实现纳米长链减阻界面的接枝合成, 是合成生物复制成形工艺应用于生物复合减阻结构高精度复制的新尝试. 以预处理的鲨鱼皮为微复制模板, 利用软刻工艺中的软模成型技术制备硅橡胶质弹性阴模板; 以水性环氧树脂与聚丙烯酰胺的接枝共聚物为基材, 对弹性阴模板进行复型翻模, 成形出一种兼具纳米长链减阻界面与逼真微米沟槽形貌的复合减阻鲨鱼皮. 复制精度分析结果表明, 该工艺可以实现生物减阻表面复杂三维微形貌的高精度复制成形. 减阻性能测试结果表明, 复合减阻鲨鱼皮具有优异的复合减阻效应, 在测试速度范围内, 最高减阻率达到24.6%.  相似文献   
85.
采用高速充液旋压-多级拉拔复合成形方法加工出了直径在6mm以下的、质量稳定的微型直齿沟槽铜管.在分析其加工成形机理的基础上,研究了加工参数对沟槽铜管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微型直齿沟槽铜管成形过程中,过大的拉拔级次压缩率会导致微型直齿沟槽铜管的轴向沟槽产生断裂或折叠,过大的圆度误差会导致微型直齿沟槽铜管表面产生皱折和凹陷;而拉拔模具入口锥角采用16°、定径区长度取4mm、出口锥角取30°、润滑条件良好及残余应力较小时,拉拔沟槽铜管表面质量更高.通过控制拉拔工艺参数和圆度误差,可获得直径在6mm以下的、质量稳定的微型直齿沟槽铜管,且内部沟槽趋于封闭,呈燕尾槽特征,有利于提高微型直齿沟槽铜管的毛细力.  相似文献   
86.
采用动量转换方法,应用格子Boltzmann模型计算流体对边界的作用力,用二维六角形的格子Boltzmann模型计算沟槽形状边界的Coutte流动,得出沟槽形状边界的阻力。计算结果显示,沟槽形状边界的阻力系数随Re数的增大而减小,其变化规律与平板边界的情况一致。  相似文献   
87.
陶素连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13(20):5796-5800,5805
犁切挤压加工的微沟槽具有很好的强化沸腾及冷凝效果。提出了热柱蒸发端微沟槽加工的实验过程,建立了犁切挤压刀具加工微沟槽的有限元模型。利用deform软件模拟犁切挤压刀具加工热柱蒸发端的正交微沟槽,分析了微沟槽的成形机理。结果表明犁切挤压深度和进给量对微沟槽表面形貌有很大的影响。在加工环状沟槽时表面形成了U形沟槽及V形沟槽。最后加工径向沟槽时表面形成了正交的中间凹陷四周隆起的微沟槽。  相似文献   
88.
采用0.35μm工艺设计制造了新型UMOS功率器件,芯片集成了数千个UMOS沟槽并使之并联,以获得高的击穿电压和大的工作电流.研究发现,沟槽深度对器件的工艺参数及其导通电阻、漏电流、阈值电压、击穿电压等电学性能都有影响,且最终影响量产中的良率.实验表明,在相同的工艺条件下,沟槽深度为1.65μm(试验范围为1.60~1.95μm)时,Φ200 mm晶片的良率可达98%以上,器件导通电阻约8.2 mΩ,源漏击穿电压稳定在34 V以上,正常工作电流可达5 A,开启电压和漏电流也稳定在要求范围内.  相似文献   
89.
付秋刚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1(10):2206-2210
为了研究重力场中不同吸液芯微热管的传热性能,选用了沟槽式和烧结式两种吸液芯的热管为研究对象,实验测量了两者在不同重力倾角时的温差、热阻和极限功率。实验结果表明:重力倾角小于15°时,沟槽管和烧结管的传热性能受重力的影响很小,重力倾角大于15°时,沟槽管的温差和热阻上升较大,极限功率下降幅度达78%,而烧结管的温差和热阻上升很小,极限功率下降幅度为31%;重力倾角为-30°时,烧结管温差、热阻和极限功率均略有上升,沟槽管则温差、热阻上升,极限功率下降;在对不同工质的研究中,发现水比乙醇和丙酮在有重力影响下更适合作为热管工质。  相似文献   
90.
基于分子动力学,利用LAMMPS和OVITO软件对单晶硅纳米切削过程进行模拟,研究了V形微沟槽结构对金刚石刀具切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金刚石刀具后刀面构建一定深度的V形微沟槽能够减少工件亚表面损伤,同时也对工件加工质量及刀具抗磨损性能产生了明显影响,当微沟槽深度为0.75 nm时,金刚石刀具切削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