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1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42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73篇
教育与普及   20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00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95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刘宁  刘铸 《科技信息》2007,(9):28-28,155
本文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硅源,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胺(CTAB)为模板剂,用传统的水热合成法合成介孔分子筛MCM-48,探索模板剂、水、氢氧化钠等不同因素对合成MCM-48介孔分子筛的影响。在较低模板剂用量的条件下,合成了介孔分子筛,用XRD对MCM-48介孔分子筛进行了结构表征。  相似文献   
52.
合成了烯土金属富勒烯配合物C60[La(Gly)2]2(ClO4)6,并用IR、UV-VIS、元素分析等手段对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取代反应,C60和La(Gly)4Im(ClO4)3可以生成η^2-形式的稀土金属C60配合物,最后,我们给出了该配合物的可能结构。  相似文献   
53.
纳米碳酸钙材料的工业合成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对目前工业上生产纳米碳酸钙的方法作了较为详细的综述。对一步碳化法、两步碳化法、多段喷雾碳化法、旋转填充床碳化反应器碳化技术制备链形、纺锤形、球形、立方形等不同形状的纳米碳酸钙材料的方法进行了比较和总结。  相似文献   
54.
本文采用人工快速碳化和压汞测孔的试验方法,对不同水灰比、不同减水剂的水泥砂浆试样进行碳化深度和孔结构测定;据此,对碳化深度与孔结构参数的关系进行了定性分析和数理统计分析,发现孔形参数,即管形孔含量对水泥石的碳化性能影响很大,以总孔含量和管形孔含量为自变量,碳化深度为因变量建立的回归方程具有较高的相关系数。  相似文献   
55.
概要介绍国内外混凝土碳化及钢筋锈蚀研究的现状,并对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6.
本文通过对PAN预氧化纤维在碳化过程中的热裂解反应机理的分析,采用了以600℃为分界点的两段碳化工艺。对有关分段碳化的温度、碳化时间、张力及保护气氛等对最终碳纤维的力学性能的影响,作了较详细的研究。  相似文献   
57.
介绍了回弹仪检测混凝土强度的仪器、原理和方法,以及影响检测强度值的因素,提供了无损检测最广泛、最简便、准确的测定混凝土强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58.
研究了掺量分别为40%、50%的大掺量粉煤灰和矿渣(单掺和双掺)混凝土的碳化性能,并分别改变粉煤灰与矿渣间的比例关系,并对各组试块进行国标GBJ82-85快速碳化试验,对所得数据进行正交处理及回归分析,总结出粉煤灰掺量及比例对碳化深度的影响系数k,为进一步完善碳化深度预测的数学模型提供一个影响因素的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59.
采用水热法制备硅基介孔分子筛材料,较系统地考察了合成条件对其结构的影响,并利用N2吸附、透射电镜(TEM)等手段进行了表征.研究发现,随着晶化温度的升高,硅基介孔分子筛材料的平均孔径在逐渐增大,而比表面先增大后减小,100℃晶化时比表面最大(905.60 m2/g);随着晶化时间的延长,样品的平均孔径先增大后减小,比表面却正好相反,晶化1 d时比表面是905.60 m2/g,晶化3 d时比表面降为788.91m2/g;随着焙烧温度的升高比表面和孔径均减小,表明高温下焙烧易导致介孔结构的塌陷.  相似文献   
60.
循环法制备高纯碳酸钙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电子陶瓷工业用高纯碳酸钙。方法以工业碳酸钙为原料,采用改进的氢氧化物沉淀法,经过煅烧、浸出、沉淀、碳化等步骤制备高纯碳酸钙,并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电位滴定法对杂质进行了分析,用粒度分析仪对产品粒度分布进行了测定。结果得到一条循环法生产高纯碳酸钙的优化工艺路线,该工艺过程如下:原料经煅烧后与氯化铵反应,加入沉淀剂过滤,除去杂质;将前工序煅烧时产生的CO2气体通入过滤后的滤液中,进行碳化反应;生成物经过滤干燥后即得到高纯碳酸钙;滤液循环使用。结论浸出温度,浸出时间,pH,pH调节试剂,碳化温度,洗涤水温等对产品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