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5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5篇
系统科学   7篇
丛书文集   11篇
教育与普及   21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现状及发展   15篇
综合类   44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71.
在参考城市水系结构连通性评价的基础上,对其指标进行筛选,从水系连通的驱动因素和水力效果出发,增加了水系水力连通性评价的内容,选用河频率、河网密度、水系连通度、区域水流动势及河道输水能力等评价指标构建了区域尺度下的城市水系连通性评价体系。淮安区城区水系的应用实例表明,城市水系连通性评价体系能够综合地反映城市水系连通状况。  相似文献   
472.
利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通过2549组水槽泥沙实验数据,建立包含水力与泥沙影响因子在一定组合形式下的水流挟沙力公式,并采用2850组天然河道的实测资料对建立的水流挟沙力公式进行分析验证,证实流速是挟沙力的重要影响因素,泥沙因子也不能忽视.然后比较分析水力坡度在挟沙力研究中的优劣,进一步分析水流挟沙力公式的简化形式,指出...  相似文献   
473.
北京平原地下水流数值模拟情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非稳定流模型(1995~2014年)基础上设计5个情景:现状(A)、回灌(B)、沉降中心停采(C)、沉降中心部分减采(D)及不同沉降中心不同减采比例(E),对北京平原2015~2030年地下水可持续利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现状条件下,由于连续干旱及应急水源地的投入运行,北京平原地下水储存量被持续大量消耗,地下水位快速下降;(2)预测期内平均来说,A和B分别消耗1.16×108、0.28×108m3/a的地下水储存量,而C、D、E储存量分别恢复3.52×108、1.18×108、2.83×10~8m~3/a;(3)设计合理情景F:5区(八仙庄)、6区(天竺)和7区(王四营)的工业和城市生活用水分别减采0.51×108、0.12×108、1.76×108m3,总开采量19.28×10~8m~3,F是北京平原未来应采取的最优开采情景。  相似文献   
474.
河道汇流口水力特性对鱼类栖息地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河道水流增量法(IFIM)研究了交汇河口汇流比、汇流口下游弗劳德数及汇流口下游宽深比这3个主要水力控制因素对鲤科鱼类及平鳍鳅科鱼类栖息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交汇河口,水力条件的变化对鲤科鱼类及平鳍鳅科鱼类适宜栖息地分布影响不大;随着汇流比增大,加权可用面积(WUA)逐渐减小;随着汇流口下游弗劳德数增大,WUA迅速减小;随着汇流口下游宽深比增大,WUA逐渐增大,且增幅很小、WIM可以给出鱼类适宜栖息地面积与各水力控制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可为河流管理与决策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475.
河道三维错层的水流泥沙数学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垂向坐标变换,结合水平有限元、垂向有限差分的分层方法建立了河道拟三维水流泥沙数学模型.对过流断面变化剧烈的河段提出了错层计算方法,弥补了同层网格垂向落差较大的分层模型缺陷.利用水流泥沙理论解对模型计算结果进行了验证.采用该模型对海河下游河段穿河隧道施工过程中主体隧道悬浮于主流区时的水流泥沙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流速模拟结果与半理论半经验公式估算结果基本一致,为明渠流和河道中悬浮建筑物下压力流的混合计算提供了一种新的计算方法,拓展了三维分层水流泥沙数学模型的应用空间.  相似文献   
476.
钟形进水流道蜗形吸水室的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完善钟形进水流道蜗形吸水室的设计方法,分别采用Vu=const、Vur=const两种方法设计了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某泵站钟形进水流道的蜗形吸水室,并基于Reynolds平均的Navier-Stokes方程和标准的k-ε紊流模型,用SIMPLEC算法数值模拟了两种吸水室的内部流场,在流场数值模拟的基础上对上述两种设计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上述两种不同的设计方法形成的蜗形吸水室速度场和出口速度均匀度差别较小,综合考虑设计繁简度,采用Vu=const的设计方法稍好一些.  相似文献   
477.
基于多任务Windows操作系统的线程和事件机制,利用Windows系统API函数创建多个线程,并对共享内存式的多个线程运行互斥与同步实行统一管理,从而实现了河网水流的多线程并行计算.测试结果表明,采用与CPU内核数相同的线程数进行并行计算,可以达到最佳的并行计算效果.  相似文献   
478.
479.
为定量化研究水动力对鄱阳湖撮箕湖水体中蓝藻生长的影响,该文采用灭菌撮箕湖原水在光照培养箱中控温、控光的无菌条件下,使用自制有机玻璃环形槽进行水体流速控制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撮箕湖原水培养液中微囊藻的生长随水流速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当水流速度为45 cm·s-1时最有利于微囊藻的生长,微囊藻最大比生长速率...  相似文献   
480.
一维水流方程中曼宁糙率的参数辨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参数辨识理论对一维水流方程中曼宁糙率的计算方法进行理论推导,建立一个求解曼宁糙率的最优模型;根据边界点观测值应用最速下降法,可得与实测资料相吻合的曼宁糙率最优解。此方法具有普遍适用性和准确性,使河道及其冲淤变化数值模拟计算更为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