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53篇
  免费   185篇
  国内免费   490篇
系统科学   202篇
丛书文集   272篇
教育与普及   220篇
理论与方法论   27篇
现状及发展   63篇
综合类   6044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61篇
  2022年   115篇
  2021年   124篇
  2020年   129篇
  2019年   108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103篇
  2016年   117篇
  2015年   167篇
  2014年   282篇
  2013年   241篇
  2012年   292篇
  2011年   298篇
  2010年   299篇
  2009年   320篇
  2008年   412篇
  2007年   387篇
  2006年   287篇
  2005年   260篇
  2004年   205篇
  2003年   268篇
  2002年   216篇
  2001年   220篇
  2000年   163篇
  1999年   185篇
  1998年   183篇
  1997年   153篇
  1996年   173篇
  1995年   139篇
  1994年   128篇
  1993年   120篇
  1992年   101篇
  1991年   104篇
  1990年   87篇
  1989年   61篇
  1988年   53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以菲醌为原料合成了标题化合物,通过IR和1H 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氢谱分析表明,亚甲基二氢核构成了AB二级谱自旋体系,这主要是由于孤立亚甲基的2个氢是化学不等价造成的.通过Chem3D程序模拟得到了标题化合物的能量最优化立体结构.  相似文献   
52.
从扩散运动的不规则力出发 ,指出了泰勒理论导致扩散运动中粒子动能平均值发散的根源 ,从而提出了解决此问题的一种新的理论模型—即粒子碰撞前速度与碰撞中速度的变化量不应是完全独立的概率变量 .  相似文献   
53.
周立幸 《科学通报》1995,40(16):1532-1532
氢在氧化锌上的吸附,一直是一个颇受注意的课题.Dent等曾用红外和H_2-D_2交换及BET方法研究了他们的动力学过程及机理.他们发现当氢在氧化锌上吸附时有两个类型:第一类是快速可逆吸附;第二类是慢速不可逆吸附.Fubini等则用微量量热计研究了氢在氧化锌上的吸附动力学.他们指出,第二类吸附可能是由于氢慢慢向氧化锌体相扩散所引起的.我们在高灵敏的Calve微量量热计上分别用连续进样法和脉冲进样法对氢在氧化锌上的吸附进行了仔细研究.所用试样是由纯  相似文献   
54.
扩散过程样本的Holder连续性及其应用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本文讨论扩散过程样本的Holder连续性,在局部Lipschitz条件下,我们证明了扩散过程样本类似于Brown运动样本一样的Holder连续性,进一步,我们还了扩散过程样本的象与图集的Hausdroff维数。  相似文献   
55.
用Bouvealt-Blane法将香芹酮还原成二氢香芹醇。在反应混和物中添加碱土金属的中性盐可抑制焦油的生成,提高产率。本文就碱土金属盐的种类及其用量、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还原产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选出了较好的反应条件,使香芹酮的转化率提高到66.3%。  相似文献   
56.
57.
钒是我国重要的战略金属资源,广泛应用于钢铁、化工、航空航天等领域。钒渣作为我国最重要的含钒原料,其钙化提钒及锰化提钒工艺在钒的高效分离、尾渣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优势显著,但焙烧过程中钒酸钙和钒酸锰始终共存。两种钒酸盐的生成机理及钒与钙、锰反应能力的差异是两种提钒工艺的基本问题和共性问题,这对充实提钒基础理论和促进提钒工艺优化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基于扩散偶研究方法,通过制备氧化钙–氧化钒和二氧化锰–氧化钒扩散偶,并在不同时间恒温焙烧,比较研究了钙、锰与钒组元固相反应的界面扩散行为差异;阐明了钒酸钙和钒酸锰的生成机理;进一步基于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分析研究并计算了扩散产物和扩散系数随焙烧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焙烧时间的延长,氧化钙–氧化钒、二氧化锰–氧化钒两组扩散反应逐渐进行。氧化钙–氧化钒扩散偶中钙和钒的分布区域边界始终清晰。而对于二氧化锰–氧化钒扩散偶而言,随着恒温焙烧时间的延长,二氧化锰逐渐分解生成三氧化二锰,钒组元能扩散到三氧化二锰内部,但仅有部分钒与锰反应形成扩散产物层。氧化钙–氧化钒、二氧化锰–氧化钒扩散偶的界面反应产物分别是偏钒酸钙和偏钒酸锰。恒温焙烧16 h后,产物厚度分别为39.85和32.13 μm,且由于组元扩散反应能力的限制,两个扩散偶均达到反应平衡。相同恒温焙烧时间内,氧化钙–氧化钒扩散偶的扩散系数略高于二氧化锰–氧化钒扩散偶,这说明钒与钙的扩散反应比钒与锰的扩散反应更易进行。  相似文献   
58.
贮氢合金的开发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郑元庆  余守志 《河南科学》1998,16(4):422-428
贮氢合金是近年来开发的一类新型高性能材料。本文介绍了贮氢合金的开发和研究的最新进展,论述了它在氢的提纯、热泵、空调、压缩机和镍—氢化物电池等高技术领域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9.
船运散装液体化学品溢漏扩散形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船运液体化学品的性质及其介质因素,将其溢漏后主要运动形式分成五类,给出部分扩散形式一般数学模型。为船运散装液体化学品溢漏事故应急及处理损害赔偿事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0.
大连湾潮流和潮位的数值计算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根据浅水潮波理论,采用ADI法、开边界强迫水位和二维信息控制计算大连湾M2分潮流场。结果与实测资料吻合较好且缩短了计算时间,为液体化学品污染扩散数值计算提供了流场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