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99篇
  免费   107篇
  国内免费   161篇
系统科学   73篇
丛书文集   176篇
教育与普及   262篇
理论与方法论   53篇
现状及发展   25篇
综合类   3578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107篇
  2014年   208篇
  2013年   187篇
  2012年   218篇
  2011年   226篇
  2010年   237篇
  2009年   255篇
  2008年   249篇
  2007年   277篇
  2006年   191篇
  2005年   191篇
  2004年   144篇
  2003年   137篇
  2002年   116篇
  2001年   111篇
  2000年   93篇
  1999年   93篇
  1998年   84篇
  1997年   93篇
  1996年   88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铁铝原子在金属间化合物形成中的扩散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采用铁铝扩散偶,研究铁铝原子在化合反应中的扩散和金属间化合物的形成机理,扩散偶在铁铝低共熔反应温度上下进行热处理,结果表明,扩散偶在低于共熔反应温度处理时,在扩散偶铁-铝界面铁的一侧,通过铝原子的扩散,形成了富铝相金属间化合物FeAl2;而在高于共熔反应温度处理时,则在铁-铝界面上,通过铁、铝原子的互扩散形成了金属间化合物Fe3Al5,并随时间向两旁生长,两种化合物均为多孔体。研究发现铁、铝原子的  相似文献   
42.
五甲基茂基三苄氧基钛/MAO合成间规聚苯乙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比较茂基三苄氧基钛[CpTi(OBz)3]/MAO和五甲基茂基三苄氧基钛[Cp*Ti(OBz)3]/MAO两种均相催化体系的苯乙烯间规聚合;发现由于Cp*Ti(OBz)3主配体茂基上取代甲基的供电子效应,Cp*Ti(OBz)3/MAO催化体系有较强的热稳定性和较高的催化活性,在较高的温度下(70℃)仍然能够合成粘均相对分子质量高达3.0×105的间规聚苯乙烯(sPS);研究了聚合温度、催化剂浓度和苯乙烯浓度对Cp*Ti(OBz)3/MAO体系催化苯乙烯间规聚合的影响,最佳聚合条件为:聚合温度70℃、催化剂浓度1.04×10-4mol/L、m(Al)/m(Ti)为830、c(苯乙烯)>4.32mol/L.聚合反应产物用沸丁酮抽提8h,不溶部分sPS用GPC,13CNMR,FTIR,WAXD和DSC等方法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43.
对化学法清洗硅片过程中消除颗粒的机理作了定量的探讨。颗粒的清除是由于化学蚀刻和颗粒与表面排斥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首次提出了最浅蚀刻深度和最小蚀刻速度的概念。最浅蚀刻深度可通过颗粒与表面间作用能的关系进行计算。是小蚀刻速度则可通过蚀刻侧形进行计算。研究结果对于优化化学法清洗过程和设计高性能清洗液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4.
孙诒让的《墨子间诂》被王焕镳誉之为“墨学研究中的旷代之作”,又被罗检秋称为“墨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继承吸取了20世纪以前墨学研究的成果,基本恢复了《墨子》文本的真实面目,为墨学思想的研究和现代价值的挖掘铺平了道路,扫清了障碍,促进五四时期墨学科学价值的被发现和平民学说、逻辑价值的确立,以至引来20世纪30至60年代墨学研究的全面丰收,最终促成墨学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45.
提出了利用Mahalanobis距离进行人脸表情识别的方法.首先将待分类的图像样本集进行坐标变换,使得变换以后类间离散度尽可能大而类内离散度尽可能小,即使变换以后的Fisher准则函数取得极大值,在新的坐标下求每个待分类样本到各类均值向量的Mahalanobis距离,从而将待分类的样本归到Mahalanobis距离最小的类中去,通过实验得到了平均80.25%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46.
PIA法制备MMCs骨架工艺及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综述了有机前驱体浸渍烧蚀法(PIA)制备金属基复合材料(MMCs)用金属间化合物或陶瓷网络结构预制体的工艺过程及技术方法,分析了其制备工艺特点,指出。PIA法是目前制备MMCs最方便有效的方法。并论述了工艺进展的情况,展望了其发展前景,提出下一步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7.
氢分压对种间氢转移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厌氧消化的产氢产乙酸阶段,从反应动力学来看,在标准生理状态下的ΔG°′均为正值,表明丙酸丁酸以及乙醇的产氢产乙酸是不能进行的。然而,在产甲烷的作用下,通过产氢产乙酸菌和产甲烷菌间的种间氢转移,体系中的氢分压大为降低,使整个消化过程得以顺利进行。文章以产氢产乙酸作用和产甲烷作用的热力学反应为基础,分别导出它们的自由能与氢分压的关系,分析了氢分压对种间氢转移的影响,得出两类菌群间种间氢转移的理论氢分压范围。进而引入细胞代谢最小能量子概念,对理论氢分压进行修正,得出沼气发酵适宜的理论氢分压范围和最佳氢分压。  相似文献   
48.
以解决生产中所遇到的问题为出发点,理论结合实际,详尽地介绍了两种查找变压器绕组股间短路点位置的方法(股间直流电阻法和漏磁测量法),具有极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49.
探讨在flash中用ActionScript代码来进行动画补间的方法。介绍几种函数插值的动画补间,最后讨论使用函数插值的一般方法。  相似文献   
50.
门限回归模型预测粤中西部冬春气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门限自回归模型和混合门限回归模型对广东省中西部的冬春季平均气温做预测.选取北半球500 hPa高度场和太平洋海温场的分区分季节的多个气候背景场的前若干个主分量作为因子(共1792个),这些因子包含着气候背景场的主要信息,通过对预报量和预报因子群的相关筛选,选取相关系数最大的因子建立混合门限非线性回归模型.并初步探讨了气候背景场对预报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合门限回归模型优于门限自回归模型;前者能较好地拟合冬春气温序列,预报效果较理想.粤中西部冬季气温场与东北半球南部3-4月高度场第5个主模态相关最密切,当3-4月500 hPa高度场东亚大陆为低槽控制,日本海太平洋附近为高压脊,有利于当年冬季气温偏低;春季气温场则与北半球冬季500 hPa高度场第8个主模态相关密切,当冬季500 hPa高度场乌拉尔山附近地区为明显的阻塞高压形势,有利于次年春季气温偏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