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3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0篇
系统科学   6篇
丛书文集   20篇
教育与普及   13篇
理论与方法论   5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58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71.
喷射方向对喷雾冷却换热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池内膜态沸腾为基础,将喷雾颗粒的冲击作为一种扰动,建立了喷雾冷却模型·模型中考虑了水流密度、喷雾水滴的大小、冲击力的影响·分析认为喷射方向上水膜厚度的差异是喷射方向影响铸坯表面传热系数的主要因素·将水膜厚度因素引入该模型中,进而计算分析出喷射方向对传热系数的影响状况·计算结果认为,在低水流密度下,90°处喷雾传热系数最大,其他喷射角度的传热系数大致以90°处对称·在高水流密度下,随喷射角度增加而显著增加·该理论分析结果与已有研究结果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72.
麻黄生物碱类化合物电喷雾电离质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电喷雾离子阱质谱(ESI-MS)法,研究了麻黄生物碱类化合物的质谱行为及分子结构与裂解规律间的关系.样品通过直接进样,进行一级质谱正负离子全扫描(扫描范围m/z:50~800)和选择性离子二级质谱分析(扫描范围m/z:50~200).流动相:甲醇一水(50:50V/V),流速:0.2mL/min,离子源喷雾电压:4.5kV;毛细管温度:200℃,鞘气流速:40个单位.结果显示,该类化合物在电喷雾电离一级质谱中易得到质子产生正离子,并有部分自发丢失小分子H20的碎片产生.应用碰撞诱导解离(CID)技术得到的二级质谱显示,麻黄生物碱侧链氮原子比较活跃,质谱碰撞容易失去连接在N原子上的取代基团,特征性丢失为CH2、CH4、NH4、NH2等中性碎片.一级、二级质谱图适宜作为麻黄生物碱提取物特征图谱,实验结果可应用于麻黄生物碱类化合物的结构分析研究,并为麻黄药材有效成分的鉴定提供了一种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73.
针对压燃式发动机中碳烟演化过程难以被实验准确捕捉的问题,研究了高温高压环境中正十二烷喷雾燃烧焰中碳烟瞬态生成特性及动力学行为,在实验方面,应用消光辐射联合技术以及燃烧成像测速技术,同步获得高温高压环境中单孔喷油器正十二烷喷雾燃烧火焰中的碳烟体积分数、碳烟温度和碳烟速度场的瞬态分布;数值计算方面,基于OpenFOAM环境,发展欧拉喷雾模型和非稳态火焰面进度变量湍流燃烧模型的耦合模型,喷雾燃烧过程的数值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有高度的一致性。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参考工况,低喷油压力工况火焰浮起长度更短,碳烟在当量比Φ>2区间驻留时间更长,推动了碳烟的生成,碳烟峰值质量增加了80%;高温环境工况碳烟在当量比Φ>2区间驻留时间没有明显差异,但更短的火焰浮起长度使得燃料在更高的当量比开始燃烧,导致其碳烟峰值质量增加了88%;富氧工况的燃烧温度最高,碳烟粒子运动速度增大,使得碳烟在当量比Φ>2区间驻留时间明显减少,同时火焰内部当量比较小,因而碳烟峰值质量减少了42%。  相似文献   
74.
异常高压致密气藏压力系数高、孔隙结构及渗流机理复杂,相渗曲线随压力发生改变,导致利用常规相渗曲线的测试结果已不能正确反映地层条件下的气水渗流规律,预测的开发指标好于实际生产的结果。因此,需要研究地层条件下的相渗曲线,探讨异常高压致密气藏两相渗流规律。结合气藏高温、高压的特性,研制了异常高压致密气藏岩心驱替装置(120 MPa、150℃),回归了36块岩心归一化的岩心相渗端点与压力的关系,建立了异常高压致密气藏两相渗流数学模型及数值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在异常高压条件下,束缚水饱和度降低,流动阻力增大,采收率降低,开发效果变差。  相似文献   
75.
为阐明四溴双酚A(TBBPA)的内分泌干扰机制,构建了电喷雾质谱法研究四溴双酚A和甲状腺素运载蛋白(TTR)的相互作用,考察了电喷雾离子源条件对TTR蛋白和TTR蛋白质复合物多电荷峰的影响,证明了电喷雾质谱是研究蛋白质多聚体和蛋白质复合物的有力工具.结果表明:在温和的电喷雾电离条件下,四溴双酚A和TTR蛋白可形成稳定的摩尔比为1︰1和2︰1复合物,影响TTR蛋白和天然底物甲状腺素(T4)的结合,干扰甲状腺素在生物体内的正常运输和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76.
声波与其他方法联合作用脱除细颗粒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声波团聚可作为一种有效降低可吸入颗粒物污染的预处理措施.针对现有声源条件下,单一的声波团聚作用对细颗粒物的清除效率较低且能耗较大的缺点,分析采用声波团聚联合其他方法共同作用来高效脱除细颗粒物.分别阐述种子颗粒、喷雾、蒸汽相变联合声波团聚作用的团聚机理及实验装置,具体分析了3种联合作用提高声波团聚效率的理论依据及影响因素,对比了3种联合作用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丰富了声波团聚理论,并彰显了联合声波团聚的优势.此外,提出联合声波团聚的研究方向,为高效脱除细颗粒物、降低环境污染提供了更好的途径.  相似文献   
77.
离散油滴模型(DDM)和拉格朗日油滴-欧拉气体(LDEF)算法的喷雾数值模拟对网格具有很强的依赖性.对某非对称三喷孔喷嘴的喷雾过程进行了网格参数适用性研究,分析了网格依赖性的来源,探讨了网格形式以及径向、轴向、周向网格尺寸变化对喷雾的影响,与实验数据对比了喷雾形态和贯穿距离,并研究了对索特直径的影响.分析了不同网格长宽比的影响.结果表明,非对称三喷孔喷嘴的喷雾数值仿真中,极坐标类型的网格具有更好的适用性.随着网格尺寸减小,贯穿距离和索特直径基本都呈现增大的趋势,但径向尺寸对贯穿距离的影响稍大于轴向尺寸.网格尺寸和长宽比存在一个最优值使得模拟的贯穿距离与实验值拟合得最好.  相似文献   
78.
<正>本研究用拟除虫菊脂(2.5%溴氰菊脂及20%杀灭菊脂)对松林内常见的6种马尾松毛虫天敌进行了室内毒性测定。试验结果表明:20%杀灭菊脂(40,100ppm)对异色瓢虫幼虫、成虫有较高接触毒性,但对蠋敌若虫、成虫及黑大蚁的接触毒性较低,且均低于80%敌敌畏(200,400ppm)。两种菊脂的常量喷雾对天敌有较高毒性,而超低容量喷雾除对龟纹瓢虫、寄蝇外毒性均较低。两种菊脂对黑大蚁及异色瓢虫3龄幼虫的选择性比值远小于1,说明它们对马尾松毛虫4龄幼虫具有高毒性,而对黑大蚁及异色瓢虫幼虫则相对较安全(LC_(50)毒性相差13.6~75.1倍; LC_(90)毒性相差62.8~164.7倍)。  相似文献   
79.
静电喷雾研究与应用综述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综述了静电喷雾研究与应用现状,主要就液体雾化、雾滴充电、荷电雾滴输运流场及才滴在目标物上的沉积性能等几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了回顾。  相似文献   
80.
静电喷雾研究与应用综述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综述了静电喷雾研究与应用现状,主要就液体雾化、雾滴充电、荷电雾滴输运流场及雾滴在目标物上的沉积性能等几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了回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