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5篇
丛书文集   9篇
教育与普及   30篇
理论与方法论   8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25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周先意 《科学通报》1988,33(18):1384-1384
在最近发现的高温氧化物超导体Sr-La—Cu-O、Ba-La-Cu-O系统中,由电阻-温度关系测量观察到,在相同的热处理条件下,随组分x的变化,发生半导体-金属相变。有人认为,发生相变的原因,在于电荷密度波出现能隙。因此,从不同的侧面研究高温氧化物超导体中发生半导体-金属相变的起因,以及它与高温超导电性的关联,是当前重要研究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73.
离子注入生物样品的正电子湮没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云豆作为生物样品,测量了正电子湮没的寿命谱。比较了低能氮离子注入和未经氮离子注入的云豆样品的正电子湮没寿命谱,发现τ3有差异,说明氮离子注入到生物样品的影响深度可达到200μm左右。由τ3和I3可知在生物样品中的正电子湮没过程中,大约有1/5正电子将形成正电子素P3。  相似文献   
74.
王文清 《科学通报》1992,37(11):1053-1053
为什么蛋白质仅由L氨基酸构成,这个问题至今困扰着科学家。1957年发现,弱核力不保持宇称。受弱作用力支配的最熟悉的效应是放射性衰变中β射线的产生。β射线实际上是高能电子或它们的反物质正电子。这些粒子有着固有的自旋,因此当它们沿自旋轴方向移动,或者逆自旋轴方向移动时,被  相似文献   
75.
研究了Bi系2223单相超导材料表面和内部的正电子寿命谱,利用三态捕获模型对材料的本征寿命和缺陷分布作了估算,讨论了湮没过程的物理机制以及和材料结构特征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76.
利用现有GSI-FRS实验测量的300、500、750、1000和1500 MeV/u 56Fe+p散裂反应产物的结果,分析了正电子放射核在散裂反应中产额随入射能量的变化关系.对正电子放射核的半衰期按照时间量级分类统计表明,半衰期在分钟以上的正电子放射核的总截面的总截面随系统能量在50~70mb之间,所有产生的正电子放射核的截面随反应系统能量变化较小,保持在103mb附近.对一些正电子放射核的截面分析表明它们随入射能量指数变化.这对于当前质子和重离子治疗中利用正电子放射核进行实时正电子监测成像研究具有意义.  相似文献   
77.
银河系奥秘     
从它致密的中心到它稀疏的外围,我们对银河系还有太多的东西不了解。科学发展到今天,你或许会认为我们所在的星系——银河系已经没有什么奥秘可言了,但你错了,因为从它致密的中心到它稀疏的外围,我们对银河系还有太多东西不了解。惊人的是,其中一些奥秘之所以产生,纯粹是因为它们就站在我们的宇宙家门口。例如,地球所在的位置使得我们在地面难以说清银河系的旋臂究竟在哪里,甚至就连银河系到底有多少条旋臂也不清楚。我们对于那些遥远星系的了解,反而比自己所在的星系多得多。为了查明地球的真正形状,地理学家们曾奔赴全球  相似文献   
78.
正电子湮没谱学研究了水热处理时间及温度对N4HNaY沸石的影响,了NH4NaY沸石分子筛在700℃经不同的水热处理时间和在不同温度下水热自理1h后的正电子寿命谱,所有谱中都出现了5个寿命分量,其第中5寿命及其强度与生成二次孔的大小和数量相关。  相似文献   
79.
80.
通过理论分析,建立了激光等离子体加速电子与固体靶相互作用产生相对论正电子的物理模型,以及Geant4模拟程序.以100 Me V量级的激光等离子体加速电子束参数为输入,模拟研究了不同靶材和靶厚条件下正电子束的产额、能量、角分布等主要物理参数.结果表明:金靶和钽靶是较优秀的电子—正电子转换靶材;对于相同的金属靶材面密度,正电子产额与原子序数Z的四次方成正比,与原子质量数A的平方成反比,即Ne+∝(Z2/A)2;对于不同的靶材,正电子产额有Ne+∝d2,其中d为靶材厚度,但仍存在一个最佳靶厚度.与利用拍瓦、皮秒激光束与固体靶相互作用产生正电子束的方案相比,利用本方案有望获得更高能量以及更小角发散的相对论正电子束,其流强可达107/sho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