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9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6篇
系统科学   7篇
丛书文集   41篇
教育与普及   40篇
理论与方法论   13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788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881.
混凝土面板是面板堆石坝中最重要的防渗结构,保障着整个坝体的防渗安全,混凝土面板裂缝的出现对坝体防渗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基于夕昌水库混凝土面板防渗系统的实施经验,对混凝土面板在阻裂减渗设计、接缝止水、补裂措施、养护、监测处理等方面的一整套防渗措施及面板混凝土中采用新型阻裂减渗剂和新型裂缝处理材料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为提高本工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整体防渗能力,也为今后同类型工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82.
本文以聚乳酸(PLA)、碳酸钙改性聚乙烯(CCF-PE)和聚乙烯(PE)塑料农膜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户外自然暴露法进行老化与降解,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扫描电子显微镜等表征手段,对三类典型塑料农膜的结构和性能进行分析检测,研究其在水环境中180 d的自然老化与降解行为.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延长,PLA和CCF-PE农膜的质量损耗率在实验前两个月增幅较快,而后上升趋势有所减缓,但PE农膜则一直保持平缓上升状态;三类塑料农膜在降解过程中存在水质有机污染和微纳塑料污染风险上升的趋势;三类塑料农膜断裂伸长率和拉伸强度均呈下降趋势,经过180 d老化与降解后,力学性能依次为PE农膜>PLA农膜>CCF-PE农膜;三类塑料农膜原始表面平整光滑,无孔洞和裂纹,但经过180 d老化与降解后,PLA和PE农膜表面出现裂纹,CCF-PE农膜表面出现孔洞;三类塑料农膜特征峰的强度均有所降低,表明其分子链发生断裂,分子量下降;PLA农膜主要发生的是光降解,CCF-PE农膜的CO■特征峰大幅度减弱,PE农膜中—CH2参与氧化反应.  相似文献   
883.
聚氯乙烯淋水填料老化机制的研究对于开发新型淋水填料和预测填料的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使用分子模拟研究方法分析聚氯乙烯淋水填料老化过程中,分子链降解和无机增强粒子含量变化对材料断裂应力、断裂应变和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影响规律.研究证实分子链长的变化对淋水填料的断裂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制备抗老化的淋水填料需要选择不易降解的聚合物材料或者在使用过程中尽量避免分子链的断裂.  相似文献   
884.
为研究长期温湿度交替变化对胶合木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改进ASTM D1037老化方法,开展了落叶松层胶板试件0、3、6次干湿交替的多组老化试验,分析了干湿交替次数对胶合木宏观表征、微观形态、材料密度、顺纹抗压、顺纹抗拉、抗弯及胶层剪切强度等指标的影响. 结果表明,试件各项强度指标在干湿交替后均有明显下降;随干湿交替次数增加,试件各项强度指标降幅增加;6次干湿交替后,顺纹抗压、顺纹抗拉、抗弯和胶层剪切强度的降幅依次递增,各指标较0次干湿交替试件分别下降26.75%、29.64%、33.57%和40%;与初始裂缝相比,干湿交替对抗弯强度值影响更为显著;干湿交替次数与不同强度的关系均可采用幂函数拟合;基于交替次数与时间对应关系,分别建立了落叶松胶合木顺纹抗压、顺纹抗拉、抗弯及胶层剪切强度的时变模型.  相似文献   
885.
介绍了一种基于甲酸铜高温分解反应的纳米铜无压烧结工艺,旨在解决现有铜烧结技术中铜易氧化且需要辅助压力的问题。通过甲酸溶液对纳米铜颗粒(Cu NPs)进行预处理,生成致密的甲酸铜膜,经烧结后最终形成Cu-Cu接头。接头烧结质量试验表明,甲酸反应时间10 min、聚乙二醇(PEG)溶剂、0.048 mm砂纸打磨基材表面以及5℃/min的升温速率为最优烧结条件。在该条件下,实现了纳米铜无压烧结,制备的接头剪切强度可达16.18 MPa,电阻率低至570μΩ/m。经过200 h高温老化实验,接头的剪切强度仍可达到9.38 MPa,验证了该烧结工艺的可靠性。文中所提出的工艺为实现第三代半导体芯片的可靠互联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886.
养老机构室外环境作为一种康复性景观,能够帮助老年人保持身心健康,进而提升机构的社会及经济效益。研究以延安市八一敬老院为例,从养老机构室外环境的功能意义出发,通过对老年人身心需求的探讨,并结合景观设计学、环境行为学和园艺疗法等相关理论知识,从规划设计层面提出养老机构室外环境适老化设计的方法,以期对未来此类项目的理论研究及实践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87.
对一款商用镍钴铝(LiNi0.8Co0.15Al0.05O2, NCA)/石墨锂电池进行固定节点老化实验,结合差分电压分析方法和电化学阻抗谱分析方法辨识出全生命周期内的老化模式,通过观察微观形貌对老化机理进行验证. 分析结果表明,该锂电池容量衰减过程存在2个阶段:第1阶段容量衰减较慢,该阶段的老化模式主要以负极活性材料损失和锂离子损失为主;第2阶段容量衰减剧烈,这是由于负极表面发生了析锂,直接消耗大量可循环锂造成锂离子损失增加,之后金属锂与电解液反应形成钝化层,增加电极在脱嵌锂过程中的机械应力,使得电极活性材料损失增加. 析锂副反应造成了容量“跳水”现象,后续钝化层的形成导致的活性材料损失加剧和析锂副反应的持续发生则是老化第2阶段容量快速衰减的原因.  相似文献   
888.
许多作物种子含糖量及其他营养成份随老化而降低,从而影响品质和植株生长。本研究旨在探讨种子贮藏期间加速老化对种子可溶性糖、脂肪酸、蛋白质含量的影响,以及幼苗生长情况。参试大豆品种3个,置于37℃高温下处理20、40、60、80天,以及在48℃高温下处理48小时,以常温(18~20℃)贮存大豆作对照。加速种子老化使大豆种子可溶性含量糖明显降低,脂肪酸和蛋白质也有不同程度下降。萌发率及个体发育受到高温处理的严重影响,特别是随着老化时间延长及温度升高,影响程度更为明显。不同品种之间,存在对加速老化的反应差异,其中以山东1号可溶性糖下降最多,达13~37.4%。  相似文献   
889.
当含水层深厚时,基坑工程中常采用悬挂式止水帷幕,此时止水帷幕深度对基坑降水开挖引起的周边地表和建筑物变形有着重要影响。为了研究不同止水帷幕深度条件下基坑降水开挖对临近高铁桥墩变形的影响,采用三维有限元软件,对苏州某地铁车站基坑降水开挖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随着止水帷幕深度增加,临近基坑的高架桥墩沉降量逐渐减小,当止水帷幕深度41、91 m时,距基坑42.5 m处的高铁高架桥墩沉降量分别为31.88、4.18 mm;在悬挂式止水帷幕条件下,止水帷幕深度大于91 m才能满足基坑降水对临近高铁桥墩的沉降控制要求(≤5 mm)。  相似文献   
890.
为提高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BS)改性沥青的路用性能,延长路面使用寿命,通过物理指标试验、流变测试、傅里叶红外光谱法和凝胶色谱法(GPC)对比分析不同含量SBS改性沥青老化前后的性能差异,探究SBS含量对沥青老化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短期老化后,随着SBS含量的增加,沥青粘度和复数模量增大,针入度减小,延度迅速下降,沥青显示出脆性;改性剂发生降解,GPC图谱中改性沥青SBS特征峰峰面积均有所减小;改性沥青的红外光谱图在1696cm-1(C=O伸缩振动)处出现新的特征吸收峰. 长期老化后,改性沥青中大分子物质几乎完全降解,SBS特征峰均消失;红外光谱图中1696cm-1处吸收峰强度加强,丁二烯指数(BI)减小一半;随着SBS含量的增加,羰基指数和亚砜基指数变化不大,而BI指数持续增加,并与SBS含量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