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97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54篇
系统科学   131篇
丛书文集   129篇
教育与普及   117篇
理论与方法论   99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398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115篇
  2014年   199篇
  2013年   221篇
  2012年   282篇
  2011年   324篇
  2010年   348篇
  2009年   399篇
  2008年   449篇
  2007年   439篇
  2006年   251篇
  2005年   200篇
  2004年   195篇
  2003年   143篇
  2002年   171篇
  2001年   146篇
  2000年   97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8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投资主体结构调整是投资结构调整的重点,也是我国全面实施经济结构调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西部大开发的关键。西部地区要改变以前不合理的投资主体结构,需要从转变投资观念,改善投资环境,投资主体以政府投资为主转向多元化投资,投资客体从硬件力向软件等方面来调整投资结构。  相似文献   
12.
浅谈网络环境下印刷型文献的主体地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章分析了印刷献在规模数量、学术价值、检索利用等方面的优势,阐述了印刷型献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馆藏中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3.
朱一凡  梅珊  陈超  王维平 《系统仿真学报》2008,20(20):5446-5450,5454
多主体系统是分布人工智能和分布计算的交叉研究领域,也是普遍公认的研究和解决复杂自适应系统问题的一种有效途径,而武器装备体系对抗就是一类典型的复杂自适应系统问题.从分析实体模型层次和类型入手,利用作战主体刻画具有复杂作战行为的实体,提出一个作战主体模型框架,阐述作战单元、作战平台和装备的(装配或指挥控制)关联关系.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强调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从“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更加重视学生的“经历”和“体验”。《大纲》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此为诱因,便萌生了师生换位的想法。  相似文献   
15.
个人语码转换的动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言语交际中语码转换现象非常普遍。对语码转换的动机研究更是涵盖了社会语言学、语用学、心理学等各个学科角度。基于前人的理论研究成果,本文认为个人语码转换的深层动机受控于社会规则和话语主体意识等二元因素。  相似文献   
16.
文学的存在方式是指文学赖以存在的整体结构。通过对文学创作活动(事件)、文学接受活动(事件)的现象学描述,建构了文学的存在方式———文学存在的四维整体结构和文学存在之主体间的交流结构,后两者共同组建着文学的存在整体。  相似文献   
17.
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语文课程标准对写作教学提出了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的要求。文章从凸显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写作欲望、表达真情实感、注重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等方面论述了提高写作教学效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课堂教学与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如何使创新教育具备实施的条件和可能,其前提条件是要立足课堂教学.在教学中以教科书为主,以猜想为辅助条件,并且要保证在教学中的学生主体地位,这样才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高校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纠纷日渐增多,使我们有必要对高校的法律地位、高校管理权的运作、立法对此应如何加以规制等问题进行探讨,以推进依法治教和高校改革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0.
当前古文论研究领域存在着若干需要清理的问题,例如因“失语症”的恐惧而引发的“现代转型”问题、现代阐释者究竟能否揭示古文论话语本真含义问题、我们研究古代文论对今天究竟有什么意义的问题,以及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方法来对古文论问题进行有效的阐释,等等,本文即就这些问题发表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