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篇
  免费   0篇
系统科学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37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31.
构建科学合理的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体系是重新界定政府职能、规范政府行为、推进地方政府行政管理改革,增强政府公共服务公平性、责任性等的有力工具。本文以榆林市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为例,结合地方政府使命和战略,运用平衡计分卡的理念构建出一套新的陕西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132.
《榆林科技》2010,(2):42-43
<正>2006年,通过"双向"选择,叶庆忠同志被选聘为榆林市首批科技特派员,按照"榆林市振兴‘三农’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试点实施方案"要求,他率先脱离原工作单位,全身心投入到下派的榆阳区牛家梁镇牛家梁村开展创业活动  相似文献   
133.
134.
《榆林科技》2005,(2):F0004
榆林市恒泰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是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张少军先生在榆林创办的首家民营建筑设计企业。公司于二00二年十二月经陕西省建设厅批准设计资质为乙级。注册瓷车200万元.现有职工22人.  相似文献   
135.
为了选择适应榆林市滩水地覆膜玉米的玉米新品种,我们以从法国利玛格兰种子集团引进的Lim4、Lim49、Lim760三个玉米品种为处理,以榆林市近年新推广的陕单911、榆单52两个玉米品种为对照,实施玉米品种对比试验。探讨这些玉米品种遗传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检验法国利玛格兰系列玉米品种在榆林市的适应性及增产潜力;进一步选择适应我市滩水地条件下高密植栽培的玉米新品种。  相似文献   
136.
本文详述了榆林市木本饲料资源的贮量和种类,营养成份,饲养价值以及开发利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137.
种子是农业科学的载体,是特殊的农业生产资料。玉米是我国的主要农作物,同时又是畜牧业的主要饲料。在我省黄土高原山区和北部长城沿线风沙区,特别是榆林市区是以玉米种植为主体,以玉米为主食的地区。杂交玉米良种是发展山区农业、促进单位面积产量提高的重要途径。随着“种子法”的实施和我市2003年被农业部确定为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基地的实施,  相似文献   
138.
王晓 《榆林科技》2004,(3):49-51
该文通过对榆林市生态环境建设现状、生态环境恶化原因、生态环境建设对西部地区的影响等问题的分析,认为:榆林市生态环境建设在规划上必须树立长远观念、系统观念及资源观念;走封山(沙)绿化和人工造林相结合的道路;在林种配置上应以防护林为主,适当发展经济林、薪炭林和风景林;在树种选择上应避免单一树种造林,大力提倡营造混交林。  相似文献   
139.
金秋时节,当你走进榆林市靖边县东坑镇尹当湾村时,这里车水马龙,客商云集,广东、山东、天津、内蒙、河北等省的客户在这里安营扎寨,争相收购当地的马铃著产品,全村种植的1万亩脱毒马铃薯90%以上销往外地。当地农民种植马铃薯的收入户均1万元以上,原来的“土豆豆”变成今日的“金蛋蛋”。  相似文献   
140.
县域单元经济空间格局差异是影响区域发展、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研究资源型城市区域经济差异及其空间演变格局有助于揭示区域经济发展规律,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以陕西省榆林市为研究对象,用泰尔指数、空间变差函数、标准差椭圆等方法,取1995—2014年人均GDP为指标,分析榆林市区域经济差异及其空间格局演变.结果表明,1995—2014年,榆林市区域经济差异不断增大但增速减缓,泰尔指数从0.937 7降至0.680 6,其中,南北6县组间差异贡献率超过90%,这是导致区域经济差异的主要原因;榆林市人均GDP在空间上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1995—2014年的Moran’s I由0.581 9增至0.683 6,区域经济空间集聚显著增强;二元经济结构明显,热点和次热点区主要集中分布在北6县,范围呈现缩小的趋势,而次冷点和冷点区域主要分布于南6县,范围扩大;区域经济重心向东北方向移动.用逐步多元回归筛选出工业总产值、农村人均纯收入、国家政策是影响资源型开发区经济差异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