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15篇
  免费   204篇
  国内免费   216篇
系统科学   147篇
丛书文集   246篇
教育与普及   470篇
理论与方法论   147篇
现状及发展   40篇
研究方法   1篇
综合类   5484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113篇
  2022年   104篇
  2021年   120篇
  2020年   147篇
  2019年   107篇
  2018年   87篇
  2017年   126篇
  2016年   174篇
  2015年   236篇
  2014年   327篇
  2013年   263篇
  2012年   307篇
  2011年   336篇
  2010年   359篇
  2009年   381篇
  2008年   640篇
  2007年   566篇
  2006年   293篇
  2005年   344篇
  2004年   258篇
  2003年   183篇
  2002年   200篇
  2001年   171篇
  2000年   139篇
  1999年   101篇
  1998年   76篇
  1997年   72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本文从两并联电容电路的暂态时域分析和稳态能量分析角度出发,通过对电容充放电过程中电流随时间变化规律的过程分析,以及电容器充放电过程始末状态静电能变化的状态分析,比较了两并联电容充放电过程的RC等效电路和RLC等效电路的特性。  相似文献   
132.
土体注浆后的性能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应用Mohr-Coulomb屈服准则,推导了注浆后岩土体的屈服函数.根据位于205国道上某土质边坡的实际情况,利用现场实测数据和实验数据,分别对注浆前后坡体的破坏状态、不同位置位移的变化情况以及坡体的整体稳定性等方面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注浆后岩土体的弹性区域显著增大,侧向位移明显减小,而岩土体的剪应力屈服区域则由集中趋于分散.  相似文献   
133.
四轮转向车辆转向特性分析及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为了深入研究四轮转向车辆的操纵稳定性,运用自动控制理论对采用质心零侧偏角控制策略的四轮转向车辆的转向特性进行了计算机仿真研究.主要就车速、轮胎侧偏刚度、整车质量、重心位置等因素对整车操纵稳定性的影响趋势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四轮转向样车的研制进行了说明,并将其用于仿真及试验.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相对于前轮转向车辆,高速时四轮转向车辆总体上有利于操纵稳定性,但不同因素的变化也会导致出现一些不利于操纵稳定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4.
采用宝鸡9个站点30 年(1971~2000年)气温资料,利用相关统计和模糊聚类等方法,分析了宝鸡地区气温的空间分布,并将宝鸡分成北部丘陵和渭河川原2个区域,探讨了气温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特征,为宝鸡地区农业生产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5.
黄河流域的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应用遥感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 GIS技术进行土地利用变化监测 ,具有快速、客观的特点。对 L ANDSAT TM图像进行解译判读 ,获取反映黄河流域 2 0世纪 80年代末期到 90年代末期土地利用和覆盖情况的 1:10万比例尺的土地利用数据。通过应用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土地利用程度时空演变模型、土地利用类型转移模型和土地利用重心模型 ,对黄河流域近 10年的土地利用和覆盖变化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10年来黄河流域草地、林地面积减少 ,而耕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面积增加 ,而人类活动是黄河流域土地利用和覆盖变化的主导因子  相似文献   
136.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模型方法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LUCC)是研究全球变化问题中的一个热点,模型方法作为研究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重要方法之一.在区域土地利用变化规律总结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对LUCC模型的发展趋势、模型构成和模型分类作了系统的介绍.并将当前广泛使用的模型从变化的程度、变化的方向和变化的空间形式分析等角度加以分析.最后指出了LUCC模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7.
 精密和详细测定地球重力场及其时间变化,是目前卫星重力测量的主要课题.地极移动和日长变化导致地球引力位系数产生时变特性并引起重力的摄动.根据理论力学的基本概念,详细推导了由于地球自转引起的地球引力位系数变化、重力摄动和垂线偏差的表达式,并定量地研究了极移和日长变化对测站重力观测值的影响.同时基于EGM96地球引力位模型,给出了地球引力位系数C21和S21的理论公式.研究表明在高精度的空间大地测量中要顾及到地球自转变化引起的一系列效应.  相似文献   
138.
根据 2002~ 2003年浙江外海资源监测调查资料和 1994~ 1995年浙江渔场及邻近海域头足类资源调查资料,研究了蛸类 (章鱼 ) 数量的季节变化和时空分布 ,结果表明 :蛸类数量有两个高峰期,即夏季高峰 (8~ 9 kg/h)和秋冬季高峰 (5.73~ 10.5 kg/h).夏季高峰密集中心在 29° 00'~ 31° 00' N, 124° 00'~ 127° 00' E海域,秋冬季高峰密集中心出现在 26° 30'~ 28° 00' N, 123° 30'~ 125° 30' E.最后提出蛸类开发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9.
黄河上游径流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径流的形成、变化规律受诸多因素影响,可归结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类.文中结合黄河上游兰州站年径流资料,研究了太阳活动、海-气相互作用和下垫面对黄河上游径流变化的影响. 采用灰关联和交叉谱分析了太阳黑子相对数与径流变化的关系,发现它们存在同位正相关关系;通过统计规律分析了El Nio和La Nia现象发生和径流丰枯变化的关系;并用双累积曲线法对水土保持措施影响径流变化作了定性分析.这些结论为径流变化的物理成因分析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0.
艺术形式的发展由简单到复杂,由无序到匀称,从形的对称到心理的平衡,这一原始至现代的流变过程,笔者认为可以用重复、对称、平衡来概括为三大板块.这一提法可以近代格式塔心理学研究的成果为理论佐证,格式塔理论的确立让我们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即知觉心理与视觉思维的研究入手,分析艺术之形演变的心理本能及其客观规律,也就是这种衍变的原动力及其生成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