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1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54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32篇
教育与普及   83篇
理论与方法论   7篇
现状及发展   5篇
综合类   92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1.
对有代表性的低渗透储层密闭取岩心平行样进行原始润湿和强亲水岩心的T2截止值核磁共振离心实验标定,并将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2种不同润湿性条件下T2截止值的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强亲水岩心的T2截止值比对应保持原始润湿性岩心的T2截止值普遍偏小,强亲水5块岩心实测T2截止值的分布范围为9.64~13.89 ms,平均值为12.58 ms;保持原始润湿性5块岩心实测T2截止值的分布范围为11.57~20.03 ms,平均值为16.33 ms。由于润湿性的影响,原始润湿岩心饱和水T2谱比对应的强亲水岩心T2谱偏右,T2几何平均值增大。岩心渗透率越大,含油性越好,岩石越亲油,则原始润湿岩心T2谱越偏右,T2几何平均值越大,导致T2截止值增大。岩心渗透率越小,岩石孔喉越细小,由于毛管力作用,原始润湿岩心束缚水饱和度更高,导致对应的T2截止值更大。  相似文献   
92.
致密油藏周期注气微观驱油机理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致密油藏注水难度大,气水交替难以有效实施的问题,周期注气改善注CO_2驱油效果的方法逐渐得到重视。利用大庆外围致密岩心,将致密油藏物理模拟实验方法和低磁场核磁共振仪相结合,建立了一种研究周期注气微观驱油机理的新方法,分析了不同驱油阶段岩心静置前后原油在孔隙中的变化规律,提出了周期注气指数参数,并对周期注气效果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气驱至不同阶段,静置前后T_2谱图均发生变化,且不同驱替阶段T_2谱图的变化规律不同,说明不同驱替阶段停注后原油的流动规律不同,其周期注气的微观驱油机理也存在差异。驱替至一定的PV数后,周期注气指数显著增加,周期注气效果显著提高。随着驱替倍数的增加,较小孔隙中的原油逐渐得到动用。岩心实验结果表明周期注气相比于连续注气采收率提高9.92%。上述研究丰富了核磁共振技术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3.
凝胶微球复合调剖机理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玻璃刻蚀模型进行微观驱替实验,直观地分析了凝胶微球复合调剖过程及作用区域。基于核磁共振技术,设计了凝胶微球岩心驱替实验。对不同阶段驱替后岩心不同直径孔隙内的流体分布进行了研究,并对比凝胶微球复合调剖的优势。实验结果表明,凝胶微球复合调剖过程中凝胶优先进入高渗透层,驱替大孔隙中剩余油,并对大孔隙有封堵作用;则聚合物微球主要进入低渗层,增加了聚合物微球的利用率;并启动低渗透率层的原油,封堵了低渗层的主流通道,实现调剖驱油的双重目的。  相似文献   
94.
探讨超声、乳腺X线摄影、磁共振成像(MRI)在诊断乳腺叶状肿瘤中的价值,并与病理对照提高乳腺叶状肿瘤的诊断水平。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2例乳腺叶状肿瘤超声、乳腺X线摄影和MRI影像表现,并将3种检查方法分别与病理进行对照分析,比较各自优势。32例乳腺叶状肿瘤中病理良性19例,交界性10例,恶性3例。X线钼靶诊断:乳腺叶状肿瘤15例,准确率46.88%;X线表现:以不规则形>10 cm的高密度肿块为主47.87%,肿块边缘光整见分叶,部分见晕环征为主要表现。超声诊断:乳腺叶状肿瘤13例,准确率40.62%;超声表现:肿块周围见丰富的供血血管93.75%,血流分级以Ⅱ-Ⅲ级为主,动脉阻力指数(RI)及收缩期峰值流速(Vmax)明显升高。MRI诊断:乳腺叶状肿瘤27例,准确率84.38%;MRI表现:以囊变、坏死及出血为主84.38%,以裂隙性囊变及压脂T2WI分隔不强化为主要特征。比较3种检查方法,在叶状肿瘤诊断中MRI更具有特征性,掌握其特征的影像学表现,可提高乳腺叶状肿瘤术前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95.
基因景象     
当细胞的DNA连通的时候,新型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就使细胞清晰可见  相似文献   
96.
用烯丙基氯和二甲胺合成了烯丙基氯化铵 ,在引发剂引发下聚合成聚铵阳离子 ,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用所合成的高分子材料来检测血清中的不完全抗体IgG ,讨论了EDTA·Na2 浓度、聚铵阳离子浓度、红细胞浓度等对检测红细胞凝聚的影响。结果发现 ,该技术具有快速、简捷和灵敏度高等优点 ,其效果优于传统的方法而和凝聚方法相同。  相似文献   
97.
利用核磁共振技术(<'1>H NMR,<'13>C NMR,DEPT-135,<'19>F NMR,HSQC,HMBC)对兰索拉唑在两种不同极性的溶剂(DMSO-d<,6>和CDCl<,3>中的氢谱和碳谱进行了全归属.通过速率常数解释了两种不同溶剂中氢谱和碳谱位移差别的原因.  相似文献   
98.
目的:用Meta分析评价DCE-MRM对乳腺癌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全面收集DCE-MRM乳腺癌诊断的文献,并用定量方法进行合并.采用Excell 2007和Metadisc1.4软件.结果:文献56篇,病人总数8048例;合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0.9%(CI:79.6%-82.1%)和80.7.9%(CI79.4-81.9%),合并阳性拟然比为3.508(CI:.2.965-4.150),合并阴性拟然比为0.194(CI0.143-0.264),合并比数比为21.672(CI:15.811-29.706),SROC面积0.8901.结论:DCE-MRM对乳腺癌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稍高.  相似文献   
99.
在油气勘探与开发过程中,岩石物性参数在储层评价及油气资源评估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但目前常规岩心分析方法因周期长,且对检测样品要求严格,滞后于勘探开发生产的需要。核磁共振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实现了对岩心、岩屑及井壁取心的简单快速、无损检测,在评价储层性质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0.
采用小角X射线散射法和31P核磁共振技术研究液晶态油酸多相脂质体的结构.实验表明:胆固醇、油酸、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均对PE脂质体的结构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