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71篇
教育与普及   6篇
理论与方法论   12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35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71.
72.
6.扭梢:扭梢可以使枝条营养生长受挫,达到养分局部积累、促发短技、促成花芽的效果。操作时间以5月下旬至6月上中旬为宜,处理对象为背上直立枝、竞争枝、密挤枝等。具体办法:在新梢基部5-6厘米半木质化的部位,用手捏住先扭曲90°,然后再向斜下方扭转180。使之下垂,并固定在枝权处。注意扭梢时用力不要过猛,被扭曲部位应保持圆润状态,勿伤及叶片,更不要出现劈裂和折断现象。  相似文献   
73.
浅谈根灌法在树木浇灌中的好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什么叫根灌法 根灌是最适合于林木果树的新型灌溉法。过去一般对林木果树的浇灌,不论是渠灌、滴灌或者是喷灌,都是将树木的基部土壤灌湿,使水份向地下渗透,以供根系吸收。而根灌却不是这样,它是通过一定的装置将水滴到主干下部,让水滴顺着主干往下流,再通过主根、侧根直达须根和毛根供其吸收。  相似文献   
74.
梨的适应性很强、品种繁多,梨树结果的早晚及品质的优劣,取决于所选用的品种与栽培技术。随着我市早期非耕地开发与农业综合开发的实施,广大农村热情高涨,纷纷到外地购进各种干鲜果树苗木进行栽培。由于缺乏应有的技术储备与调研,盲目发展的后果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失。较为突出的是八十年代”四川苍溪雪梨”的大量引进,由于品种的适应性与技术措施的不到位,栽培十来年普遍不挂果。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帮助农户走出困境昵?应用高接换种技术,实施劣质低产梨园改造,是一条切实可行之路。我市湄潭县红房子村大兰示范基地,用优质砂梨黄花等品种的枝条,大面积实施苍溪雪梨高接换冠改造,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实现了一年嫁接成活抽枝、二年复冠挂果、三年形成产量的可喜效果,经现场验收平均产量达1002公斤/亩。下面简单介绍高接换种的主要技术环节,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5.
果品现状洞庭西山不仅以风光秀丽、真山真水闻名于世,同时也是全国著名的花果产区之一,栽培果树历史悠久。长期以来,果品收入一直占该镇的主导地位。果品生产的好坏,直接左右着全镇的经济。西山果树品种繁多,总面积3万亩,常年产量在23万担左右。著名的“九家种”板栗、“乌梅种  相似文献   
76.
我国是果树产业第一大国,具有丰富的果树品种资源。随着市场需求和自然环境的变化,我国果树产业中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和新需求亟待解决。深入研究和系统分析我国果树育种现状,并探讨未来发展方向十分必要。转基因技术、分子标记技术等分子育种技术具有周期短、效率高、定向育种精确度高等优点,将其应用于果树育种可以改良果品品质并增强产业竞争力,是现代果树改良育种研究的重要手段。结合我国果树产业现阶段存在的品种单一、品质下降、病虫害危害增加等实际问题,从改善果实色泽、果型、大小、风味、质地、香味、功能物质等果实品质相关性状,以及提高抗干旱、低温、高温等非生物胁迫和抗病虫害等生物胁迫能力出发,综述了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果树育种中的应用进展、不足以及发展建议,认为我国果树分子育种应该以满足不同人群和不同用途需求为基础,培育多样化、个性化的品种;以优质绿色安全为发展方向,培育抗性好、适合省力化栽培的品种;要充分利用果树全基因组丰富的遗传信息资源,在基因组或系统水平上全面分析基因功能,以揭示果树生长发育、环境应答互作分子网络、代谢等分子机制,为果树定向育种奠定基础;同时应综合运用现代生物学等各种先进技术,提升育种效率,逐步缩短培育新品种的周期。  相似文献   
77.
【目的】 石漠化是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严重的环境问题, 探讨在喀斯特生境下树种气孔对蒸腾需求的响应及环境因子的影响,了解类似气候条件下相似物种对外界环境条件的基本调节策略,为喀斯特地区森林的保护和石漠化治理提供参考。【方法】 在贵州茂兰喀斯特地区,以常绿树种胀果树参(Dendropanax inflatus)和落叶树种瓜木(Alangium platanifolium)为对象,利用热扩散探针(TDP)对树干液流进行了野外监测,同步记录小气候数据,采集两树种叶片样本带回实验室进行干燥处理,然后在电子显微镜下做气孔结构分析。【结果】 ①常绿和落叶树种树干的液流速率(FS)日变化规律相似,整体来看,观察期落叶树种瓜木的FS[(585.25±53.46) g/h]高于常绿树种胀果树参的[(384.83±39.12) g/h],说明落叶树种比常绿树种的蒸腾作用强。②落叶树种瓜木的气孔密度(SD)[(1 005.08±80.99) 个/mm2]显著大于常绿树种胀果树参的[(237.16±21.67) 个/mm2](P<0.05,df=48,F=7.08),但两树种的气孔开度(SO)、气孔长度(SC)以及气孔器大小(SAS)均无显著差异(P>0.05,df=48,F=2.65);同时SD与SO、SC之间均存在显著负相关(P<0.05,df=9,F=14.00;P<0.05,df=9,F=17.12),相比较低气孔密度的常绿树种胀果树参气孔较长,开度较大。③两树种的SD与Fs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df=48,F=16.03;P<0.01,df=48,F=32.10),说明两树种蒸腾与气孔密度小有关;同时两树种气孔密度与太阳辐射强度(Rn)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df=48,F=7.66;P<0.01,df=48,F=47.18),落叶树种瓜木的SC与Rn呈显著正相关(P<0.05,df=48,F=13.06),常绿树种胀果树参的SD还与大气温度(Ta)呈显著正相关(P<0.05,df=48,F=5.02), SC与Ta呈显著正相关(P<0.05,df=48,F=6.32),SO与TaRn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df=48,F=17.20;P<0.01,df=48,F=14.81),说明Rn是影响两树种气孔形态的主要环境因子。【结论】 环境因子和气孔形态变化均在调节树木蒸腾中起作用,以气孔密度较低的常绿树种胀果树参对环境条件的响应更强,从蒸腾调节的角度来看,气孔密度大小以及环境因子影响叶片气孔形态的差异是导致树木蒸腾强弱差异的关键所在,类似落叶树种瓜木有高气孔密度的物种更适合在复杂的喀斯特生境下生长。  相似文献   
78.
79.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