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49篇
  免费   170篇
  国内免费   244篇
系统科学   64篇
丛书文集   211篇
教育与普及   419篇
理论与方法论   64篇
现状及发展   55篇
综合类   7650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127篇
  2022年   109篇
  2021年   128篇
  2020年   121篇
  2019年   115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99篇
  2016年   155篇
  2015年   220篇
  2014年   332篇
  2013年   318篇
  2012年   401篇
  2011年   465篇
  2010年   397篇
  2009年   474篇
  2008年   544篇
  2007年   489篇
  2006年   344篇
  2005年   308篇
  2004年   290篇
  2003年   278篇
  2002年   304篇
  2001年   322篇
  2000年   234篇
  1999年   228篇
  1998年   219篇
  1997年   187篇
  1996年   197篇
  1995年   153篇
  1994年   171篇
  1993年   151篇
  1992年   109篇
  1991年   93篇
  1990年   90篇
  1989年   78篇
  1988年   52篇
  1987年   53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2篇
  1965年   1篇
  1943年   1篇
  192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1.
百色盆地百49块百岗组三段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通过地表露头、岩芯、测井资料的综合研究,并结合地震剖面资料,分析了百色盆地塘寨油田百49块古近系百岗组三段不同级别的层序界面和湖泛面特征及识别标志,划分出1个长期、3个中期、14个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在此基础上,详细讨论了各级次基准面旋回层序的垂向序列、岩性岩相组合、结构类型及更加样式等特征,并探讨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研究成果在区块油气开发工程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2.
论述了彭灌地区大鱼洞—九甸坪—龙溪滑覆体的构造变形特征,将其划分为南北两个滑覆体,二者以侧向镶嵌方式相连。北段为滑褶式,由两个呈上叠方式的次级滑覆体组成;南段为滑片式。滑覆体是在挤压推覆构造的后期具松弛性质的地球动力学环境下形成的,其来源于映秀—北川断裂东侧地区。滑覆活动于印支晚期至早燕山期。  相似文献   
93.
Ulmus harutoriensis Oishi et Huzioka角质层特征及古环境意义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根据大量室内实验分析,对产于云南腾冲的植物化石Ulmus harutorensis Oishi et Huzioka的角质层进行了细致研究,揭示了Ulmus harutoriensis叶的表皮构造,其主要特征为:上表皮厚1.1μm,下表皮厚小于1μm,上表皮细胞大于下表皮细胞、毛基少、气孔器很小、只在下表皮发育、无规则型、散生、下陷较浅,在此基础上结合其他资料推测了古气候变化,并与现生Umlus pumila L。同时进行了气孔密度和气孔指数的统计,用生物学的方法推测了古大气CO2浓度,讨论了Berner的碳平衡模型。  相似文献   
94.
提出了t~n阶Steiner三连系的构造方法,阐明了t~n阶Steiner三连系构造的基本理论。介绍了13×13阶Steiner三连系的构造。  相似文献   
95.
Progress in the study of tectophysicochemistry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ectophysicochemistry is a research area that deals with the interrelations between physical and chemical changes of crustal materials caused by tectonism. A given tectonic force may be resolved into two parts: homogeneous stress and differential stress. Homogeneous stress refers to isotopic pressure, which is superimposed on the original pressure and affects the equilibrium of various chemical reactions. It is also a factor that influences petrogenesis,metallogenesis and metamorphism. Differential stress is commonly produced when external forces act on a given solid body. It may cause deformation of crustal materials and generate various kinds of structural features. Tectophysicochemistry pays special attention to pressure, temperature and other physicochemical conditions produced or induced by tectonism and studies the influences of additional tectonic parameters on various chemical equilibria, so it gradually develops into an independent area of science.  相似文献   
96.
测定了辽河油田杜 84稠油化学官能团四组分 (酸性分、碱性分、两性分、中性分 )与极性四组分 (饱和分、芳香分、胶质和沥青质 )的zeta(ζ)电势 ,考察了水相pH值、盐度等因素对 ζ电势的影响。结果表明 ,官能团各组分间 ζ电势绝对值的差别较明显 ,其中酸性分最高 ,两性分最低、碱性分和中性分居中。酸性分在 pH =11时 ζ电势绝对值达到最高 ,其他组分的 ζ电势在 pH =12时达到最高。极性四组分 ζ电势绝对值差别不大 ,各组分 ζ电势绝对值都随着pH值升高而升高。在盐度为 1g/L左右时 ,各组分的 ζ电势绝对值都有一个极大值 ,总趋势是 ,各组分 ζ电势绝对值基本上随着盐浓度的增加而减小。碱性条件下 (pH =11~ 12 )水包稠油乳状液中起稳定作用的官能团组分主要是酸性分和极性四组分中的沥青质。水相的碱性条件有利于水包稠油乳状液的稳定 ,盐在特定浓度下具有一定的稳定水包稠油乳状液的作用。但从总体趋势看 ,盐含量的增加会破坏乳状液的稳定性。用离子交换色谱分离得到的官能团组分更能揭示稠油中界面活性组分的内在本质。  相似文献   
97.
根据准噶尔盆地南缘地质构造特征和相似理论 ,成功地设计并进行了两组实验 :①利用砂箱模拟了该区剖面中可见的三排背斜带以及背斜紧闭、向斜开阔的特征 ;②利用湿粘土模拟了南缘几排背斜带与边界断裂斜交成“入”字型的平面特征 ,对西南缘存在东、西分段性的形成机制给予了很好的解释。模拟实验结果表明 ,压扭性走滑作用可以产生准噶尔盆地南缘的复杂构造现象 ,在右行压扭的区域动力学背景下可以产生与主位移带呈高角度斜交的张扭性断裂 ,以此可以解释南缘地区东、西分带的原因  相似文献   
98.
东营凹陷沙三段-沙二下亚段T-R层序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东营凹陷古近系沙三段沙二下亚段划分为 3个三级层序 ,即沙三下层序 (SSⅠ )、沙三中层序 (SSⅡ )和沙三上沙二下层序 (SSⅢ )。SSⅠ和SSⅡ层序由湖进体系域和湖退体系域组成T R旋回 ,其特征是代表层序边界的不整合分布局限 ,湖进体系域厚度小 ,主要为细粒沉积物 ,退积式叠加 ;湖退体系域较厚 ,由进积式叠加的砂岩、砾岩和泥岩组成。T R层序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层序形成早期的构造沉降和气候起主导作用 ,其基底快速沉降 ,湖水供应充分 ,湖平面快速上升。在层序形成晚期 ,沉积物供给和气候起主导作用 ,沉积物供给多 ,快速向前推进 ,湖平面下降。构造沉降和沉积物供给因素对层序控制作用的转换促使其形成层序和体系域的边界。T R层序与三分层序之间的转换是由于层序形成的不同阶段的主控因素不同而引起的  相似文献   
99.
运用沉积学及层序地层学原理 ,分析了河流类型及其形成发育特征 ,借鉴国内外有关冲积河流环境下的层序地层模式 ,特别是近海冲积环境下层序地层模式 ,并以济阳坳陷新近系为例 ,建立了更具普遍意义的冲积河流相层序地层模式 ,探讨了不同体系域的特征及其与河流类型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冲积河流相地层的体系域划分具有 4分性特征 ,即主要发育有低水位体系域、扩张体系域、高水位体系域 ,当基准面缓慢下降时 ,还可发育收缩体系域。根据济阳坳陷新近系沉积特征 ,指出了各体系域对应的沉积体系及相类型。其中 ,低水位体系域时期以侵蚀下切、冲积扇辫状河沉积为主 ;扩张体系域时期是由辫状河向曲流河过渡 ;高水位体系域时期以曲流河为主 ;收缩体系域时期是由曲流河向辫状河过渡。  相似文献   
100.
给出了一个递归构造,并且应用这个递归构造给出了区组长为4,v≡2(mod12)和v≡6(mod 12)的SCDB(4,3;v);这相当于上述两类结构存在性的证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