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95篇
  免费   319篇
  国内免费   735篇
系统科学   419篇
丛书文集   480篇
教育与普及   322篇
理论与方法论   55篇
现状及发展   64篇
研究方法   1篇
综合类   9908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183篇
  2022年   172篇
  2021年   180篇
  2020年   168篇
  2019年   196篇
  2018年   116篇
  2017年   158篇
  2016年   221篇
  2015年   287篇
  2014年   568篇
  2013年   407篇
  2012年   445篇
  2011年   562篇
  2010年   483篇
  2009年   613篇
  2008年   625篇
  2007年   582篇
  2006年   476篇
  2005年   451篇
  2004年   443篇
  2003年   397篇
  2002年   412篇
  2001年   449篇
  2000年   298篇
  1999年   270篇
  1998年   252篇
  1997年   229篇
  1996年   240篇
  1995年   221篇
  1994年   185篇
  1993年   181篇
  1992年   145篇
  1991年   151篇
  1990年   134篇
  1989年   137篇
  1988年   81篇
  1987年   52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7年   2篇
  1947年   1篇
  1943年   1篇
  192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利用RGB-D数据进行三维点云配准时容易陷入局部最优.针对这个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维特征的PVDAC描述子实现三维点云配准的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ORB特征检测算法提取二维数据的关键点,并计算关键点在2D下的灰度特征,然后构建关键点在3D下的局部像素值距离、点云法线角度以及曲率特征,接着将2D特征和3D特征联合生成全新的PVDAC像素描述子,并利用PVDAC像素描述子描述关键点实现三维点云的粗配准,最后基于ICP算法完成三维点云的精细化配准.实验表明,本文算法在大场景点云配准时总体均方误差约为0.05 m2,在小场景单物体点云配准时达到了0.000 2 m2的较小误差,实现了三维点云的精确配准.  相似文献   
82.
轻质和高效的碳基微波吸收剂在解决日益严重的电磁污染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解决单一碳纤维材料阻抗匹配差和损耗机制单一的缺点,本文采用水热法和退火处理方法,在碳纤维上原位制备了具有可调控物相和形貌的多级结构NiO/Ni纳米片阵列。结果表明,随着退火温度的增加,NiO/Ni体系中金属Ni的含量增加不仅增强了磁损耗同时也改善了阻抗匹配。另外,NiO/Ni纳米片呈现出明显的多孔结构。NiO/Ni、NiO/C、 Ni/C丰富的界面结构有助于极化损耗的增强。得益于三维导电网络、多级异质结构、强偶极子/界面极化、多重散射和良好的阻抗匹配等优点,最佳样品CF@NiO/Ni-500仅在3wt%填充量下,最小反射损耗达到-43.9 dB,有效的吸收带宽高达5.64 GHz。此外,雷达散射截面的仿真结果表明CF@NiO/Ni复合涂层能够有效抑制电磁波散射。本研究不仅丰富了碳纤维基吸波材料的结构设计与调控研究,也为碳基吸波材料的轻质宽频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83.
CoFe2O4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磁损耗,可用于制备具有独特结构的电磁波吸收复合材料。在本研究中,通过原位制备将CoFe2O4磁性粒子引入中空多孔碳中,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的CoFe2O4@碳空心球。本文研究了微观组织与电磁波吸收性能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构建多孔结构并调整多孔碳和CoFe2O4的比例,可以有效地协调磁损耗和介电损耗。CoFe2O4@多孔碳复合材料的最小吸收在5.8 GHz时达到?29.7 dB。此外,有效吸收带宽为3.7 GHz在厚度为2.5 mm。复合材料的微波吸收性能的提升是由于在材料引入多孔核壳结构和CoFe2O4磁性粒子。多孔结构与核壳结构之间的协调有利于提高复合材料衰减系数,并实现良好的阻抗匹配。同时,多孔核–壳结构增强了电磁波在多次散射和反射;并提供了大的固体–空界面和CoFe2O4–碳界面来诱导界面极化,增强电磁波极化损耗。此外,CoFe2O4磁性粒子的引入增强了自然共振、交换共振和涡流损耗的磁损耗。  相似文献   
84.
本文对“细菌转化实验方法”进行了改进。用改良碱酶法制备的质粒DNA(PBR322)作供体,转化经氯化钙处理的受体菌E.Coli C600,使后者获得抗氨苄青霉素和抗四环素的特性。改进后的转化方法操作简便,不受设备限制。  相似文献   
85.
本文对函数族S_R与S″_R中偏差定理的几个不等式改进为文中定理1和定理2相应加强的形式。  相似文献   
86.
环的弱理想(Ⅰ)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通过对环的子环所满足的条件进行加强,推广了环的思想概念,引入了弱理想的概念,讨论了弱理想的基本性质,并证明了:(1)环R的理想类是R的弱理想类的真子集。(2)一个含有单位元的交换环R是除环的充分必要条件是R没有真弱理想。  相似文献   
87.
六辊UC模型混沌动力学分析及其OGY控制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应用施瓦兹导数及符号动力系统对六辊UC模型的混沌动力学性质进行深入分析,证明了该模型经倍周期通向混沌,对特定控制参数得到其周期点的轨道性质及三周期的存在性利用OGY控制方法,对该迭代模型进行了混沌控制,为从根本上提高六辊UC轧机轧的轧制精度提供了一种新的控制思想。  相似文献   
88.
讨论了空间式子locale与空间的关系以及间式子locale的交的空间式问题,证明了拓扑空间的空间式子locale与该空间的Sober化空间的子空间是一一对应的,并且给出了空间式子locale的交是空间式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89.
利用格林函数方法,借助于固定点规范条件,导出了QCD物理真空中夸克,胶子凝聚对夸克,胶子三点相互作用顶角的修正,得到了非微扰夸克,胶子相互作用行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0.
温度对茶毛虫Euproctis pseudocons persa发育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茶毛虫(Euproctis pseudoconspersa Strand)是茶树主要害虫之一,福建各茶区时有暴发成灾,对茶叶产量影响极大。在福建年发生代数3—5代,发生代数因各地气候条件而异(华南农学院1981)。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研究是测定各地茶毛虫年发生代数的有效途径。前人对茶毛虫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曾有过初步研究(卜可华1988;陈文瑞等1989;张汉鹄等1987),但温度设置方面不全面,并且处理数偏少。为了弄清茶毛虫各虫态及全世代发育速率与温度的关系,确定茶毛虫在福州地区的年发生代数,从而为生产上准确预报和安全有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1996—1997年开展了此课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