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3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9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本项目涉及植物性杀螨物质活性测定及新型植物性杀螨剂创制工作。植物材料包括:姜黄(Curcumalonga)、黄花蒿(3rtemisiaa annua)、丁香(Syringa vulgaris)、商陆(Phytolacca acinosa)、白花前胡(Peucedanum praeruptorum)、小茴香(Foeniculum vulgare)、藁本(Ligusticum sinense)、重搂(Parispoly phylla)、苦参(Sophoraflavescetts)等三十多种中药药源植物,研究了它们的杀螨活性,涉及的害螨主要包括: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柑橘全爪螨(Panonychus cirri)等。并重点研究了姜黄和黄花蒿的杀螨活性物质生物活性追踪,以及针对姜黄素的结构修饰,特别涉及到以中药植物姜黄、黄花蒿和苦参的杀螨活性化合物为主要成分研制的植物性杀螨剂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本项目对于促进植物源杀螨剂的创制工作,促进农业害螨的无公害防治工作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2.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姜黄挥发油,利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确定了姜黄挥发油提取的最适工艺条件,即加水9.5倍,浸泡3h,加热回流5h,在此工艺条件下,姜黄挥发油实际得率为3.600 2%,预测值为3.638 8%.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对优化工艺提取的挥发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共分离鉴定出39个组分,其相对含量占挥发油总量的93.49%,主要化合物为α-姜黄酮(26.43%)、α-姜烯(15.34%)、芳姜黄酮(11.82%)、β-倍半水芹烯(11.52%)、姜黄新酮(9.78%)和α-姜黄烯(3.44%)等.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中耕次数对姜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通过随机区组实验研究了不同中耕次数的姜黄的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每周1次中耕处理的姜黄保苗率、株高、每株丛地上植株个数、茎粗、嫩叶数、最长叶长、最长叶宽和产量均高于或大于隔周1次中耕处理和共进行3次中耕处理;每周1次中耕处理的姜黄的总黄酮的含量显著高于隔周1次中耕处理,但不同处理姜黄的姜黄素含量没有显著差异,说明每周1次中耕可促进姜黄的生长,提高根茎产量,有效改善根茎的品质。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姜黄挥发油自乳化制剂最佳处方组成和比例.用溶解性实验、正交筛选和伪三相图法进行姜黄挥发油自乳化释药系统的制备研究,通过评价姜黄挥发油自乳化制剂处方的乳化效果和乳滴粒径大小,优选最佳的处方组成和比例.结果显示姜黄挥发油自乳化释药系统的处方组成为中碳链甘三酯、聚氧乙烯蓖麻油时,能获得较好的自乳化效果,最佳处方比例为中碳链甘三酯与聚氧乙烯蓖麻油的质量比为7:3、姜黄挥发油质量分数为30%.  相似文献   
15.
以姜黄和氨水为前驱物,采用水热法制备姜黄碳量子点(CL-CDs),通过单因素实验优化制备条件.利用红外光谱研究CL-CDs的结构,采用紫外-可见光、荧光光谱研究光学性质,利用近红外热成像仪表征其光热效果.结果表明,CL-CDs的制备条件为姜黄0.8g,氮源为氨水,反应温度180℃,反应时间5 h,该条件下制备的CL-CDs光热效应最佳.CL-CDs的粒径为(8.50±0.50)nm,Zeta电位为(-11.60±0.68)mV.CL-CDs的激发波长为329 nm,发射波长为431 nm,红外光谱表明CL-CDs含有丰富的亲水基团;该碳点具有良好的荧光稳定性、光热效应和光热稳定性,为其作为热敏剂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17.
<正>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莫过于生活环境,特别是饮食。食品添加剂—食用色素可分天然和人工合成两大类。天然色素是生物特别是植物合成性的、大多数自古以来就是人们饮食物的成分。长期生活实践证明,它不仅安全性高,还有营养和保健作用,因此日益受到欢迎。然而自从18世纪以来,化学色素逐渐出现,人工合成色素相继问世,由于合成色素具有化学性质稳定、着色力强、色泽鲜丽等特点,且价格较低廉,因而一直到本世纪合成色素大力发展,并在食品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甚至占了主导地位。但是,合成色素是以煤焦油为原料的,在化学结构上属偶氮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姜黄色素提取中因姜黄含有较多的挥发油而影响色素产品外观这一问题,通过几种常用油脂浸提剂对姜黄挥发油的浸提试验比较,从而筛选出较适合于姜黄色素提取中用于浸提姜黄挥发油的浸提剂——石油醚。  相似文献   
19.
中药郁金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通过比色法、薄层扫描法及气-质联用法,对目前市场上作为郁金入药的5种姜属植物块根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测试。结果表明,姜黄的主要化学成分高于其他4种姜黄属植物,找出了鉴别5种郁金的主要特性,并对其进行了品质评价。本研究结果可为生产、科研和临床用药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姜黄色的提取及理化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姜黄为原料,用蒸馏水浸泡提取天然黄色素,对姜黄色素的稳定性进行详细研究。结果表明,该色素水溶性好耐高温性好,在中性和弱碱性条件下,光对色素增色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