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8篇
  免费   17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3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35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无损检测技术能对木材空洞缺陷进行快速且准确的检测,现存的各种检测技术都有一定的优缺点,因此有必要对它们进行试验和对比。以福建杉木圆盘为对象,研究不同面积、不同轮廓形状的空洞缺陷对电阻和应力波断层成像技术的影响,比较两种检测技术的缺陷图像与实际缺陷图像的差异。结果表明:①电阻和应力波检测技术均能直观显示木材内部缺陷,其检测精度会受到空洞缺陷面积、轮廓形状以及截面积比率影响; ②当空洞实际面积与被测木材截面积比率从4.90%上升到44.05%时,电阻成像系统显示的缺陷图像面积与实际缺陷面积相对误差从34.03%下降到11.69%,应力波成像系统显示缺陷图像面积与实际缺陷面积相对误差从46.41%下降到14.88%; ③缺陷轮廓形状对两种成像均有一定影响。对于电阻成像,近圆形的空洞成像精度低于狭长形的空洞缺陷,在电阻成像中,除了扇形和圆形缺陷外,其余的空洞缺陷形状均不能被明显地检测出,但是应力波成像中,狭长形的扇形缺陷能够比较清晰地被系统显示。研究表明:电阻断层成像法对于空洞缺陷的检测比应力波断层成像法灵敏,且图像检测精度也比应力波断层成像法高; 而对于缺陷轮廓的识别能力,应力波断层成像法要优于电阻断层成像法。  相似文献   
72.
不同岩性上马尾松、杉木生长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实验生态学的方法,并通过方差分析,对6类不同岩性发育的土体上11年生马尾松、杉木生长和生物量研究,以揭示岩性-土壤与马尾松、杉木生产力的关系,为系统培育马尾松、杉木速生丰产林奠定基础。研究结果表明:6类不同岩性发育的土体对马尾松、杉木的高、胸径生长及单株生物量效应影响不同,但有类似的变化规律,即高生长和单株生物量均为长石石英砂岩>玄武岩>石英砂岩>变余砂岩>第四纪红色黏土>煤系硅质砂页岩,胸径生长为长石石英砂岩>玄武岩>石英砂岩>变余砂岩>煤系硅质砂页岩>第四纪红色黏土,马尾松的生长略好于杉木;马尾松、杉木各自的高生长、胸径生长以及去皮干、干皮、叶、根、和全株的生物量差异极显著(P<0.01),带皮枝的生物量差异显著(P<0.05),而在两树种之间则均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73.
正江西省贵溪畲族元宵之夜所跳的马灯舞,也叫"马崽灯",是融合畲族传统的跳、唱演技于一体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民间舞蹈。马灯舞以杉木、毛竹、彩纸制成的马灯为主要道具,表演者身着黑、青、蓝、紫色服装,男人头上扎着头巾,下身穿着裤脚短裤、裤筒大的便裤,妇女所穿的罗裙则分前后两块,在衣裙上镶有小花  相似文献   
74.
吉安杉木碎屑精油的化学成分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常压水蒸汽蒸馏法提取了吉安县杉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碎屑精油,该精油具有典型的木香香气,其中得油率为1.0%~1.5%.用GC-MS法对该油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在分出的65个色谱峰中共鉴定出49种化合物,占精油总量的92.8%,其中含有柏木醇(39.98%)、α-柏木烯(10.17%)、雪松烯(5.59%)、乙酸柏木酯(3.35%)、5-(7a-异丙烯基-4,5-二甲基八氢化茚-4-基)-3-甲基-2-戊烯-1-醇(3.22%)、[s-(E,E)]-1-甲基-5-亚甲基-8-异丙基-1,6-环癸二烯(2.97%)、杜松醇等.  相似文献   
75.
杉木林与楠木林土壤呼吸昼夜变化及与土温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Li-8100于2006年7月、2007年2和4月分别测定21 a生杉木林和35 a生楠木林土壤呼吸的昼夜变化,结果表明,两个林分的土壤呼吸速率昼夜变化表现为单峰型,日最高值基本都出现在中午13:00左右,最低值大部分时间出现在5:00左右,均值则出现在9:00~11:00.指数回归分析表明,除楠木林2月外,两个林分其他各月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温度呈显著的正相关(P<0.05),5 cm土温解释了杉木林土壤呼吸速率变化的51%~70%,而5 cm土温仅解释了楠木林土壤呼吸速率变化的32%~53%.杉木林土壤呼吸的Q10值大小顺序为Q10(4月)>Q10(2月)>Q10(7月),楠木林土壤呼吸的Q10值大小顺序为Q10(4月)>Q10(2月)>Q10(7月).  相似文献   
76.
通过野外模拟试验,研究氮沉降增加以及短期氮沉降恢复对杉木人工林土壤物理性质、pH值、NH4+-N、NO3--N、交换性钙、镁的影响。试验设计为5种处理,分别为N0(0kg·hm-2·a-1)、N1(60kg·hm-2·a-1)、N2(120kg·hm-2·a-1)、N3(240kg·hm-2·a-1)、Nr(氮沉降恢复),每个处理重复3次。以尿素[CO(NH2)2]作为氮源,每月以溶液方式对林地进行喷施。通过3年的处理后发现,氮沉降使土壤容重降低;0-20cm土层pH值出现短期的突增,而20-60cm则随氮沉降量的增大其酸化程度也越大;0-40cm土层中土壤NH4+-N含量从高到低的顺序比较为:N3>N2>N0>N1;40-60cm土层为:N3>N2>N1>N0,;土层中NO3--N含量从高到低的顺序为:N3>N2>N0>N1。氮沉降促进了土壤交换性钙和镁的增加。短期的氮沉降恢复过程中,土壤NH4+-N和NO3—N出现了显著的恢复特征;而土壤容重、pH值、交换性钙、镁也出现了一些恢复现象,但其特征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77.
思茅松种子园遗传结构及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等位酶分析的方法对思茅松种子园内收集的4个思茅松群体进行遗传分析,以此阐述了思茅松种子园的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状况。9种酶16个酶位点的遗传分析结果:思茅松种子园的多态位点比例(P)为73.5%;平均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A)为2.42;平均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有效数(Ne)为1.54;期望杂合度(He)为0.295;实际杂合度(H0)为0.181。结果表明思茅松种子园具有较广泛的遗传基因和遗传多样性;思茅松种子园的建立是思茅松遗传改良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78.
杉木建柏混交林土壤肥力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杉木建柏混交林及杉木纯林土壤团粒组成、养分状况和土壤酶活性的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与纯林相比,混交林土壤大团聚体数量增加,通气性和渗透性增强,土壤结构性能变好;土壤有机质、全量养分和速效性养分均得到提高,土壤保肥性能加强;土壤的水解性酶和氧化还原酶活性增强,土壤肥力提高。因此,杉木建柏混交林具有较好的土壤培肥能力,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混交造林模式。  相似文献   
79.
杉木人工林自毒作用研究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利用不同栽植代数杉木工林根际土、非根际土及杉木各器官浸提液进行杉木种子发芽试验,研究杉木人工林自毒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杉木林根际土及非根际根土中均存在抑制杉木种子萌发的物质,随栽植代数增加抑制作用更趋明显;杉木各器官浸提液对杉木种子萌发也有抑制作用,其中以杉木叶的抑制作用最为明显,杉木林下常见植物对杉木种子发芽则表现为低促高抑效应,说明杉木人工林存在自毒作用,这可能是杉木连栽障碍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0.
连栽杉木人工林生产力的模拟与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森林生态系统管理与预测模型(FORTOON)对连栽杉木人工林不同经营措施进行模拟。通过对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三代连栽的杉木林在生物量和立地质量方面呈逐代下降的趋势;选用下层疏伐法对林分生长较有利;施用有机肥效果明显,可以迅速提高林地有效养分含量和林分生物量;清除枯落物会明显降低林分生物量。模拟结果与实际情况比较相符,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可作为进一步模拟研究的基础,以便得到一个最佳的经营方案,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