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9篇
  免费   17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3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35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杉木林营养质量分析及其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32.
33.
杉木萌芽更新适于短轮伐作业,在实践中对其利弊尚存在争议,本文根据在苏南丘陵地区的长期试验,对萌芽林与实生林的生长、树干圆满度,树干基部弯曲根系分布与重量和更新费用作了分析比较,得出萌芽林无论在生长和干形上均不比实生林逊色,而投资却仅占实生林1/3,具有投资少,更新可靠,经济效益好的特点,文内还比较了伐桩萌条存留株数对高生长的影响,在去萌定株时以保留两株萌条者高生长最佳。  相似文献   
34.
杉木遗传多态性与多基因位点遗传结构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在分析杉木16个群体的自由授粉种子胚乳蛋白质24个同功酶基因位点遗传多态性的基础上,进一步估计了遗传多态性与多基因位点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平均多态性位点占88.00%,每个位点平均有3个等位基因,期望杂合率为0.394;遗传多态性呈随机分布,但有7个位点等位基因频率与地理、气候因子相关;遗传多态性的6%归因于群体间的分化,94%属于群体内变异;16个群体中有15个存在双位点配子不平衡,大多数群体中明显存在高阶(两个基因位点以上)配子不平衡现象;配子不平衡与地理、气候因子之间相关呈随机分布。奠基者效应、群体的再分化、分布区内环境多样性以及2000多年人工栽培历史,均是产生和保持杉木群体遗传多样性及结构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5.
杉木无性系扦插生根能力遗传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从种子园、家庭、个体三个水平上详细研究了杉木768个无性系扦插生根能力的遗传为异规律。衡量无性系杵插生根能力的4个性状(不定根总数、不定根总生、侧根总数和最生一根不定根长度),在种子园、家系、无性系各个水平上均存在极显著的差异,其中大部分变异在无性系水平。首次揭示了杉木扦插生根能力的家系效应和无性系水平。首次揭示了杉木扦插生根能力的家系效应和无性系效应。杉木无性系各生根性均受到较强的遗传控制,通过  相似文献   
36.
杉木基因型与环境交互效应的AMMI模型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对选自中国南方的112个杉木自由授粉家系在八个测试点进行了生长性状的遗传评定。AMMI(加性主效应与复合交互效应)模型分析揭示存在着显著的家系与地点交互效应。根据家系平均AMMI估算和交互第一主分量轴得分对地点所作的聚类分析,以及地点间的遗传相关分析,测试点被划分成四个地点群,有证据表证,就生长性状而言,杉木的育种区早分可能与地理区域尤其是纬度带相重叠。112个自由授粉家系依据其交互PCA1及平均  相似文献   
37.
38.
39.
施肥能显著促进母树生长,每株施50公斤厩肥,7~12年生树高生长量提高2.5~7.1%,施0.25公斤尿素,7~9年生树高生长量提高2.6~6.5%,提高量随年龄增长而减小,施肥能促进树体生长,而母树树体大小与球果产量呈正相关关系;在10年生前,人工辅助授粉提高球果产量28.8~77.6%;灌水对母树生长和结实未见有促进作用,除在建园之初为保嫁接苗成活外,樟子松种子园一般不需灌水;间种豆科作物、牧草能改善土壤理化性质,而且以耕代抚,提高经济效益;应经常调整园内密度的动态关系,在15年生左右,樟子松、落叶松种子园每公顷大致保持400~625株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40.
以乔木层树种重要值为指标,Pearson相关系数为测度距离,运用SPSS软件对双峰山国家森林公园人工林类型进行聚类划分,并分析了各群落物种多样性特征.根据聚类结果,按优势种命名原则,将双峰山森林群落划分为马尾松群落、杉木群落和柳杉 杉木群落,其中杉木群落物种多样性水平相对较高;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3个层次的物种多样性水平呈现出灌木层较高,草本层次之,乔木层较低的变化规律.但总体上,这些群落植物种类较少,物种多样性水平尤其是乔木层物种多样性水平低,应采用人工间伐、引入观赏价值高的乡土花卉及树种等方式促进群落物种多样性水平的提高,同时丰富森林景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