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7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20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33篇
教育与普及   37篇
理论与方法论   8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103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48年   1篇
  1927年   1篇
  192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61.
通过对木棉纤维横截面超薄切片的透射电镜观察,获得了木棉纤维的胞壁层次结构、原纤尺度及排列。木棉纤维胞壁具有清晰可见的多层状结构,基本上可以分为外表皮层S、胞壁1层W1、胞壁2层W2、胞壁3层W3和内皮层IS共5个基本的层次,各层具有不同的厚度和原纤堆砌密度与排列方向。可见木棉纤维横截面最小结构单元宽度为3.2~5.0nm,与棉纤维基原纤尺寸相当。实验证明,碱液对木棉纤维的可及性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对于同一纤维胞壁各层的溶胀也存在差异。其中W2是最易被溶胀的;内皮层的原纤容易被分离出来。而未经溶胀处理的木棉纤维电镜照片反差弱,层次结构不够细致。  相似文献   
62.
木霉产生的β-1,3-葡聚糖酶是防治植物真菌性病原菌的主要机制之一,它能降解真菌的细胞壁,本文着重介绍了β-1,3-葡聚糖酶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特性,以及在生物防治和基因工程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3.
利用白腐菌改性处理可以显著提高机械浆的强度性能,有利于拓宽机械浆的应用范围.本文采用白腐菌Trametes hirsute 196对桉木CTMP浆进行改性处理,并探讨了白腐菌处理后纸浆的漂白工艺.研究结果表明:白腐菌处理使桉木CTMP浆白度值从49.6%下降到37.8%,且这种改性后纸浆的可漂性较差,H2O2和Na2S2O4单段漂后纸浆白度均在60%以下,但采用Na2S2O4—H2O2两段组合漂白工艺可以使漂后Bio-CTMP浆白度达到71.3%.  相似文献   
64.
木栅栏砾石笼生态护岸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结合林庄港的生态修复工程建设,系统地研究了木栅栏砾石笼生态护岸的技术要求和生态效果.现场监测结果表明:试验河段内河道水体中CODMn,TN,TP的去除率分别达到20.7%,13.9%,21.1%,同时生态护岸建设前后河段内底栖动物结构、种类和优势物种均出现明显变化,底栖动物的类群发生了由耐污类群为主向中间类群为主的转化,说明木栅栏砾石笼护岸对林庄港河流生态系统的改善和修复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5.
沙棘木蠹蛾(Holcocerus hippophaecolus)属鳞翅目(Lepidoptera)木蠹蛾科(Cossidae)线角木蠹蛾属(Holcocerus)[1],主要为害沙棘的根干部。在辽宁、内蒙古、陕西、山西等省区大面积发生,致使沙棘原料锐减,很多工厂被迫停产,给当地的林业生产造成严重的损失。笔者在辽宁省建平县调查发现,沙棘木蠹蛾除为害沙棘外,还可寄生梨树和苹果树,是我国“三北”地区本地害虫。由于从20世纪70年代末大规模引种沙棘,导致沙棘木蠹蛾暴发成灾,被认为是本地害虫危害引进树种的一个典型例子[2]。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对外沙棘援助项目的实施,特别是针对非洲沙棘…  相似文献   
66.
秦岭野生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的觅食行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首次利用定量图像分析的方法研究野生大熊猫的取食行为,结果显示:其取食行为存在固定的模式,这一模式是在其身体发育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到了老年,随着年龄的增大、牙齿的磨损和其他生理机能的衰退,这种模式逐渐解体.总的取食时间可以分为准备时间(38.08%)、间歇时间(5.13%)和吃的时间(56.79%),在取食时间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大熊猫通过3种途径有效地增加日食量,即提高动作熟练程度、减少准备时间和减少间歇时间.  相似文献   
67.
报道了《河南植物志》中未记录的河南产樟科植物4种1变种,其中豺皮樟(Litsearotundifolia Hemsl.var.oblongifolia(Ness)Allen)为河南分布新记录,订正了一些分类群的学名。  相似文献   
68.
薄菌肉木层孔菌Phellinus acontextus Ryvarden首次发现于湖南省,为中国多孔菌一新记录种。根据中国的材料对该菌进行了详细描述,并与模式产地的标本和近似种进行了异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69.
对里氏木霉和酵母菌混合发酵秸杆提高其粗蛋白含量的发酵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发酵最优工艺条件 :以尿素作为氮源 ,里氏木霉接种 2 4 h后接种假丝酵母 ,接种量比例为 1∶ 4 (酵母∶里氏木霉 ) ,于 p H3.0 ,30℃下培养 4 d。粗蛋白含量可达 30 .5 5 % ,粗纤维转化率可达 33.5 %。  相似文献   
70.
抑制姜瘟青枯假单胞菌的木霉菌株的筛选及其抑菌机理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筛选得到一株可有效抑制姜瘟青枯假单胞菌的木霉菌株SMF2(Tricoderma spp SMF2),证实其胞外分泌的抗生素--木霉素是抑制姜瘟菌生长的主要物质,该物质对热稳定,固体发酵是培养木霉制剂的有效方法,并对培养基的组成、培养条件进行了初步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