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7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36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30篇
教育与普及   35篇
理论与方法论   8篇
现状及发展   5篇
综合类   85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21.
介绍了一种等离子体加热生物质快速热解的方法,将生物质中的长分子链击碎,变成短分子结构而液化。选择玉米秸秆为快速热解对象,大量研究工作证明这种热解方法比较有效。在合理的颗粒度、供料量、热解温度和速度、终止冷却温度的情况下,玉米秸秆液化的收率达到50%左右。一种新型工业化的装置己根据实验结果研制成功。  相似文献   
922.
刘金钟  唐永春 《自然科学进展》2000,10(12):1131-1135
利用多冷阱热解气相色谱仪研究了美国(TA)和印度尼西亚(MK)典型的腐殖煤样品,镜质组反射率Ro分别为0.50%和0.57%.研究对象为n-C7~n-C28之间的正构烷烃.利用恒温热解推导出煤产生正构烷烃的反应级数;利用程序升温热解计算出煤产生正构烷烃的表观活化能及频率因子.煤样MK生成正构烷烃的反应可用单一生烃母体的一级反应拟合;而煤样TA可用两个生烃母体的一级反应拟合.两煤样生成正构烷烃的活化能在46.1~55.1 kcal1)/mol之间.总的来说,煤样MK随着正构烷烃碳数的增加其生成活化能降低,活化能的分布较宽,而煤样TA则不具有上述特征.  相似文献   
923.
本文介绍了国外五种典型的生物质热解液化装置,对这些装置的性能、工作原理、主要结构参数和操作过程及工业化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对比.  相似文献   
924.
有机垃圾在外热回转窑内热解的产物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外热式回转窑试验台在不同热解终温下以垃圾中的典型有机物组分-废纸,PE塑料,废轮胎、木块及它们的混合物进行了一系列热解试验。考察了外热式回转窑的升温特性以及热解终温对热解气体,焦油和半焦的产率的影响。在不同的热解终温下研究了热解气体的成分、热值和能量份额的变化;研究了焦油的C/H原子比、热值和族分的变化以及半焦的热值、挥发分,固定碳,C和H元素的残余份额的变化,并对半焦的CO2反应活性进行了测  相似文献   
925.
结合足球运动特点,分析那种脱离球的体能训练是有缺陷的,单纯的长距离持续跑的体能训练只能提高基础耐力储备.发展运动员的速度耐力应把无氧训练和有氧训练、有球手段和无球手段、训练和比赛合理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926.
 生物质微波热解具有反应速率快、易于控制、安全无污染等优点,但在制气方面存在产率不高、热值较低等问题,严重制约了生物质能的全面与高效利用。简述了微波热解原理,梳理了微波辅助热解技术在提升产气产率及热值、高效脱除焦油、抑制污染物生成和降低系统能耗4个方面的国内外最新研究现状,评述了当前实验用焦油模型化合物存在的局限性以及焦油在转化与脱除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并给出了科学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927.
通过减压精馏的方式富集了废轮胎热解油的轻质馏分,并通过常压精馏的方式将轻质馏分分为6段,系统地研究了甲苯、乙苯、二甲苯、对伞花烃和柠檬烯等高价值物质的分布情况;随后使用乙二醇-环丁砜作为二元萃取剂针对柠檬烯富集馏分进行提纯研究.结果表明:甲苯主要分布在100~120℃馏段,乙苯和二甲苯主要分布在120~140℃馏段,柠檬烯和对伞花烃主要分布在160~180℃馏段.柠檬烯提纯方面,在20℃,乙二醇与环丁砜的质量比为3∶1,剂与油的质量比为5∶1的条件下对柠檬烯富集馏分进行10级萃取实验,可完全去除非烃类杂质,芳香烃杂质的质量分数下降至24.99%,柠檬烯的质量分数从33.81%提升至48.03%,柠檬烯萃取提纯的效果优于精馏提纯的效果.  相似文献   
928.
为了提升吸附材料对放射性碘的去除效果,以溶剂热法制备了锌铜双金属有机框架材料(Zn/Cu BTC),并以此为模板可控热解得到了具有高效吸附性能的锌铜纳米多孔碳(Zn/Cu@NPC)材料。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粉末衍射(XRD)和比表面积分析等手段对材料的形貌结构、物化性质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热解得到的Zn/Cu@NPC保持了Zn/Cu BTC的正八面体拓扑结构,表面出现氧化锌(ZnO)纳米颗粒,过渡金属锌的引入有效提升了材料比表面积。Zn/Cu@NPC表现出优异的碘离子吸附性能,吸附容量为212.5 mg/g,是单金属Cu@NPC吸附容量的3.99倍。该材料耐酸碱性、选择吸附性能良好,且再生循环吸附5次后吸附容量可保持首次吸附的90%。  相似文献   
929.
930.
以微晶纤维素为原料,利用1-丁基-3甲基咪唑硫酸氢盐([BMIM]HSO4)与乙醇二元溶剂体系在180 oC下进行催化降解制备得到纤维素固体残渣(SRE),并考察了[BMIM]HSO4质量浓度对SRE结构特征和热解过程的影响规律,为SRE的资源化利用提供理论基础。通过FTIR、Raman、XRD、SEM和激光粒度分析仪对样品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SRE保持了纤维素化学结构,但随着[BMIM]HSO4质量浓度的增加,SRE粒径显著降低,晶体结构不断被破环并转化为热不稳定的无定形结构。通过热重分析仪和管式反应器研究SRE的热解行为规律,结果表明:随着[BMIM]HSO4质量浓度的增加,SRE热失重起始温度显著降低,热失重曲线向低温区移动。同时,随[BMIM]HSO4浓度的增加,促进了可挥发分与残渣的气固作用,引起焦炭和气体产率增加,生物油产率降低;生物油成分中D-Allose的产率随[BMIM]HSO4浓度的增加大幅降低,而左旋葡萄糖酮和5-羟甲基糠醛、糠醛等含量升高,即[BMIM]HSO4浓度的增加有利于SRE转化生产糠醛等小分子生物质基平台化合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