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2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5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51.
MH1井区主体位于玛湖凹陷南斜坡区,作为南斜坡区重点开发区域,MH1井区目前仍存在沉积相认识不精确、储层分类不明确等问题。通过岩心观察、结合测录井资料,进行沉积微相精细描述及有利储层分布预测研究。结果表明:MH1井区二叠系下乌尔禾组为一套由西北向东南发育的扇三角洲相,可识别出9个沉积微相类型,根据扇三角洲前缘的岩性分布,将前缘划分为内外前缘。根据试油资料,发现主要有利储层集中在内前缘部分。根据孔隙度、渗透率,将MH1井区下乌尔禾组储层分为3类。其中Ⅰ类储层孔隙度渗透率均为最好,为有利储层,Ⅱ类储层次之,Ⅲ类储层孔隙度、渗透率均为最差,作为非储层类型。研究结果为MH1井区下乌尔禾组后续的评价、开发提供新的地质依据,为其他扇三角洲发育区的油气勘探评价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2.
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要建设创新型国家,企业是最为主要的创新主体之一。企业要成为真正的创新主体,就必须尽量提高自己的自主创新能力。了解影响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因素有哪些,知道这些因素又是如何地影响着企业自主创新的,从而充分光大有利因素,抑制不利因素。影响企业自主创新的内部因素影响企业自主创新的内部因素很多,其中主要的是企业产权形式、企业经济实力、企业组织形式、企业人员素质和企业内部激励机制等五种。产权形式对自主创新的影响。企业创新说到底是企业员工的创新。按西方经济学观点,人们都尽最大努力去争取获得更大的财富。或者说,凡是能使自…  相似文献   
53.
董军  刘树根  卿萍  陈小梅  王东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21(30):12879-12889
川北阆中地区CS1井钻揭震旦系—寒武系地层中发育良好的烃源岩及多套储盖组合,储层含气性较好,揭示良好的勘探前景。为取得进一步勘探突破,本次研究以盆地模拟技术为手段,基于实钻井数据、实验分析资料、地震解释成果等开展研究,深化油气成藏过程认识,指明下步勘探方向。结果表明:(1)研究区筇竹寺组烃源岩发育,热演化程度高,储层以震旦系灯影组四段与下寒武统龙王庙组为主,纵向上储盖组合发育。输导体系主要以断裂和裂缝为主。(2)筇竹寺组烃源晚三叠世末—中侏罗世为生液态烃高峰,晚侏罗世为生气态烃高峰。其中,灯四段油气充注位于中—晚三叠世和中侏罗世;寒武系油气充注为中—晚侏罗世。(3)对关键生排烃期的古构造和油气运聚分析认为,灯四段成藏期古构造呈现整体北倾、东高西低,逐渐转变为东低西高到两凹一隆。油气运聚趋势表现为由西向东、南北分区到向南调整;龙王庙组成藏期古构造从东倾逐渐转变为东北倾,油气运聚趋势表现为由东向西、南北分区,最后到西南调整。有利区预测表明灯四段勘探前景更优。  相似文献   
54.
草古地区奥陶系潜山油藏岩性以碳酸盐岩为主,储集空间和渗流通道主要为裂缝,其次为溶蚀孔洞。草古潜山油藏具有较高的初始产能,但开发过程中水侵严重,导致储层流体性质判别和油水界面确定困难,极大地影响了草古潜山油藏的生产开发。为了更有效地对草古潜山油藏进行生产开发,首先,以成像测井标定常规测井建立了储层识别与分类标准,利用电法和非电法测井组合图版进行流体性质识别;其次,结合测井解释和试采结果确定油藏原始油水界面,并且在考虑断层和裂缝影响的条件下,提出了一种单井动态油水界面预测方法;最后,叠合储层分布、裂缝分布与剩余油分布确定了开发潜力有利区。研究结果表明:草古潜山油藏储层可分为Ⅰ、Ⅱ、Ⅲ类;声波~深电阻率/浅电阻率(AC~RD/RS)图版和自然电位*深电阻率/浅电阻率~深电阻率(SP*RD/RS~RD)图版结合可有效区分油层、水层和干层;油藏原始油水界面深度为920 m,考虑垂直裂缝影响的油水界面计算公式能较准确确定动态油水界面;过断层的井初期含水率高,远离断层的井含水率上升速度快;平均裂缝孔隙度越高、Ⅰ类储层占比越高,含水率上升速度越快;A113、A11-9、A1-4井区具有开发调整潜力。提出的油水界面及有利区的确定方法为后期油藏开发提供了依据,也为其他裂缝性油藏的开发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55.
利用岩芯、薄片、扫描电镜及压汞分析等测试手段,结合测井和地震资料,对查干凹陷苏红图组火山岩的储集特征进行了研究,明确了储集性能主控因素。研究表明,火山岩的主要储集空间为气孔、裂缝、溶蚀孔、溶蚀缝和微孔缝,玄武岩气孔、裂缝及溶蚀孔缝发育、分布广,为研究区主要的储集岩石类型,凝灰岩裂缝较发育,分布仅次于玄武岩,为研究区次要的储集岩石类型;火山岩期次越晚,原生孔、缝保存越好,爆发相-溢流相过渡相带和部分溢流相层段上部物性较好,气孔和裂缝的充填是火山岩物性变差的主要原因,构造缝及其伴生的风化淋滤、溶蚀作用极大地改善了火山岩的储集性能,火山岩矿物蚀变产生的黏土堵塞孔隙,使物性变差,同时使岩石的致密性变差,为后期的溶蚀改造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56.
为确定勘探程度较低的穆格莱德盆地南部新生界分布特征,利用布格重力异常资料,选取既能利用已有地质研究成果约束,又能大体控制研究区主要构造格局的4条重力异常剖面进行拟合反演。在对重力异常进行定量与定性解释的基础上,应用SPSS中的相关分析(Pearson相关系数)与回归分析(曲线估计)原理,计算出了研究区的新生界底界埋深。结果表明:研究区新生界在隆起区相对不发育,而在凹陷区厚度较大,平均厚度超过2 200 m。认为新生界厚度较大的穆格莱德盆地南部凹陷区是进一步油气勘探的有利区。  相似文献   
57.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石油勘探有利性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 ( ANN)对石油勘探有利性进行综合评价的问题 ,并成功地应用在我国某大油田 .应用说明 ,与传统的系统建模方法比较 ,此方法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58.
针对克深气田储层厚度横向分布稳定、构造形态简单且断层发育较少的实际情况,利用曲率法对该气田的储层裂缝分布进行了预测,并将预测结果与数值模拟法的结果对比、结合,对克深气田的储层裂缝有利发育区及有利勘探方向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利用曲率法预测的裂缝分布趋势与数值模拟法结果基本一致,储层裂缝孔隙度值在构造高点及背斜长轴方向的转折端处出现高值,其中东部背斜高点处裂缝孔隙度最大,其次为西部背斜高点、中部小型背斜高点及东南缘单斜带。从气藏开发的角度指出西部背斜高点及东部背斜高点为最有利勘探方向,中部小型背斜高点为次有利勘探方向,东南缘单斜带所属的圈闭幅度低且面积较小,储量受到限制,勘探价值有限。  相似文献   
59.
谐波磁势使异步电动机中产生谐波附加转矩,并对电机有一定的影响.本文对此加以论述,为定转子的槽配合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0.
通过地质填图、剖面测量及综合分析等工作,查明了矿区内的主要岩石类型、地层分布、构造形态,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区内成矿的地质条件和成矿有利地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