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5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90篇
系统科学   41篇
丛书文集   117篇
教育与普及   28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169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118篇
  2008年   101篇
  2007年   97篇
  2006年   99篇
  2005年   104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31.
将最小二乘法原理应用到一维导热问题中,来尝试计算试验交互法作为一种数据处理工具的潜在能力,并指出此方法可降低试验的不确定度,求得测试值和数值计数的最近真值及其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32.
制备了分子式为[Ln(OAP)2(Dpbs)2]Dpbs(OAP:邻氨基苯酚Dpbs^-1:4-、(3,5,-二苯基-2-吡唑啉-1-)苯磺酸阴离子)的三元配合物,产物通过元素分析、电导、热重、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及^1H核磁共振谱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OAP为中性二齿配体而Dpbs为负的单齿配体,结构为八面体型。  相似文献   
33.
考察了邻羟基苯甲酸和邻氨基苯甲酸类化合物的荧光自猝灭现象,研究表明,较高浓度的邻羟基苯甲酸和邻氨基苯甲酸等一类物质,在光激发下,通过分子间氢键形成激-基二聚体,使荧光性的单体量减少,从而产生自猝灭.此自猝灭荧光探针可指示体系微环境的变化,并成功地应用于DNA的定量测定.  相似文献   
34.
通过Cu(ClO4)2与己二酸(adipate)和邻菲咯啉(phen)在甲醇-水溶剂中反应得到了一个双核配合物[Cu2(phen)4(adipate)](ClO4)2.(H2O)1.33,并用元素分析、红外及X-单晶衍射技术进行了结构表征.标题化合物属于单斜晶系,C2/c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3.431 6(3)nm,b=1.380 05(12)nm,c=3.241 4(3)nm,β=94.679 0(10)o,V=15.299(2)nm3,Z=8.晶格中存在1.5个结晶学独立但结构参数非常类似的双核单元.每个中心Cu(Ⅱ)离子均处于五配位扭曲四方锥构型,配位原子分别来自于两个螯合的邻菲咯啉配体和一个己二酸根上的羧基氧原子.为了减小空间位阻效应,与中心Cu(Ⅱ)离子螯合配位的两个邻菲咯啉配体之间近似呈垂直排列.两个相邻Cu(Ⅱ)离子通过己二酸根离子连接形成双核结构,且相邻的双核单元之间存在较强的芳环堆积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35.
利用螯合配体4,7-二苯基-1,10-邻菲罗啉与反丁烯二酸钠及铜盐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超分子配合物[Cu(fum)(dpphen)2].CH3OH.H2O(fum=反丁烯二酸根,dpphen=4,7-二苯基-1,10-邻菲罗啉).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等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配合物属单斜晶系,空间群C2/c;晶胞参数:a=4.163 8(4)nm,b=1.323 9(1)nm,c=1.936 0(1)nm,β=117.23(9)°;Z=8;最终偏离因子R=0.032 7.配合物中每个Cu(Ⅱ)离子与来自两个dpphen的4个N和一个fum的2个O配位,形成畸变的八面体结构单元.相邻单核单元通过C—H…O氢键作用形成一维超分子梯状链,毗邻的超分子链通过dpphen上苯环间的π-π堆积作用形成二维层状结构.  相似文献   
36.
非线性时序的混沌特性分析与预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非线性时间序列相空间重构过程中的参数选择问题以及有效的预测方法一直是该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基于虚假最近邻域概念,同时确定最佳的嵌入维数m与时间延迟τ,对实际非线性时间序列进行相空间重构,求解出时间序列最在Lyapunov指数LE,验证了其中混沌特性,其可预报尺度为[1/LE].并应用基于[1/LE]个输入神经元与Kenya提出的m:2m:m:1这两种人工神经网络结构对非线性时间序列进行训练和预测,预测结果的平均误差分别为4%和2%左右,后一种神经网络结构能提供更好的预测结果。  相似文献   
37.
定义图Sm*Cn为V(Sm*Cn)={ω,uij}i=1,2,…,m;j=1,2,…,n},E(Sm*Cn)={wuil}i=1,2,…m}∪uijuij 1}i=1,2,…,m;j=1,2,…,n-1}∪}uinuil|i=1,2,…,m},文章给出了Sm*Cn的邻点可区别的边色数。  相似文献   
38.
Cu(Ⅱ)-邻-N-水杨醛烯基苯酚配合物的结构和荧光性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合成的邻-N-水杨醛烯基苯酚和咪唑为配体,与Cu( )离子自组装形成配合物Cu(C13H9NO2)(C3H4N2).X-射线单晶衍射表明,配合物晶体属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ca21,晶胞参数:a=0.93944(1.4)nm,b=1.7579(0.3)nm,c=1.8261(0.3)nm,V=3.0158(8)nm3,Mr=342.84,Z=4,ρcalc=1.510mg/m3,R1=0.0641,wR2=0.1357.在配合物结构中,三齿Schiff碱配体中的两个氧原子、一个氮原子和咪唑的一个氮原子分别与铜( )离子配位,形成扭曲的平面正方形结构.配合物分子通过π-π堆积作用形成三维堆积超分子结构.晶体的荧光光谱表明,配体共轭体系在配位后扩大了共轭面,从而使波长红移,刚性面的增加使荧光强度增强.  相似文献   
39.
邻二氮杂苯-水复合物氢键结构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直接密度泛函理论B3LYP方法对邻二氮杂苯-水复合物基态的氢键结构与相互作用能进行了理论计算,结果表明复合物之间存在较强的氢键N…H—O相互作用,在复合物中,水的H—O对称伸缩振动频率明显红移,计算结果与实验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40.
异常检测是防范新型攻击的基本手段.使用两种基于统计的异常检测技术检测网络入侵,一种是基于最大熵原理先从理论上得到正常用户行为的概率分布,然后再设定检测阈值;另一种是基于K-近邻算法,该算法不需要预先知道分布,也能很好地完成异常检测的任务.最后使用DARPA 99的部分入侵测试数据对两种方法进行了测试,并对它们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