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8篇
丛书文集   16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25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以城市缓流水体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底泥微曝气对水体中有机物、氨氮、磷等的去除效果以及对藻类生长的抑制作用和水体表观的影响。研究表明,底泥微曝气可以有效抑制水体中藻类的生长,这与底泥微曝气可以有效降低水体中磷的含量密切相关,但底泥微曝气对有机物、氨氮的去除效果一般。实验初期,底泥微曝气水体浊度与对照实验和对水微曝气相一致,但实验后期,由于对照实验和对水微曝气中藻类大量生长,导致其浊度明显高于底泥微曝气。通过降低曝气量,使得底泥颗粒物质悬浮量、悬浮高度、藻类生长得到控制,致使实验过程中底泥微曝气水体表观良好。  相似文献   
102.
曝气增强垂直潜流型人工湿地脱氮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构建了一种增强型垂直潜流人工湿地模型,使用人工曝气手段增强人工湿地脱氮效果.增强型人工湿地曝气优选的曝气位置在基质顶面以下约30cm处,优选的气水比为6:1.使用以上条件运行人工湿地的结果表明,曝气点附近硝化反应明显增强.实验数据表明,相同条件下曝气运行时,总氮去除率达到68%,非曝气运行则为55%,但这种方式对COD的去除没有明显的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103.
目前许多具体实例证明中水回用技术在污水处理厂的应用,其主要是通过曝气生物滤池技术过滤处理污水后回用作电厂冷却水等工业回用水,处理出水能够达到《再生水用作冷却用水的水质标准》中的循环冷却水标准等一系列标准,从而节省了大量的自来水,为企业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04.
高速给水曝气生物滤池应用于大型自来水厂的预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克服氨氮和有机物对饮用水源的微污染,广州市某水厂首次采用了高速给水曝气生物滤池(HUBAF)生物预处理新工艺,处理规模为73.5万m3/d.工程投产稳定运行后,初期3个月原水氨氮和CODMn分别为0.44~2.22 mg/L和1.84~6.06 mg/L,预处理出水分别小于0.5mg/L和2.0mg/L;原水的铁和锰最高达1.16mg/L和0.22mg/L,出厂水最高达0.05mg/L和0.03mg/L.HUBAF采用大颗粒轻质陶粒并结合流化床技术,对浑浊度的去除平均仅为2.5NTU,生物滤池过滤水头损失稳定在1.0 m以下.其冲洗方式为气水联合上、下冲洗,冲洗前后各滤池的过滤水头损失差不超过0.1m,为共用1套集中鼓风曝气系统创造了条件.与弹性填料接触氧化池和悬浮球流化池等已投入应用的生物预处理技术相比,HUBAF抗冲击负荷能力强,氨氮硝化率高,除铁除锰能力强.HUBAF-常规工艺生物强化集成技术对有机物的去除率与"臭氧-生物活性炭"给水深度净水工艺处于同一水平.  相似文献   
105.
曝气生物滤池作为一种高效的水处理工艺,具有投资少,占地面积小,模块化建设,可根据排放标准扩建,自动化程度高,管理简单等优势,日益受到重视.本试验中,运用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对某皮革厂生化池出水进行深度处理,以研究此工艺对制革废水氨氮的去除效果,并探索工艺控制条件.  相似文献   
106.
万琼 《甘肃科技》2005,21(2):86-87,82
固定化微生物曝气生物滤池采用了新型自制的功能化大孔裁体固定微生物并作为填料,能同时发挥物理吸附、生物吸附、生物降解、过滤等多种功能。实验结果表明:固定化微生物曝气生物滤池处理计生药品废水在0.32m/h的水力负荷下,COD、NH3-N、TN和SS的平均浓度由1457mg/l、137mg/l、158mg/l和218mg/l下降为77mg/l、8mg/l、20mg/l和21mg/l,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4.7%、94.2%、87.3%和90.4%。  相似文献   
107.
曝气生物滤池技术为实现中水回用开辟了崭新的前景。本文阐述了曝气生物滤.池的工艺原理和特点,对该工艺在二级出水、石油废水和印染废水回用中的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并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8.
近年来,针对曝气生物滤池的研究和应用日益广泛,滤池填料的作用也逐步受到重视。传统的填料有陶粒、砂、褐煤、沸石、炉渣等,但其主要功能都是挂膜服务。本研究采用海产品废弃物贝壳作为曝气生物滤池的填料,在一个反应器中实现脱氮和除磷,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工艺的能耗。由于采用的是生物膜工艺,污泥产量很低。  相似文献   
109.
曝气生物滤池处理机理及反冲洗控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当前曝气生物滤池在处理机理及运行控制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综述曝气生物滤池在过滤截留、生物氧化和曝气充氧等处理机理以及水头损失发展、反冲洗运行控制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今后应进一步探明曝气生物滤池过滤截留、生物氧化以及曝气充氧对水头损失的影响规律,建立相应的生物-物理复合过滤方程,以阐明曝气生物滤池处理机理,优化曝气生物滤池的工艺设计和反冲洗控制,实现曝气生物滤池的高效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10.
针对乡镇污水处理需求,以Unitank和三沟式氧化沟的工艺为基础,整合曝气塘工艺的优点,提出一种简易型交替曝气塘工艺.结果表明,边池是交替式曝气塘完成脱氮除磷过程的关键单元,其效果必须通过对边池进水量与曝气量的恰当设定来实现.优化的控制模式,即反应周期T为6h,边池进水量/中池进水量(RQ)为2,总曝气时间/总进水时间(RA/Q,total)为1和边池曝气时间/进水时间(RA/Q,side)为0.5,既能够维持污泥浓度稳定和污泥活性,又能使脱氮和除磷的矛盾取得平衡,出水优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排放标准.近两年的工程实践证明:简易型交替曝气塘污水处理工艺具有基建投资低、施工简易、运转灵活及占地较小的优点,是适用于乡镇的一种简易加强型污水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