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2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39篇
系统科学   15篇
丛书文集   78篇
教育与普及   153篇
理论与方法论   66篇
现状及发展   7篇
综合类   1348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124篇
  2013年   121篇
  2012年   113篇
  2011年   116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102篇
  2008年   138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81.
利用非静力中尺度模式WRFV3.2,结合LAPS数据融合系统同化多源观测资料,较好地模拟出了北京"721"特大暴雨的降水演变过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暖区及冷锋降水阶段的云微物理特征差异。研究表明:暖区降水阶段水物质中雪和雨水的含量明显高于冷锋阶段;水汽大量凝结为云水,进而被雪收集,是雪含量较高的主要原因;霰融化为雨水和雨水蒸发为水汽的正负反馈双重作用下,导致暖区阶段雨水含量明显高于冷锋阶段。  相似文献   
182.
针对当前城市洪涝研究主要集中在单一的绿色、灰色基础设施或绿-灰色基础设施的不足,基于水文水动力耦合模型对武汉市东沙湖流域进行建模,采用武汉市暴雨经验式并移植郑州“7·20”暴雨生成重现期1~1 000a的极端暴雨情景,分析极端暴雨下绿-灰-蓝色基础设施的雨洪控制能力.研究结果表明:绿色基础设施主要应对5a一遇以内的降雨,且有一定的削峰和峰值延缓效果;灰色基础设施排水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城市应对极端暴雨,且雨强越大其发挥效果越明显,但存在增大峰值和提前峰现时刻的负面作用;蓝色基础设施具有极大的雨洪调蓄潜力,可为应对极端暴雨提供保障,但需考虑其综合效益并制定多级水位调控方案;绿-灰-蓝色基础设施应综合起来优化评估,蓝色基础设施的顶托效应反映了其水力联系和耦合关系.以期该研究为城市内涝灾害治理和海绵城市建设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3.
通过统计分析2008—2017年吉安国家基本气象站的常规观测气象资料与恶劣天气事件的发生情况,为江西省吉安桐枰通用机场二期扩建项目的建设提供基础气象数据与分析,从常规气象、极端气象角度分析机场二期扩建项目的可行性.结果发现:1)该地常年平均风力微弱,以N风向和NNW风向为主;2)常年平均气温19.6℃,日最低气温历史极值为-4.5℃,日最高气温历史极值为40.7℃;3)降水集中在3―6月,年均降水量1546.4 mm,年均降水日数153 d;4)全年能见度较好,雷暴、积雪等恶劣天气发生概率较低且发生规律明显.  相似文献   
184.
孟寒冬 《河南科学》2020,38(8):1279-1286
使用河南省111个国家级气象站1956—2016年逐日降水资料,分析了河南省区域性暴雨过程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发现1956年以来全省区域性暴雨过程发生次数存在缓慢上升趋势,且主要出现在7—8月,出现频次空间上呈自西北向东南递增的态势.选取持续天数、过程范围、过程最大日降水量、过程单日最大范围、过程区域平均降水量5个暴雨过程指标,运用标准化方法、百分位法和相关系数法,建立河南区域性暴雨过程综合强度评估模型,并将区域性暴雨过程强度划分为特重、严重、重、中、轻、一般6个等级.查阅《中国气象灾害大典》(河南卷)、河南省月气候评价等历史资料发现,模型评估的区域性暴雨在时间和强度上与史料记载的一致,表明模型评估结果较为科学、合理.初步探索应用区域自动气象站降水资料进行区域性暴雨过程综合强度评估,结果表明,引入区域气象站降水资料虽然对个别评估指标影响较大,但对区域暴雨过程强度评估等级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85.
利用2013—2016年廊坊市环境监测数据以及同期相关气象资料,采用数理统计等方法,研究重污染天气特征及影响的气象条件.结果发现:空气质量达标天数呈逐年上升趋势,而重污染天数逐年下降;重污染天气主要出现在1—3月、10—12月;重污染天气首要污染物只有PM_(10)、PM_(2.5)、O_3与PM_(10),PM_(2.5)4种情况.重污染天气日气象要素特征明显:主导风向主要位于风玫瑰图的第一、第三、第四象限,风速基本上小于1.6 m/s;相对湿度多在50%以上;年均能见度小于10 km;1—3月、10—12月主要污染月逆温层厚度更厚,强度更强,逆温出现频率也更高;静稳天气指数除了4、5、7月小于10以外,其余月均大于等于10;3—6月混合层高度在1000 m以上,其余月小于1000 m;重污染日霾、雾、轻雾、露、霜、结冰6种天气发生的频率较高.  相似文献   
186.
 借助人工影响天气开展消减雾霾影响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尝试。本文介绍消减雾霾可能采用的人工影响天气方法、原理、应用, 并分析其优缺点和关键问题。人工影响天气消减雾霾的主要方式包括人工增雨、人工消雾及消减干霾的物理化学方法。人工增雨和人工消过冷雾技术相对成熟, 但人工增雨作业依赖地理背景和天气条件, 不适用于消减处于发展阶段的雾霾。人工消暖雾尚未成熟, 有待研制更高效的暖云催化剂或开发新型消暖雾技术。喷水地球工程法需要进行更深入的理论分析, 结合实验寻找高效清除PM2.5的方法。城市风道法因受地理环境和气象条件限制, 并不适用于所有城市。当然, 治理雾霾还要从社会经济发展方式、能源结构组成、节能减排和降低能耗等方面综合入手, 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87.
本文介绍一种利用区域天气观测站资料制作乡镇精细化气温预报的方法。通过与一个基准站点的极值温度差值的日温差比来计算如何得到其他站点的精细化气温预报。从效果上看,基本上能客观反映出地区气温的分布差异,与客观事实较为符合。  相似文献   
188.
由于小(1)型水库除险加固过程中缺少实测水文资料,需采用24h设计暴雨推求设计洪水。本文洪水计算依据2002年编制的《河北省设计暴雨图集》(以下简称《图集》)计算设计暴雨,采用推理公式法推求设计洪水过程,并对其合理性进行了分析,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9.
<正>工人们戴着面罩抵抗高温天气巴西世界杯完美结束,2022年的世界杯举办国卡塔尔却是屋漏偏逢连阴雨:5月,国际足联主席坦言,由于当地天气炎热,在卡塔尔举办世界杯"是个错误";6月,这个富得流油的海湾国家曝出贿选丑闻,世界杯举办权有可能被剥夺。而没过多久,卡塔尔再次面临指责,这次的原因是侵犯人权。在世界杯场馆的  相似文献   
190.
雷电是自然大气中的超长距离的强放电过程,因其强大电流、炙热高温、猛烈冲击波以及强烈的电磁辐射等物理效应而能够在瞬间产生巨大的破坏作用,常常导致人员伤亡,击毁建筑物、电子通信设备,造成计算机系统瘫痪,引起森林火灾,仓储、炼油厂、油田等燃烧甚至爆炸,也会严重威胁交通、航空航天、军事设施等方面的安全。雷电天气还经常伴有大风、冰雹、短时暴雨等强对流天气发生,给农业带来很大影响,严重危害着人民生命财产和各行各业生产的安全。雷电灾害是“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公布的影响人类活动最严重的十种自然灾害之一,被全国电工仪器仪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称为“电子时代的一大公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