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2篇
丛书文集   22篇
综合类   16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51.
本文建立了一种测定瓷土中稀土总量的分析方法。在硝酸介质中,稀土元素与二溴邻羧基偶氮氯膦生成蓝色配合物,其最大吸收峰在645 nm 处,比尔定律范围是0—16 μg·RE/25ml,方法选择性好,可不经分离直接测定瓷土中稀土的总量  相似文献   
152.
合成并鉴定了5个二安替比林烷氧基苯基甲烷新试剂:二安替比林邻甲氧基苯基甲烷,二安替比林对甲氧基苯基甲烷,二安替比林邻乙氧基苯基甲烷,二安替比林间乙氧基苯基甲烷,二安替比林对乙氧基苯基甲烷,研究了在磷酸介质中它们与铬的显色反应,建立了5个测定铬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3.
研究了新显色剂 4 (2 吡啶偶氮 ) 邻苯二酚 (PAPC)在CTMAB存在下与Cu(Ⅱ )的显色反应 .在 pH =10 .5缓冲溶液中 ,该试剂与Cu(Ⅱ )反应生成稳定的红色配合物 ,其最大吸收波长为50 5nm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5.33× 10 4 L·mol- 1·cm- 1,铜含量在 0~ 1μg/mL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 ,该方法应用于茶叶中铜的测定 ,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54.
研究了8-QAQ与Cu(Ⅱ)在PH=8.4缓冲溶液中的显色反应,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此反应测定Cu(Ⅱ)的灵敏度较高,表观摩尔吸收系数为5.9*10^4L.mol^-1.cm^-1,线性范围0.8-1.6μg。应用于大米中微量Cu(Ⅱ)的测定,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5.
以铬天青S和邻菲啉作混合显色剂,不需预分离,可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氮化硅消解液中的铁和铝。[Fe(phen)3]2+和Al(CAS)3的吸收光谱有部分重叠,通过读取在两个等吸收波长处的吸光度可消除吸收干扰,测铁所选的波长对为504/595nm,测铝的波长为[Fe(phen)3]2+不产生吸收的581nm.测量在pH=6.0的HAC-NaAC缓冲溶液中进行。测铁的线性范围为0~4mg/L,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81%,平均回收率为99.7%;测铝的线性范围为1.4mg/L,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31%,平均回收率为101.1%。  相似文献   
156.
研究了2-(2-噻唑偶氮)-5-二甲基氨基苯甲酸(TAMB)与钯的显色反应,其灵敏度为4.68×10~4dm~3·mol~(-1)·cm~(-1),反应具有良好的选择性,用于分子筛、蒙脱土、钢样及某些合成样品的测定,获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7.
本文介绍了用5-Br-DMPAP作显色剂,在碱性介质及乳化剂OP存在条件下,用751型分光光度计测定富锌酵母中有机锌的测定方法,该法操作简便、经济、准确,便于一般实验室测定用。  相似文献   
158.
159.
2,4-二氯苯基荧光酮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铜(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弱酸性(pH=5.5)介质中和表面活性剂CTMAB存在的条件下,2,4-二氯苯基荧光酮与Cu(Ⅱ)形成稳定的三元络合物,可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Cu(Ⅱ).其最大吸收波长λmax为60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为1.10×105L* mol-1* cm-1,铜(Ⅱ)在0~0.6mg*L-1范围内符合Beer定律,用拟定方法测定了芝麻、茄子中铜(Ⅱ)的含量,结果较满意.  相似文献   
1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