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3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60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38篇
教育与普及   96篇
理论与方法论   8篇
现状及发展   8篇
研究方法   1篇
综合类   185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97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98篇
  2008年   119篇
  2007年   103篇
  2006年   82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羟基OH^ 具有极强的氧化能力,用高浓度羟基溶液做药剂,对含有浮游植物扁藻和盐藻的海水进行处理,取处理前后的样品在显微镜下观察藻细胞形态和结构的变化,研究羟基破坏、分解细胞组织的生化作用.实验结果表明,羟基使藻细胞破裂、缺失以及细胞内容物外泄,并最终导致其死亡,  相似文献   
42.
对经TiB2(体积分数ω=0.8%)颗粒细化后Ti-45Al-2Mn-2Nb合金进行了激光表面快速熔凝处理,在其表面获得了超细晶粒组织,并在T=1073~1223K,P=40-120MPa,t=0.5-1h条件下对经激光处理后的合金进行了超塑扩散连接,研究了温度、压强和时问对连接过程的影响,建立相应的理论模型对连接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在晶粒度和表面粗糙度一定的条件下,温度、压强和时间对连接过程产生重要影响,而且三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经过激光表面处理后的合金试样在较低温度、较低压力和较短时间下(11731K/60 MPa/Ih)可达到完全冶金结合;实验结果与模拟计算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43.
对机械合金化制备的Fe-Ni粉体利用X射线衍射(XRD)进行分析,得到了不同Ni含量和不同球磨时间Fe-Ni纳米晶的XRD谱.实验表明,w(Ni)=10%和20%时,Ni溶入Fe晶格,分别在球磨20h和50h后形成单一的a(bcc)相;w(Ni)=50%时,其先后经历了γ(fcc)→←a(bcc)正逆转变,在球磨120h后最终形成单一γ(fcc)相.无论是a(bcc)相还是γ(fcc)相.它们的固溶度均比块体Fe-Ni合金显著提高.w(Ni)=35%时,则始终是两相共存.对试样的XRD谱采用3种不同的方法测定了Fe-Ni粉体的晶粒尺寸和显微畸变,发现经球磨20h后,不同Ni含量的粉体均呈纳米结构,并随球磨时间延长,Fe-Ni纳米晶的晶粒尺寸下降而显微畸变上升.  相似文献   
44.
冷却方式对Mg-3Nd合金显微组织和物相构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备了急冷和铸造的Mg-3mass%Nd合金,采用显微组织分析、X-射线物相分析、电子探针微区成分分析、硬度和强度等检测分析,研究了合金的显微组织、物相构成和力学性能.探讨了压缩变形对铸态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急冷可以大幅度减小晶粒尺度及改变合金的物相构成.急冷合金的物相构成为过饱和α-Mg固溶体相;铸态样品的物相构成为α-Mg固溶体和Mg41Nd5.实验还表明,铸态样品压缩变形后产生大量的形变孪晶,提高了合金的强度.  相似文献   
45.
面向微装配机器人的TSB分级智能控制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面向微装配机器人的TSB(任务 策略 行为 )分级智能控制结构 ,该结构自上而下有三个控制层组成 :任务层、策略层和行为层 .操作者在任务层通过人机交互接口进行微装配任务规划 ,策略层将抽象的装配规划分解为具体的显微视觉伺服策略控制微装配机械手的运动 ,行为层则涉及微装配机器人基本行为的生成与执行监督 .TSB控制结构通过人机交互的方式将操作者的任务规划能力和机器人显微视觉伺服策略结合起来 ,实现了微装配机器人的半自主控制 .  相似文献   
46.
为研究界面剂对新旧混凝土界面粘结强度的影响及其粘结机理,进行未涂刷界面剂与涂刷水泥净浆、掺10%粉煤灰水泥浆、掺10%U型膨胀剂水泥浆、掺10%丁苯乳液水泥浆等5组Z形试件的直剪试验,测定各试件新旧混凝土界面的剪切强度;同时,采用显微硬度仪与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界面过渡区的显微硬度值分布规律、微观结构形貌以及水化产物种类与分布特征.试验结果表明,新旧混凝土界面为薄弱区域,涂刷合适的界面剂可优化孔结构,改善界面密实度,增大新旧混凝土在微观层面上的机械咬合作用.此外,常用的4种界面剂中,水泥净浆和掺U型膨胀剂水泥浆的性价比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47.
随着列车时速不断提高,制动盘承受的热负荷不断增大,这对制动盘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提高制动盘钢的机械性能及耐热疲劳性,钒元素被添加到制动盘钢中.本文研究了不同淬火温度时V含量对Cr-Mo-V系制动盘钢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并通过Thermo-Calc热力学软件、碳复型、透射电镜、能谱分析等方法对不同V含量时析出相的演变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增加钒含量使高温析出的V(C,N)含量增加,细化奥氏体晶粒和回火马氏体组织.淬-回火态析出相主要为V(C,N)、(Mo,V)C、M7 C3和M23 C6.随钒含量增加,大尺寸M23 C6和M7 C3的析出被抑制,对韧性损害降低;小尺寸(Mo,V)C含量增多,析出强化效果增强.淬火温度为880~900℃时,增加钒含量能细化马氏体和减少大尺寸碳化物,弥补了析出强化对韧性的损害,故冲击功变化不大.淬火温度为920~940℃时,提高钒含量促使(Mo,V)C量急剧增加,冲击功快速下降.实验钢淬火温度不应超过900℃.  相似文献   
48.
安徽泾县楮皮纸制作过程中使用不同的造纸原料和制浆工艺,是纸张性能具有差异性的本质原因。文本以泾县4种制浆工艺不同的混料楮皮纸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纸张的显微形态、紧度、吸湿性、热稳定性、耐久性等,探讨造纸原料和制浆工艺对楮皮纸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现代工艺在楮皮原料中加入适当比例的针叶木浆,可促进纤维的结合,从而提高纸张的紧度,并增强纸张的吸湿能力,但会降低纸张的热稳定性。使用强碱蒸煮和次氯酸盐漂白可提升纸张初始白度。由楮皮纸老化后各项指标可知,传统工艺的楮皮纸在老化进程中表现出较好的强度和酸碱度稳定性。现代工艺中仅经过强碱一次蒸煮的楮皮纸耐久性优于同时采用强碱蒸煮和次氯酸盐漂白的楮皮纸。强碱蒸煮和次氯酸盐漂白会对纸张内部化学结构造成一定程度损伤,且在老化进程中愈加明显;次氯酸盐漂白会加快纸张返黄及酸化。  相似文献   
49.
为了获得更高强度的纤维增强复合电铸层,采用脉冲电流进行电沉积,并在电铸液中加入磺酰亚胺类添加剂,获得硼纤维-纳米晶镍复合电铸层。研究结果表明:在室温下,当硼纤维增强镍复合电铸层晶粒由微米级细化至90 nm时,其显微硬度由219 HV上升至712 HV,抗拉强度由1 018 MPa提高到1 375 MPa。随着电铸层晶粒的进一步细化,由于纤维与基体结合强度的下降,硼纤维-纳米晶镍复合电铸层抗拉强度呈明显下降趋势,但显微硬度依然上升。200℃时,与硼纤维增强微米晶镍复合电铸层相比,纳米晶复合电铸层依然具有很高的强度,但是当温度上升至400℃时,由于晶粒的迅速长大以及界面脆性物质的析出,纳米晶对纤维增强复合电铸层抗拉强度的提升效果已不再显著。  相似文献   
50.
更正说明     
正《科技导报》2014年第4/5期第34~39页刊登的赵卫等的论文"海藻纤维素气凝胶:从绿潮到新材料"中,图1引用了牛建峰、范晓蕾、潘光华等刊登在《海洋科学》2008年第8期第30~33页的论文"青岛海域大面积聚集漂浮浒苔的显微观测"的图3,张晓雯、毛玉泽、叶乃好等刊登在《中国水产科学》2008年第5期第822~829页的论文"黄海绿潮浒苔的形态学观察及分子鉴定"的图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