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教育与普及   7篇
理论与方法论   21篇
综合类   12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81.
宁远之战是明与后金关系史上一次极其重要的战役。努尔哈赤宁远战败,其根本原因于政策上的失误导致民心的丧失,此外,在思想 努力尔哈赤骄傲轻敌,以致在军事上打了一场兵家最忌的无准备之仗,而碰到的对于 敢战敢胜、指挥有方的明朝杰出将领袁崇焕,这也是其战略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2.
本文论述了明代初期对藏族地区的政治与经济政策。笔者认为,该政策是以战略利益为前提,以“分而治之”为目的,同时加之军事之威慑,政治之笼络,经济之牵制。传统与现实紧密结合,多种手段交错使用,故尔成就卓然。  相似文献   
83.
明成祖时期,维护商路畅通、保持贸易往来成为明朝对贴木儿朝的基本政策,亦明廷“宣德化、柔远人”的一种手段。而帖木儿期亦承认明的东亚大国地位。永乐、宣德和正统年间,双方联系密切。景泰以后,明朝国力下降,以消极保守的措施来维持双方的交往,而帖木儿朝亦不能提供明朝必需品来加强双方的往来,两国关系日益走下坡路。  相似文献   
84.
中国与马来半岛有着悠久的民间交往历史,马六甲王朝是马来半岛第一个统一的马来人政权,其与明朝的朝贡关系持续了119年,在中马关系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中马两国的外交往来具有官方垄断的唯一性,朝贡贸易是两国朝贡关系的主要形式,也是两国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85.
28年七下西洋,在东方千年航海史上,不过是一瞬间,但却将整个东方航海事业推向瞬间的高峰。1433年,第七次下西洋,郑和在古里病逝,副将王景弘将庞大的舰队和郑和的头发、  相似文献   
86.
意大利的利玛窦在明朝末年作为耶稣会的传教士到中国传教,韶州是他在大陆传教的第二站。1589年8月他从肇庆来到韶州,通过结交官府和士大夫,得以在西河光孝寺旁租地建屋,设堂传教。他在地方文士瞿太素帮助下,蓄发儒服,学术传教,能够比较顺刺地四处传播宗教。利玛窦在韶州立足六年,教务工作取得了一些进展,同时也引发了多起争端(教案)。1595年他又以韶州为跳板进入江西,并得以进一步向南昌、南京和北京发展。  相似文献   
87.
宗教迷信是中国古代民俗文化中的一股主流。其中汇聚了形形色色的神拜活动。这些神拜迷信活动与古代不少民间体育活动有紧密的关系,而这一点在明朝表现得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88.
三峡巾帼秦良玉传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良玉是明末三峡地区一位杰出女将,平定土司叛乱,勤王抗清,攻打农民起义军,一生戎马倥偬,为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而奋斗不息,以崇高的爱国情怀和完美的人格魅力为三峡地区乃至整个中国历史树立了一块不朽的丰碑.  相似文献   
89.
简析明代江西商人的行商特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代江西商人与徽商、晋商一起活跃在大江南北,共同为明代商品经济的繁荣作出了重大贡献。在经商活动中,江西商人以其从商人数多、行商区域广、经商方式活、贾农结合紧为特色,从一个侧面表现出江西人求新思变、善谋实干的良好传统和品质。  相似文献   
90.
明《泰山志》整理论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明《泰山志》蝙纂于嘉靖年间,是泰山现存第一部山志,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明代泰山志校证》是首次对其书的整理校订。在《校证》中,对明志的体例设定、编纂思想、史料价值、学术影响等方面进行初步探讨,并对其在泰山学史上的地位试作评价。同时从补充新资料、采用新成果、提出新见解,尝试新体例四个方面对整理校证工作作了具体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