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0篇
系统科学   10篇
丛书文集   47篇
教育与普及   73篇
理论与方法论   104篇
综合类   149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186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135篇
  2010年   139篇
  2009年   116篇
  2008年   144篇
  2007年   106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7年   1篇
  194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41.
虽然新式BITs中的规定与中国曾作出的ICSID公约第25(4)条保留在事实上已经相悖,但由于撤回条约保留是一种要式行为,所以不能认为中国已经撤回了该务保留,且现阶段也最好不要撤回该条保留。在对待国际投资仲裁实践的立场上,应该理性地采取防守策略,通过完善新式BITs中有关仲裁机制利用的规定从而谨慎地积累实践经验,将可能产生的风险降到最低程度。在仲裁机制利用方面的完善措施包括在新式BITs中限定“投资者”的范围、规定“安全例外”和“一般例外”等。  相似文献   
142.
格拉泽的梦想1881年,美国科学家尼古拉·特斯拉(1856~1943年)给美国电器工程学会写了一封信,信中提出了太空中充满能量的观点,他说,"太空中充满着能量,假若它们是静态的,我们的希望自然没有用处,然而假若它们是动态的——我们知道,这一点可以肯定——那么现在就应该考虑用我们的机器去利用这种伟大的自然之力了。"  相似文献   
143.
鸿雁意象在我国古典文学中已经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抒情象征体系,对传统抒情文学和民族审美心理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南宋遗民词中的鸿雁意象不但继承了传统的意蕴,在表达黍离之悲、表现遗民孤凄流离的生存状态等方面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并且,通过鸿雁意象在这一特殊时代的丰富内涵,可以清晰地透视到南宋遗民词人强烈的遗民情绪和悲剧性生命体验.  相似文献   
144.
《孙子兵法》中提出的“智、信、仁、勇、严”为将之道,长期以来是军事理论家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但当今的军事理论工作者多半是从现代人的视角去解读《孙子》的,这种解释很可能偏离孙子的原意。笔者尝试用与他处于同一时代的孔子以及儒家学说的一些观点做新的阐释,以期接近其原始之意并对今天的孙子研究以启示。  相似文献   
145.
清代宗族法代表了中国封建社会宗族法的最高成就。前人对宗族法的研究多囿于宗族内部,未窥全豹。从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出发,自下而上地全面探讨清代宗族法借助家长专制、祭祀之礼、宗族力量实现政治、经济、文化三位一体的全方位的社会控制,有助于了解封建统治延伸到基层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历史过程,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与实践有着重要的认识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46.
陶澍和严如熤都是"湘系经世派"的重要成员,对嘉道年间经世思潮的兴起,都有过重要的贡献.陶、严两家是世交,陶澍、严如熤不仅十分友好,联系密切,而且都能勤政恤民,为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特别是他们提倡经世致用之学,主张舆地经世,他们的《蜀輶日记》、《苗防备览》、《三省边防备览》等著作,不仅是当时经世实学的楷模,对政治、经济、军事都有积极的意义,而且对后世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7.
148.
“五之”教学模式,是借用中国古人的“五之”治学模式(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运用于高校教学而形成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在教育学教学中,尝试运用“五之”教学模式来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实践证明是有效的、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9.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著名作家菲兹杰拉尔德的经典名著。从感官之美、移情和距离之美这些角度去分析文本中的主要人物特征,可以透过现象看本质,还原作家的本我。  相似文献   
150.
在我国历史上儒、释、道三家并称,但三家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不同,孔子的儒家思想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体,曾在历史上对中国社会乃至世界各国各民族发生过重大影响。可以肯定地说,孔子的儒家思想仍会在当今、甚至相当长的时期都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