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37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31.
7月30日,广东康力在江西樟树市举行了电子商城启动仪式及纪念“八一”井冈山红色旅游活动。  相似文献   
32.
在调查西江苗寨旅游需求导致的各类型商服单位的空间分布基础上,通过定量(SPSS聚类模型)与定性(调查分析)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西江苗寨微观经济区位进行功能区划分;最后运用社会交换理论模型、公共选择理论及级差地租理论等解释旅游活动对村寨微观经济区位的影响。  相似文献   
33.
背包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有别于一般大众旅游的旅游形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旅游者。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旅游个性化意识的不断增强,背包旅游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目光并且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我国当前的旅游发展在这种新潮流的冲击下也体现了自身的特色,背包旅游的发展也逐渐步入正轨。但与国外一些背包旅游发达国家如澳大利亚、新西兰等相比,我国背包旅游的发展还不是很成熟。本文阐述了背包旅游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对我国背包旅游的发展作了SWOT分析,对其在我国的发展给予了肯定并作出了前景展望,以期丰富对我国背包旅游的研究。  相似文献   
34.
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针对研究区采挖竹笋活动区域坡地土壤的枯枝落叶层厚度、土壤含水率、土壤容重和土壤粒度特征等指标进行测定,并进行土壤冲击指数分析、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定量研究采挖竹笋活动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对比采挖竹笋活动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显示该旅游活动对旅游环境产生了一定的破坏,具体表现为:(1)受旅游活动干扰,枯枝落叶层厚度、含水率、土壤黏粒等指标均有所减小,而土壤容重、土壤砂粒则有增大趋势;(2)各级坡度指标均较活动前有所变化,且变化极其显著(P0.01)的坡度范围均集中在Ⅰ(0°~5°)、Ⅱ(6°~10°)级坡度上;(3)在旅游活动影响下,枯枝落叶层厚度变化幅度较大,对旅游活动干扰表现最为敏感,其次是土壤容重和含水率,土壤粒度中粉粒含量对旅游活动反应最弱;土壤细黏粒与枯枝落叶层、含水率存在显著正相关,粗砂粒与枯枝落叶层、含水率存在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35.
河南旅游纪念品市场诊断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纪念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是指能使人回忆起某地,某事、某次旅游或经历的东西.即对某一特定的旅游目的地有纪念意义的实物商品,或说是旅游消费者在旅游活动中购买的富有当地特色,并具有实用性、工艺性、礼仪性、纪念性的以物质形态存在的商品,旅游纪念品不同于一般商品.一是购买主体主要是旅游消费者;二是体现价值不同,一般商品主要体现的是使用价值.而旅游纪念品除了要体现实用性外,更重要的是还要体现出它的纪念性及艺术价值等。  相似文献   
36.
中国古代旅游活动类型及其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笑 《科技信息》2007,(17):66-67
本文主要探讨了中国古代旅游活动的类型及其特征。依据旅游者实际社会活动,可以将中国古代旅游活动分为以下几类:帝王巡游、外交文化旅游、文人漫游、科学考察旅行、佛教巡礼旅行、商务旅游、节会庆游。  相似文献   
37.
人生需要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时下,人们对于外出旅游的渴望和追求,这句话也许可以成为最佳注解。近年来,我国旅游业一直呈井喷式发展状态,中国游客旅游消费的范围和领域迅速扩大。一方面国内游与出境游线路越来越多,国内旅游市场规模和出境旅游市场规模已跃居世界第一;另一方面旅游市场上出现越来越多的新产品、新项目,如探险旅游、漂流、蹦极、攀岩、潜水等,旅游活动呈现出远程化、多样化、复杂化和个性  相似文献   
38.
旅游活动对溶洞环境、景观的影响和保护对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分析了旅游活动对溶洞的空气环境、气候环境和生物环境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溶洞环境的变化对溶洞景观的影响,并根据旅游活动对溶洞环境、景观影响的机理提出了溶洞环境、景观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39.
旅游呼唤审美:—浅析旅游审美活动的主、客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分析旅游审美活动的主体-旅游、客体-旅游产品入手,结合旅游活动中存在的实际问题阐述审美在旅游活动中的重要性,即旅游需要审美。  相似文献   
40.
植被与旅游活动之间关系的长期状态或者演变趋势对景区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目前该领域的研究工作尚不够深入.基于空间信息技术,以国家首批重点景区-庐山景区为例,采用长时序Landsat影像,提取景区不同时期不同区域NDVI变化特征,结合游客空间分布(腾讯区域热力图)与游客规模(游客人数)等旅游活动相关数据,分析了旅游活动对景区植被变化的影响.研究表明:空间上,随着距核心景区距离的增加,植被呈现先增加后减少趋势.核心景区建设活动、主要景点的游客活动以及景区周边的发展,不利于景区植被的生长;旅游活动较少区域,植被生长较好.时间上,庐山景区植被由2个先降后升、期末回升水平低于期初水平的变化过程组成,整体呈下降趋势.第一个变化过程主要与景区内的开发建设和林木类型演变有关;第二个变化过程主要与景区接待游客人数进入快速增长期、生态环境持续处于“透支”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