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8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12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空间关系是旅游地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普遍现象,对旅游地发展演化具有重要影响,是旅游地理学关注的重点研究问题。遗产型旅游城市作为较高等级的旅游地,其空间关系经历了较完整的演化过程,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和启示意义。文章借鉴生态位理论,运用数理模型、层次分析、德尔菲、大事件等方法,以黄山、上饶、南平三个遗产型旅游城市为例,研究了遗产型旅游城市空间关系的演化过程。结果表明:1)1979年至今,黄山、上饶、南平三市空间关系经历了混沌无序(1979—1989年)、竞争产生(1990—1999年)、竞争加剧(2000—2008年)和内部合作、外部共生(2009—)四个演化阶段;2)遗产型旅游城市空间关系演化遵循由资源驱动到市场驱动的基本规律,在旅游资源开发基本完成,旅游市场达到饱和或过饱和状态后,旅游城市将进入较稳定的共生发展阶段;3)随着旅游地逐渐进入成熟期,合作与共生成为遗产型旅游城市空间关系的主要演化趋势,但仍存在再次产生竞争的可能,并推动旅游地螺旋向上发展;4)在资源和市场饱和阶段,未来研究将从政策、资本等角度切入,并就高速交通等新兴地理要素对遗产型旅游城市空间关系的影响展开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52.
作为品牌共享型旅游地,福建土楼在"申遗"成功后,旅游热潮一浪高过一浪。为了理顺土楼地区旅游地之间的空间竞合关系,实现该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种群生态学上的Lotka-Volterra模型构建品牌共享型旅游地的竞合关系模型,并采用灰色系统方法确定模型中的参数;然后以土楼主体分布区永定、南靖两地2004—2011年接待的游客量为对象,建立两地的竞合关系模型。结果显示,永定的内禀增长率为0.90,而南靖仅有0.16,永定地区旅游业增长势头高于南靖,从长远看永定旅游业竞争潜力大于南靖;另外计算得到永定对南靖旅游业影响程度的参数为6×10-4,而南靖对永定旅游业影响程度的参数是-56×10-4,两地在L-V旅游系统中属于"捕食者-猎物"的竞争关系,永定是"捕食者",在竞争中处于优势,但由于两地相互之间的影响参数相差较小,所以南靖旅游业并不会被永定所取代。永定、南靖两地竞合关系分析证明了从生态学视角下研究品牌共享型旅游地的空间关系对旅游规划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3.
黑龙江省少数民族分布集聚,民族旅游资源特色鲜明.随着黑龙江省旅游地区域逐步扩大,政府对民族旅游地旅游资源的开发加大了投入力度.但物质型资源较多、交通不便、市场需求不足等因素,制约了黑龙江省民族旅游地旅游资源显性化进程的良性发展.本文以“旅游资源显性化理论”为基础,结合影响黑龙江省民族旅游地旅游资源显性化的因素,提出黑龙江省民族旅游地旅游资源显性化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54.
黑龙江省少数民族分布集聚,民族旅游资源特色鲜明。随着黑龙江省旅游地区域逐步扩大,政府对民族旅游地旅游资源的开发加大了投入力度。但物质型资源较多、交通不便、市场需求不足等因素,制约了黑龙江省民族旅游地旅游资源显性化进程的良性发展。本文以"旅游资源显性化理论"为基础,结合影响黑龙江省民族旅游地旅游资源显性化的因素,提出黑龙江省民族旅游地旅游资源显性化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55.
本文运用自编的"旅游目的地形象评价调查问卷",调查游客对杭州旅游目的地形象的评价。从认知心理学视角分析旅游消费行为,探讨认知形象形成的心理学机制及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结合杭州的实例,着重从认知心理方面分析评价杭州的旅游地形象,并据此提出杭州旅游地认知形象构建与发展的构想。  相似文献   
56.
应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分析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应用成长上限基模对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分析后,指出: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本质是关于旅游地成长的理论;提出应转换研究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视点,多关注旅游地成长的动因分析,淡化对旅游地成长的形态和拐点判读的讨论,在实践中灵活运用成长基模杠杆解.  相似文献   
57.
旅游地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初步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可持续发展指标和指标体系旨在寻求可操作的,定量化的方法以衡量与评价可持续发展的水平和能力,它是可持结发展研究从理论到实践的重要纽带。该文在已有关于旅游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旅游也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58.
识别和提取靖港古镇风貌的景观基因,构建古镇风貌景观信息链,有助于挖掘古镇的地域文化特色,凸显其旅游意象特征,为靖港古镇的旅游规划与设计提供有益启示。研究结果显示:靖港古镇风貌的景观信息链构建,应围绕“小汉口”“湘军水战”等文化主题,复原其景观记忆;古镇“景观信息元”延续情况较差,商业习俗、部分传统技艺等未能有效传承;古镇保存着丰富的“景观信息点”,但水运码头等信息点损毁较为严重;古镇“景观信息廊道”交叉布局,形成了独具靖港特色的“八街四巷七码头”格局;古镇“景观信息网络”整体保存较好,部分风貌要素亟待综合整治。  相似文献   
59.
青岛市旅游形象再定位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旅游地形象是吸引和招徕旅游者,提高旅游地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准确的形象定位直接决定着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在分析目前青岛旅游形象的缺陷和不足以及青岛旅游市场需求、旅游供给以及替代性竞争对手的基础上,对青岛旅游形象再定位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0.
民族旅游地的城镇化发展与旅游产业之间存在较为紧密的联动关系.从旅游地城镇化发展现状问题出发,分析了民族旅游地的城镇化动力机制主要是旅游资源的禀赋开发和可进入性的提升.在此基础上提出民族旅游地城镇化与旅游产业的协调主要依靠适度城镇化,旅游城镇规划,旅游规划的协调以及构建旅游服务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