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18篇
  免费   134篇
  国内免费   164篇
系统科学   398篇
丛书文集   75篇
教育与普及   202篇
理论与方法论   63篇
现状及发展   61篇
综合类   2717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107篇
  2022年   93篇
  2021年   114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94篇
  2014年   214篇
  2013年   196篇
  2012年   178篇
  2011年   199篇
  2010年   191篇
  2009年   244篇
  2008年   189篇
  2007年   222篇
  2006年   134篇
  2005年   135篇
  2004年   108篇
  2003年   106篇
  2002年   107篇
  2001年   96篇
  2000年   97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81.
针对编队卫星被动工作方式下提高SAR方位向分辨率的构型,在建立信号回波模型和详细分析提高方位向分辨率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基线的要求及频谱合成算法。该算法充分利用了编队卫星SAR系统中不同接收机的视角信息,有效地完成了多组不同多普勒位置的信号相干合成,实现了系统分辨率的提高。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82.
张朋  黄金  郭陈江  许家栋 《系统仿真学报》2005,17(10):2403-2405,2413
分析讨论了一种合成孔径雷达成像三维地物目标模拟的方法。阐述了复杂三维地物目标模型的建立方法,分析了回波信号的结构并且讨论了成像仿真参数。最后完成了对三维复杂地物目标的成像仿真实验,得到了较为理想的结果。  相似文献   
83.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云自动检测算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实现卫星观测数据的高效云自动检测技术,提出了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云检测方法,并针对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的观测数据建立了BP神经网络模型,给出了算法的应用实例.通过实例分析表明,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云检测算法具有良好的时空适应性,检测效果较好,检测速度快,具有业务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4.
通过压缩感知稀疏恢复理论可利用少量MIMO雷达收发阵元实现对目标的高分辨成像。利用MIMO雷达目标图像的块稀疏特性,将模式耦合稀疏贝叶斯学习算法应用于MIMO雷达成像,首先建立MIMO面阵回波信号模型,引入模式耦合稀疏贝叶斯分层模型,将相邻系数通过共用超参数的方法耦合起来。通过贝叶斯推理得到雷达信号的估计式,再通过EM算法实现对超参数的迭代估计,进而实现对雷达信号的估计,直到信号满足误差允许范围,最后重构信号实现MIMO阵列高分辨成像。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的成像效果在图像的聚焦性能上优于传统的傅里叶、稀疏贝叶斯算法,在散射点重构上优于OMP算法。  相似文献   
85.
香气成分的协同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然产物中香气成分繁多且结构各异,这些香气成分能客观地反映天然产物的风味特点。从嗅觉产生的机理、特征香气分子形成理论和香气物质间协同作用研究方法等方面对天然产物的香气研究进展进行阐述,即通过嗅觉受体与香气分子结合,激活并传导到大脑皮层,最终完成香气感知,解释了嗅觉产生过程;从分子振动理论和识别理论角度,解释了天然产物特征香气形成原因;从阈值法、S型曲线法、OAV法、σ-τ图法等宏观层面,钙离子成像法和细胞电生理等微观层面的两个角度,解释了香气物质间的相互协同作用方法,并总结了存在的问题,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86.
 聚集诱导发光(AIE)从2001年提出到现在,经历了迅猛的发展。研究AIE的发光机理、设计合成新型的AIE分子,应用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中是当前的研究热点。在生物医学应用上,AIE分子相比于传统的结构平面刚性的荧光材料具有优势。根据AIE的发光机理--分子内运动受限,研究者设计出多种点亮型的AIE探针,它们可以在生物检测中提供更低的背景和更可靠的信号。同时,由于未结合检测物的AIE探针具有低背景,使用AIE探针的应用还具有无需洗涤步骤的优点,大大节省了操作时间及减少检测样品的损失。检测形成的AIE聚集体具有优异的光稳定性和抗光漂白性,可以实现长时间的追踪和监测。目前,AIE生物探针在生物分子检测、细胞器成像、细菌成像、细胞追踪、血管成像、体内肿瘤成像与治疗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众多的成果。本文介绍了AIE的提出、AIE的工作机理,AIE生物探针的构建,总结了AIE探针在生物成像、疾病诊断及治疗等不同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87.
提出了一种联合体素和白质图谱的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方法,明确了多发性硬化症(MS)患者脑白质中受损区域的位置和严重程度.通过计算受检者脑白质区域内各体素中水分子扩散的各向异性指数(FA)和平均扩散率(MD),找出MS患者组和健康对照组(HC)之间FA和MD存在显著性差异的体素及分布情况.结果表明,与HC组相比,MS组FA值在胼胝体体部、压部和双侧放射冠上部等11个脑区有显著性降低;MD值在胼胝体体部、压部和右侧内囊后肢等22个脑区有显著性升高,为临床MS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更有效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8.
正质子磁矩实现迄今最高精度测量为了试图解决宇宙中缺失的反物质之谜,物理学家完成了迄今为止针对质子固有磁性的最精密测量。德国约翰尼斯·古登堡大学物理学家Andreas MooserAndreas Mooser等指出,一旦与反质子磁矩的直接测量相结合,这项工作将会为物质—反物质对称性的严格验证铺平道路。该项研究成果发表于5月29日出版的Nature上。  相似文献   
89.
<正>欧洲启动的大科学项目"人脑计划"主要是以模拟人类大脑功能之研究目的,不管它最终能否实现这一目标,这一计划都将为神经科学研究提供更多的帮助。从大型计算到成像技术,技术的日新月异使得我们可以想象,总有一天我们将了解人体最复杂的器官——大脑——是如何工作的。  相似文献   
90.
《少儿科技》2014,(5):17-17
<正>近视问题困扰了许多同学,讨厌的是,尽管我们注意爱眼,近视程度往往还会加深。日本科学家不久前公布,他们研发的多焦点隐形眼镜有助于抑制未成年人近视恶化。视网膜如同照相机的感光底片,负责感光成像。近视眼的眼球,视网膜靠后,光线的焦点落在视网膜前,看到的图像模糊。眼镜使光线焦点落在视网膜中央,从而让人看清物体。但此前有研究指出,如果视网膜四周部分的焦点对不准,近视依然会恶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