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10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新余高专学报》2012,17(3):F0002-F0002
新余学院学报》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江西省教育厅主管,新余学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新余学院学报》为双月刊,大16开156页。国际标准刊号为ISSN2095-3054,国内统一刊号为CN36—1315/G4。《新余学院学报》是《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等著名文献检索系统的全文收录和上网期刊,也是全国千余所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期刊。《新余学院学报》还与北京五洲盛世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华艺数位股份有限公司等十余家文化传播企业确立了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62.
《新余高专学报》2014,(1):F0002-F0002
新余学院学报》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江西省教育厅主管,新余学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双月刊,大16开156页,国际标准刊号为ISSN2095—3054,国内统一刊号为CN36—1315/G4。  相似文献   
63.
《新余高专学报》2014,(3):F0003-F0003
新余新能源研究所(Xinyu Institute of NewEnergy)是新余学院设立的重点研究机构之一。该研究所在科学研究方面,结合国家中长期能源发展战略、区域产业优势、新余学院新能源类学科专业发展规划以及该校在新能源领域已形成的先发优势,以实现产业化引领为目标,积极探索制约新能源发展的关键自然科学规律与关键共性技术;  相似文献   
64.
《新余高专学报》2014,(2):F0003-F0004
新余学院在大力加快理工科专业学科建设发展的同时,为了丰富校园人文氛围,秉承学校历史蕴含,又培育了一朵鲜艳的文化奇葩——建立了一所“新余学院创艺中心”。这朵奇葩植根在美丽的国家4A级风景区仙女湖的江西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抱石文化创意园。  相似文献   
65.
《新余高专学报》2014,(3):F0002-F0002
新余学院学报》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暑批准,江西省教育厅主管,新余学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双月刊,大16开156页,国际标准刊号为ISSN2095—3054,国内统一刊号为CN36—1315/G4。  相似文献   
66.
何巍 《新余高专学报》2011,16(3):127-129
讨论了在新余学院校园内覆盖无线网络的可行性.无线网络可对原有网络进行进一步扩充,使校园那些不易于网络布线的场所也处在网络的覆盖中,从而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校园网.  相似文献   
67.
建设新校区,是构建新余人才高地、促进新余经济社会发展、提升新余城市品位和城市形象的需要,更是我校迎接高等教育发展新挑战,赢得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加快建院升本步伐,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的必然要求。我校将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高速度、大手笔”的总体要求,围绕建成生态化、园林化、人性化、信息化的现代化大学校园的目标,按一次规划、分期实施建设的思路,举全校之力,聚全校之智,精心组织,规范管理,加快推进新校区建设,把新校区打造成我市城市建设的一大亮点。  相似文献   
68.
《新余高专学报》2007,12(6):F0002
2007年10月30日下午,新余高等专科学校与江西赛维LDK太阳能高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并举行赛维班开班典礼,这标志着世界首个光伏产业专门人才培养基地——“赛维班”在新余高专正式开办。市委书记汪德和出席会议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贺词,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廖兰芳,市委常委、副市长李国富,新余高专客座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崔容强教授、内蒙古大学季秉厚教授、江西赛维LDK太阳能高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朱良保等出席仪式。新余高专党委书记刘冬主持仪式,校长罗玉峰致欢迎词。  相似文献   
69.
运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新余高等专科学校大学生体育态度的认知、情感、行为意向进行了调查研究。目的是了解该校学生体育态度的现状水平,结合调查结果,探讨如何培养大学生积极的体育态度。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应新余高专体育教育发展新形势的相关建议,推动学校体育工作改革向纵深方向发展,以充分发挥体育教育多元化的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