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170篇
  免费   98篇
  国内免费   122篇
系统科学   168篇
丛书文集   891篇
教育与普及   787篇
理论与方法论   828篇
现状及发展   20篇
综合类   26696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218篇
  2022年   117篇
  2021年   180篇
  2020年   173篇
  2019年   237篇
  2018年   104篇
  2017年   216篇
  2016年   341篇
  2015年   621篇
  2014年   1805篇
  2013年   1828篇
  2012年   2230篇
  2011年   2295篇
  2010年   2302篇
  2009年   2487篇
  2008年   2902篇
  2007年   2579篇
  2006年   1637篇
  2005年   1298篇
  2004年   1235篇
  2003年   1094篇
  2002年   883篇
  2001年   754篇
  2000年   499篇
  1999年   338篇
  1998年   222篇
  1997年   181篇
  1996年   152篇
  1995年   100篇
  1994年   78篇
  1993年   65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1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7年   2篇
  1944年   4篇
  1943年   3篇
  1938年   1篇
  1932年   1篇
  192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51.
本文对如何落实邓小平提出的要把青少年一代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问题,结合当代大学生的情况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2.
“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由党的性质,地位和历史使命决定的,是由国际国内思想文化领域斗争的复杂性和长期性决定的,江泽民同志这一命题的提出,反映了我党巩固自身地位和提高执政水平的理性自觉。  相似文献   
53.
学习模式与教育方式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工具性教育导致了一味灌输的接受认同式学习模式,它不能适应新世纪人类及社会发展的需要,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改变以往单纯的化占有式思维,形成一种以化批判与生成为机制的建构性学习模式,这才是当代学习理论探究中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4.
根据北京地区观众媒介接触行为的分析,充分肯定了电视传播满足了人们社会生活中种种需求的重要地位,并根据早期社会化时期青少年特点的分析,探讨了环境对青少年社会化的重要作用;从电视化对青少年社会化负面影响的角度,重点论述了电视与青少年社会的化的关系,特别强调了电视应该为青少年社会化提供高教于乐的电视通俗化。  相似文献   
55.
委婉语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并存在于所有的文化中。本文尝试从文化价值角度,探讨英语委婉语的主要语用功能:避讳功能、避俗功能、礼貌功能、掩饰功能、诉求功能、褒扬功能、贬抑功能。  相似文献   
56.
民族民间传统工艺的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云南少数民族民间传统工艺为个案,分析民间传统工艺的特点,以及为什么要留住工艺,如何留住工艺的问题,并以此为切入点,谈谈如何来保护民族文化,特别是对民间工艺在今天都市化的过程中,以休闲方式予以传习的现象倍加关注,通过分析,以期对如何保护和创新民族文化进行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57.
简论郭嵩焘对西方社会政治制度的观察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郭嵩焘的伦敦与巴黎日记为中心,探讨了郭嵩焘对西方社会政治制度的观察与思考,指出郭嵩焘的政治文化心态的开放性、进步性。通过对中西社会政治制度的比较,郭嵩焘对封建君主专制弊端作了一定程度的揭示,并提出了改革封建政治的要求。  相似文献   
58.
牡丹是我国久负盛名的一种花卉,为历代人们所喜爱。在唐来时期,更成为一种共同的民族审美风尚。诗人为此也写下了数量众多的牡丹诗。这些诗或直接咏叹牡丹的形貌之美,或借花抒怀,托物寓意。借咏牡丹来抒发作者的某种思想情感。反映社会中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内容丰富,风格多样。与其他艺术形式共同构成一种极富时代和民族特色的牡丹文化。  相似文献   
59.
视觉文化及其教育价值反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语言文字文化之后出现的现代视觉文化以其突出的媒介特性对整个文化的特性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文字文本的传统优势地位受到影像文本的挤占,这一变化促进了教育的向前发展,也对教育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解决这一两难问题的策略就是使视觉文化与传统语言文字文化有相结合,各取所长,共同推动教育的繁荣和发展,而且只有当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学生以及社会各界对视觉文化有正确的认识,才能令视觉文化朝正确的方向发展,推进教育的进步,而不是等它给我们的教育带来严重恶果时才来思考是谁惹的祸。  相似文献   
60.
每个动作技能的形成,必然要经历一个不断改正错误、逐步完善定型的过程,最后才能达到熟练掌握、运用自如的程度。而准确及时地发现错误则是改正错误、提高动作质量的前提。笔者在归纳错误类型的基础上,提出观察和分析错误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