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562篇
  免费   136篇
  国内免费   211篇
系统科学   325篇
丛书文集   903篇
教育与普及   927篇
理论与方法论   957篇
现状及发展   38篇
综合类   28759篇
  2024年   58篇
  2023年   290篇
  2022年   181篇
  2021年   255篇
  2020年   226篇
  2019年   270篇
  2018年   125篇
  2017年   248篇
  2016年   390篇
  2015年   687篇
  2014年   1962篇
  2013年   2004篇
  2012年   2384篇
  2011年   2542篇
  2010年   2481篇
  2009年   2740篇
  2008年   2954篇
  2007年   2664篇
  2006年   1740篇
  2005年   1375篇
  2004年   1332篇
  2003年   1171篇
  2002年   929篇
  2001年   813篇
  2000年   543篇
  1999年   371篇
  1998年   246篇
  1997年   209篇
  1996年   176篇
  1995年   114篇
  1994年   101篇
  1993年   88篇
  1992年   63篇
  1991年   48篇
  1990年   50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0年   2篇
  1944年   4篇
  1943年   3篇
  1938年   1篇
  1932年   1篇
  192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提倡的德治与法治、情理与法理的有机结合,能为法治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当代法治建设,应结合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新形势的需要,在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基础上进行创造性转化。建构以个人为本位的法治运行机制,促成公民内在法治信仰、并自觉外化于行的法治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922.
在文化演进过程中,一些跨学科的新概念应运而生,"文化基因"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一个,并被越来越被学者所接受和认同,在国际和国内学术界逐渐成为一个热点话题.本文通过对文化基因传承特征的深层解释和变革功能引入系统论进行辨析,透视文化基因理论研究与实践价值.从文化基因缘起、内涵与特征介绍入手,针对文化基因可量化、可计算、可分析特点,开展文化基因语义标签体系和量化空间构建研究.进而依据文化基因丰富内涵,提取并标注不同层面特征.最终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重构文化基因,传承其人文和历史价值,为文化数字化带来新的前景,为更好地发挥文化基因传承功效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23.
924.
为了更高效地分析无线传播环境下接收信号的相关性和频谱特性,提出了调整高斯散射体密度模型(Gaussian scatter density model,GSDM)和接收机位于外部的均匀椭圆模型(Uniform ellipse with receiver outside model,UERO)参数的方法。通过接收信号分量的均方根时延扩展和角度扩展来定义传播环境类型,使用最小二乘法来确定模型参数与时延扩展之间的关系。与模型参数最优值的比较结果显示,调整后两种模型的最小二乘误差普遍减小,说明此方法能有效地分析模型在不同传播环境中的接收角度的统计特性。  相似文献   
925.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9,(5):120-124
近一年来,我国涌现出大量以国家领导人习近平为核心的原声微视频,其时长一般为1-3分钟,大量采用习近平的原声进行讲述,并使用通俗易懂、贴近人民的话语来传达习近平的治国理念,传播具有社交化、移动化、碎片化的特点,这些微视频在社交媒体上受到公众的喜爱而大量传播。领导人微视频是在一个什么样的传播语境下集中出现的?它反映了当下政治传播的哪些新特点?作为一种政治传播创新手段,它能否为新时期的政治传播重新"赋魅"?本文借助韦伯的"祛魅"理论对近期主流媒体发布的领导人微视频的传播内容、叙事风格、传播路径进行定量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探讨了主动祛魅与视觉赋魅的新命题,提出:视觉赋魅是当下政治传播的核心方式,基于社交媒体的领导人微视频是视觉赋魅的最佳形式。  相似文献   
926.
在当前这样一个信息化的时代里,新媒体是信息传播范围最广、发布量最大的媒介。中学生使用新媒体平台的种类繁多;对新媒体的依赖程度很深;使用新媒体的目的单一;使用新媒体接收到的信息良莠不齐;对不良信息的辨别能力和抵抗能力不足;对新媒体传播的信息态度"暧昧"。新媒体传播在为中学生的行为习惯起到有益的引导作用的同时,也造成中学生新旧价值观的冲突和选择,即是非观模糊化;美丑观肤浅化、表面化;在成败观上存在急功近利,投机取巧心理;无法坚持自己的真理观。因此,国家要加强新媒体集团建设,净化新媒体传播环境;学校要开展提升中学生新媒体素养的教育;家庭要注重对孩子的正面引导和监督;学生要坚持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正确使用新媒体。  相似文献   
927.
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一项重要举措,针对我国各地区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与差异性,全民阅读这一宏观指导思想在民族地区的推广过程中,需重点突出宏观调控与文化需要之间的实践与调整.对全民阅读活动在黄南藏族自治州的推广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文章针对黄南藏族自治州这样的人口相对分散,文化资源与设施相对不足,设施建设跟不上形势等问题,如何在这一地区实现图书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提升阅读效果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928.
娱乐文化的兴起与发展以其神奇的力量改变着大学生的思维方式、政治倾向、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本文通过分析娱乐文化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所带来的积极和消极的影响,探讨了高校德育工作者需要对娱乐文化进行全面的、系统的研究,从而引导大学生树立良好的社会伦理和道德观念,努力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品德。  相似文献   
929.
930.
在线社交网络(online social networks,OSN)中舆情传播干预时机的选择对网络舆情的管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用户的网络地位、社会强化效应与用户感知价值等影响网络舆情传播控制的关键因素,以研究舆情管控的合理干预时机为目的,构建了基于用户相对权重的网络舆情传播控制模型.基于该模型,针对两类OSN开展仿真研究.研究发现,网络舆情传播与信息初始传播源的网络地位密切相关;在开放式OSN中,存在与干预时机选择关系密切的关键相变点;用户活跃度随社会强化效应强度的增大而下降,随干预时机的提前而降低,并存在有效干预时机区间;"悖民意"成本是干预时机选择的重要衡量指标.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现实干预时机选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