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7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27篇
丛书文集   42篇
教育与普及   67篇
理论与方法论   11篇
现状及发展   16篇
综合类   114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该本研究了S-25与New S-25光电阴极的红外光谱响应特性,分析了New S-25光电阴极红外延伸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在850~1000 nm范围内New S-25光电阴极红外光谱响应明显提高,主要归因于阴极层较厚,具有较大的阴极结构参量和截止波长。这既是New S-25光电阴极的创新之处,也代表了碱锑光电发射材料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2.
本文提出一种全新的DIRMSS系统结构,该系统既能独立自成系统又可联网,既能实时又能非实时运行,既能支持实时动态图形表格显示,又可离线利用ECAD生成图形画面,同时还具备通讯信道自诊断故障定位、显示设备故障定位和路径敏化等优点。  相似文献   
83.
合成了8个化学结构为(RCSCSR′)_2Ni(R和R′分别为苯基和取代苯基)的近红外染料,它们最大吸收波长在875~1170nm之间。将它们作为染料Q开关用于Nb:YAG及Nd:YAP激光器上,获得满意的调Q效果。调Q脉宽为4~6ns。  相似文献   
84.
染料化工废水的内电解混凝处理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相似文献   
85.
本文报导了用超滤法除去染料中的盐份是可行的,初步摸索了制备液状-K 型活性染料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86.
复合催氧化法处理生物难降解性有机废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于一些染料及其中间体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直接采用生化法处理往往较困难,采用化学氧化法处理效果较理想,臭氧氧化即是其中的一种,为了提高臭氧的氧化效果,降低处理成本,本研究采用某些金属氧化物、金属盐、H2O2、NaClO与O3组成复合催化氧化体系,对难生物降解的水溶性染料,进行了处理研究,试验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87.
2-氰基-4-硝基苯胺在一种新催化剂和实用的分散剂存在下与硫化氢或硫化铵反应,得到2-氨基-5-硝基硫代甲酰胺,硫代甲酰胺在双氧水和弱碱性介中氧化关环,形成3-氨基-5-硝基苯并异噻唑。这种合成染料中间体的方法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8.
采用固体粉末方法,测试了苯系偶氮、嘧啶、吡啶酮、四氢喹啉甲川型染料,以及中间体共62个有机分子的SHG效应,发现其中14个品种具有SHG活性。考察了影响SHG效应的有关因素,发现电子效应基本一致的硝基和氰基取代染料,呈现出完全不同的SHG性质。说明电子效应并不是影响有机分子SHG活性的唯一因素,PPP-MO理论计算结果也证实了这点。  相似文献   
89.
本文通过荧光法的类 Stern-Volmer 方程,采用紫外光谱和循环伏安法等实验手段,初步研究和探讨了真丝上染料光褪色机理和真丝的化学成份对染料光褪色的影响.发现染料光褪色与构成真丝的氨基酸种类有关.构成真丝的十八种氨基酸中的色氨酸和它的黄变产物能显著加速染料光褪色,酪氨酸和它的黄变产物也有促进染料光褪色作用。  相似文献   
90.
由对二甲氨基苯甲醛(A)和N,N′-二甲基苯胺(B)在盐酸存在下与尿素反应,合成题示化合物。研究了它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在强酸存在下,该反应是分两步进行的。首先是A和B缩合形成米氏醇(4,4′-二甲氨基二苯甲醇)中间物,然后再与尿素作用得到尿素衍生物。同时证明,该类取代苯甲醛与取代芳胺,在强酸介质中与尿素作用合成相应的尿素衍生物,都是按上述两步机理进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