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6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0篇
丛书文集   33篇
教育与普及   21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76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利用超声波的分散原理,以二甲苯作为界面剂,把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BPO)分散到聚丙烯(PP)纤维表层里,然后在水溶液中接枝对乙烯基苯磺酸钠(VSB),得到接枝产物PP-g-VSB纤维.研究反应条件对接枝率的影响,以及接枝率对接枝纤维性能的影响,并用热重分析加以表征.结果表明,反应温度为90℃、VSB和 BPO质量分数分别为8%,4%,可得到接枝率34%、离子交换当量1.2 mmol·g-1的强酸型离子交换纤维.  相似文献   
142.
李舒嘉  施兴华 《科学通报》2022,(31):3633-3641
接枝高分子调控纳米-生物界面的黏附行为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广泛应用,相关研究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从而获得了持续的关注.本文对接枝高分子调控纳米-生物界面的黏附行为所涉及的物理化学机制进行了梳理.通过在纳米药物表面接枝聚合物,可以抑制生物小分子的随机吸附,从而减少蛋白冠厚度,减轻免疫反应,延长药物的体内循环时间.此外,聚合物接枝还能改变药物载体的表面结构性能,从而提高其在生理组织中的输运效率.本文涉及的机理分为两大类:界面物理和界面化学.前者主要关注微观结构和形态,可以通过接枝密度、接枝长度、链拓扑等进行调节.本文着重介绍了与接枝聚合物的高熵特性密切相关的两种物理机制:熵弹空间位阻和链段动力学.后一类机理通过特殊的化学基团实现,特别是官能团的亲疏水性.通过在接枝链上加入适当的化学基团修饰,可以获得更好的稳定性和更强的生物分子吸附抑制.此外,通过化学基团对温度、光照、pH的依赖性,可以对接枝聚合物涂层的生物黏附性能进行动态调节,实现对外部刺激响应智能化.本文有望为该领域未来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先进材料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3.
以4-二甲氨基吡啶(DMAP)为催化剂,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EDC)为脱水剂,琥珀酸(Sa)为连接臂,通过酯化和酰胺化反应将姜黄素接枝到L-精氨酸分子上,获得新型L-精氨酸基姜黄素(Cur-Sa-Arg)衍生物,产物经UV-Vis、FT-IR、1 H NMR和DSC表征,证明已成功合成.与姜黄素...  相似文献   
144.
赵军霞  杨伟燕  黎静 《甘肃科技》2007,23(3):94-95,93
文章结合生产实际讨论了影响ABS树脂冲击强度的主要因素,提出可以通过控制EBR胶乳、ABS粉料结枝度、SAN结合腈含量以及掺混助剂来提高ABS树脂的冲击强度,以期改善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45.
通过偶联剂KH550对纳米TiO2粒子的表面进行初步改性,获得TiO2-g-APTES粒子.TiO2-APTES-BIBB粒子在溴化亚铜(催化剂)和N,N,N',N',N'-五甲基二乙烯基三胺作为配体构成的过渡金属络合物催化体系前提下,进行MMA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获得TiO2-g-PMMA粒子.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等手段对各阶段获得的改性纳米粒子进行表征,以验证实验是否成功.结果表明,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成功在纳米TiO2表面接枝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相似文献   
146.
丙纶纤维具有显著的物理化学优点,但丙纶纤维染色困难制约了其应用与发展。本研究用氮气等离子体对丙纶纤维进行表面处理,然后用丙烯酸接枝丙纶纤维。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分析改性前后样品。结果表明:等离子体表面处理接枝后的丙纶纤维能染上鲜艳的阳离子艳兰。  相似文献   
147.
在Ce(SO_4)_2·7H_2O—H_2O_2催化剂存在下,进行了木质素与苯乙烯的接枝共聚,研究了各种聚合条件,即催化刺浓度、pH值、聚合时间和温度等因素对接枝共聚反应的影响,并对其机理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8.
介绍采用纳米无机物对软质PVC共混改性的方法:在纳米炭黑细化表面处理工艺中,通过软质PVC上的高活性端基与纳米炭黑上含有的大量羧基、羟基间的有效的接枝反应,使导电复合材料的电学和力学综合性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49.
150.
为了改善氧化石墨烯(GO)在沥青基体中的分散性,提升GO及其衍生物改性沥青的性能,合成了聚醚胺接枝氧化石墨烯(PEA-GO)并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试验和X射线衍射光电子能谱(XPS)对聚醚胺接枝前后的GO进行化学结构表征,验证了PEA-GO的成功合成. 对不同掺量GO及PEA-GO改性沥青的性能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GO,PEA-GO对沥青常规性能的改善作用更加明显. 在相同掺量下,PEA-GO改性沥青的针入度、延度、软化点均高于GO改性沥青,而PEA-GO改性沥青的黏度低于GO改性沥青. 在相同掺量下,PEA-GO改性沥青的复数剪切模量(G*)、车辙因子(G*/sinδ)均高于GO改性沥青,当PEA-GO的掺量为沥青质量的0.05%时,改性沥青的G*最高,且PEA-GO改性沥青的相位角(δ)均低于GO改性沥青,表明PEA-GO对沥青的高温抗变形能力、弹性恢复能力、抗车辙能力的改善优于G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