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5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83篇
系统科学   61篇
丛书文集   79篇
教育与普及   28篇
理论与方法论   28篇
现状及发展   15篇
综合类   1419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89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104篇
  2008年   129篇
  2007年   101篇
  2006年   92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31.
按照接受美学的观点,翻译过程中译者面临两次接受过程,第一次接受过程是译者本身与原作之间的交流,译文读者与译文的交流和对话是第二次接受活动,这只有在翻译完成之后才能实现.但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须考虑读者的存在,预测读者的接受水平和审美情趣.因此,在整个翻译过程中,译者的作用是明显的,他不仅充当原作的特殊读者,而且是阐释者和文学再创造者.  相似文献   
132.
罗璇清 《科技知识动漫》2007,(12X):55-55,115
许多教育专家认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一条途径就是在学科课堂教学中大力倡导探究性学习理念。另一条途径是设置新的课程,强化探究性和实践性的教学目标,设置新的课程形式(如研究性学习),给学生提供一个开放性的、面向实际的、主动探究的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133.
晚清梦窗词风大盛,不善学者流于晦涩饾饤。为了挽救这种弊病,朱祖谋以“融苏入吴”为药石,用东坡的“疏”来调节梦窗的“密”。他通过校编《东坡乐府》和《宋词三百首》来揄扬东坡词,自作词也能做到疏密并蓄,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研究朱祖谋对东坡的接受,无论是对认清朱彊村个人的词学审美理想,还是对于理解当时词风和词学路径都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34.
网络热词具有独特的语言风格和表现形式,其翻译是一种需要高度创造性的心智活动。再创造是网络热词翻译审美再现的灵魂。文章主要从接受美学理论出发,探讨了如何发挥译者的主体性,实现网络热词译语的再创造以达到源语和译语之间的最佳关联。  相似文献   
135.
中职美术教育实质上具有非常大的广泛性,不同于完全性的专业教学,没有具体的如:油画,国画等细分的专业,而是注重实用美术的学习,特别利于实用性人才的培养。职业类美术教育主要培养的是具有一技之长的技术工人,或从事美术工作的基层人员。职业类美术教育教学具有特殊性,有的学校也与高中类似,只是具有针对性的进行专业教学与对口升学。基于各自不同的教学目的,本文通过几点内容,谈谈如何对待职业类美术教育院校中的学生。  相似文献   
136.
在体育教学中讲解体育基础知识和分析技术动作时,必须使用学生可以理解的语言。在提高学生体育运动技术的同时,也应培养学生理解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7.
中国传统诗学接受论认为:如果说读者紧承作者的“言者所以明象”而“寻言以观象”,并进而“得像而忘言”的化言为象是一种化实为虚;那么,读者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紧承作者的“象者所以存意”而“寻象以观意”,并进而“得意而忘象”,即使阅读上升到阅读主体与创作主体精神情感交融的境界,这无疑是更高层次的一种化实为虚,亦即所谓“披文以入情”。  相似文献   
138.
余涛 《科技信息》2008,(13):180-180
本文简介了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包括其来源及中国学者谢天振先生的分类,同时考察了俄国“多余人”这一文学形象的产生背景,从媒介者和接受环境两方面分析了它在译介过程中发生的创造性叛逆。  相似文献   
139.
崔晓云  吕显钊 《科技信息》2007,(19):234-234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出现了相关法律的不完善。而网络技术的运用及审计业务的不断扩大,使得审计人员的审计责任、工作内容和工作难度大幅度增加,从而导致报表审计风险相继增高。于是审计风险的防范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最大力度的减少或避免审计风险也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本篇就审计风险的内容及其防范措施做了简单叙述。  相似文献   
140.
钟惺从本体论论说了作者与读者理解不一致的合理性,不拘一格地提出"诗为活物"观点,认为正是创作主客体及文本自身的"活"性成就了"诗为活物"。其具体表现有:"以意逆志"、"诗无达诂"、"我注六经,六经注我"、"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断章取义"、"自情自得",充分显示出中国古典文学理论阐释的哲学意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